close
返還資本主義的本質
作者:吳惠林 出處:天下雜誌 2009/04
二百多年來,自由市場理念被認為是主流,也被認為就是實行資本主義。
概括地說,全人類的福祉的確是增進了,絕大多數地區跳脫了貧窮的陷阱,不過,像非洲還有許多赤貧的地方。即使是富裕的先進發達國家,貧富不均的現象一直以來被詬病,到二十世紀末,竟然演變為「中產階級的消失」和「M型社會」的恐慌。
也就是說,財富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或企業家手中,甚至於被認為是經由剝削勞工和其他弱勢者得到的,於是咒罵、攻擊資本家和資本主義的言論,以及各種主義紛紛紛出籠。
修正資本主義此起彼落
不過,縱然資本主義被如此的認定,甚至於有「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最糟糕的經濟制度」的說法,但「其他的制度更糟糕」更是世人普遍的共識。
於是,將資本主義「修正」就大為流行:有的是推動資本家或企業家做慈善、公益這種好事,而成立基金會作慈善事業更是成為一窩蜂,晚近「企業社會責任」(CSR)更成為顯學。
有的是創造出新名詞,在「資本主義」之前加上一些形容詞,如「裙帶資本主義」、「放縱資本主義」、「超級資本主義」、「民主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等等。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茲,二○○八年一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年度盛會世界經濟論壇演講中,提出「創造性資本主義」應是最新、也最受矚目的新名詞,也是這本書的核心焦點。
其實,這兩種修正都是異曲同工,都是讓企業家幫助窮人,為窮人做好事。蓋茲的創造性資本主義重點在「創造性」,因為他是高科技巨星,一生從事創新,想在「純粹資本主義」中加入一些誘因機制,在原先已有的「獲利」誘因外,再用「表揚」這種「無形的名」來提升公司聲譽,以吸引顧客和優秀員工。
在蓋茲眼裏,資本主義以有效且可持續的方式運用「自利」這股力量,但只服務了那些有能力支付的人們,而慈善組織和政府幫助疏通我們對那些沒有能力支付者所寄予的關愛,但在這些人的需要尚未獲滿足前,這類資源就已用罄。蓋茲乃認為,我們需以一個更好的方式吸引創新者和企業參與此行動的制度,來快速改善窮人的生活。
如何看創造性資本主義?
如果只聽蓋茲感性和自信的演說,一時間絕對會受感動並認同蓋茲,但真的可行嗎?
會不會產生不好的負作用呢?本書主編就覺得「創造性資本主義」這個名詞含義不明確,而「在事業經營中納入做好事」這種將道德層面和物質層面的好生活結合起來,「是否可行」以及「如何行」,更是重大議題,他在些許慌張不安下,乃公開徵文,邀請素負名望的專家發表看法,本書就是這些文章的結集。
看過這些名家的詮釋、質疑,只能以「嘆為觀止」形容我的感受,看似好像完美無缺的蓋茲之說法,竟然還是有破綻,特別對於威廉.伊斯特利、史帝夫.藍思博、麥克.克里默、維農.史密斯、蓋瑞.貝克、羅伯.瑞奇、理察.波斯納等專家學者的說法更有同感。
他們認為傳統的資本主義被誤解,而回到亞當斯密的世界,讓政府做對的事並將該做的事做好,不要干預經濟事務,如此一來兼具自私和利他心的自由人,就能在市場機能的引導下,做獲利和慈善兩者兼得事務,也可在「自助、人助、互助、天助」下,讓貧窮消失或不再出現。
即便在政府做錯事的當今世界,我們順手拈來就可得到例子。蓋茲本人就是一例,二○世紀的首富洛克斐勒更是很好的例子。在飽受無情、長期的攻訐和謾罵下,洛克斐勒仍將其鉅大財富用於慈善事業。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洛克斐勒在行善時,極力避免讓人養成依賴性。二○○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和其創辦的窮人銀行,所秉持的理念和實施方式與洛克斐勒異曲同工,都要讓窮人有尊嚴,不是給魚吃,而是教窮人捕魚的本領,供養他一生。
在一個不受政府有形之手干預的自由市場裏,壞產品很快會被淘汰,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甚至於欺騙、狡詐,市場就會萎縮、甚至於消失。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就是信用破產讓金融市場崩壞的活例證,是市場反撲,怎可本末倒置的說「自由市場是禍首」呢?
比爾.蓋茲提出創造性資本主義,提供了世人做更深入、更根本層面的思考:人人具利他心、善心,在自由市場順利完善運作下,應該不會有貧窮問題的。讓我們午夜夢迴時捫心自問、從心提升吧!
附帶一提的是,本書四篇附錄都是愈陳愈香、歷久彌新的作品,值得一讀。特別是已故的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M. Friedman)的那篇「企業的社會責任」,更不可錯過!(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書名:從貪婪到慈悲─啟動金字塔底層的商機
作者:麥克.金斯利
書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9/04/10
作者:吳惠林 出處:天下雜誌 2009/04
二百多年來,自由市場理念被認為是主流,也被認為就是實行資本主義。
概括地說,全人類的福祉的確是增進了,絕大多數地區跳脫了貧窮的陷阱,不過,像非洲還有許多赤貧的地方。即使是富裕的先進發達國家,貧富不均的現象一直以來被詬病,到二十世紀末,竟然演變為「中產階級的消失」和「M型社會」的恐慌。
也就是說,財富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或企業家手中,甚至於被認為是經由剝削勞工和其他弱勢者得到的,於是咒罵、攻擊資本家和資本主義的言論,以及各種主義紛紛紛出籠。
修正資本主義此起彼落
不過,縱然資本主義被如此的認定,甚至於有「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最糟糕的經濟制度」的說法,但「其他的制度更糟糕」更是世人普遍的共識。
於是,將資本主義「修正」就大為流行:有的是推動資本家或企業家做慈善、公益這種好事,而成立基金會作慈善事業更是成為一窩蜂,晚近「企業社會責任」(CSR)更成為顯學。
有的是創造出新名詞,在「資本主義」之前加上一些形容詞,如「裙帶資本主義」、「放縱資本主義」、「超級資本主義」、「民主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等等。
二十一世紀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茲,二○○八年一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年度盛會世界經濟論壇演講中,提出「創造性資本主義」應是最新、也最受矚目的新名詞,也是這本書的核心焦點。
其實,這兩種修正都是異曲同工,都是讓企業家幫助窮人,為窮人做好事。蓋茲的創造性資本主義重點在「創造性」,因為他是高科技巨星,一生從事創新,想在「純粹資本主義」中加入一些誘因機制,在原先已有的「獲利」誘因外,再用「表揚」這種「無形的名」來提升公司聲譽,以吸引顧客和優秀員工。
在蓋茲眼裏,資本主義以有效且可持續的方式運用「自利」這股力量,但只服務了那些有能力支付的人們,而慈善組織和政府幫助疏通我們對那些沒有能力支付者所寄予的關愛,但在這些人的需要尚未獲滿足前,這類資源就已用罄。蓋茲乃認為,我們需以一個更好的方式吸引創新者和企業參與此行動的制度,來快速改善窮人的生活。
如何看創造性資本主義?
如果只聽蓋茲感性和自信的演說,一時間絕對會受感動並認同蓋茲,但真的可行嗎?
會不會產生不好的負作用呢?本書主編就覺得「創造性資本主義」這個名詞含義不明確,而「在事業經營中納入做好事」這種將道德層面和物質層面的好生活結合起來,「是否可行」以及「如何行」,更是重大議題,他在些許慌張不安下,乃公開徵文,邀請素負名望的專家發表看法,本書就是這些文章的結集。
看過這些名家的詮釋、質疑,只能以「嘆為觀止」形容我的感受,看似好像完美無缺的蓋茲之說法,竟然還是有破綻,特別對於威廉.伊斯特利、史帝夫.藍思博、麥克.克里默、維農.史密斯、蓋瑞.貝克、羅伯.瑞奇、理察.波斯納等專家學者的說法更有同感。
他們認為傳統的資本主義被誤解,而回到亞當斯密的世界,讓政府做對的事並將該做的事做好,不要干預經濟事務,如此一來兼具自私和利他心的自由人,就能在市場機能的引導下,做獲利和慈善兩者兼得事務,也可在「自助、人助、互助、天助」下,讓貧窮消失或不再出現。
即便在政府做錯事的當今世界,我們順手拈來就可得到例子。蓋茲本人就是一例,二○世紀的首富洛克斐勒更是很好的例子。在飽受無情、長期的攻訐和謾罵下,洛克斐勒仍將其鉅大財富用於慈善事業。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洛克斐勒在行善時,極力避免讓人養成依賴性。二○○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和其創辦的窮人銀行,所秉持的理念和實施方式與洛克斐勒異曲同工,都要讓窮人有尊嚴,不是給魚吃,而是教窮人捕魚的本領,供養他一生。
在一個不受政府有形之手干預的自由市場裏,壞產品很快會被淘汰,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甚至於欺騙、狡詐,市場就會萎縮、甚至於消失。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就是信用破產讓金融市場崩壞的活例證,是市場反撲,怎可本末倒置的說「自由市場是禍首」呢?
比爾.蓋茲提出創造性資本主義,提供了世人做更深入、更根本層面的思考:人人具利他心、善心,在自由市場順利完善運作下,應該不會有貧窮問題的。讓我們午夜夢迴時捫心自問、從心提升吧!
附帶一提的是,本書四篇附錄都是愈陳愈香、歷久彌新的作品,值得一讀。特別是已故的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M. Friedman)的那篇「企業的社會責任」,更不可錯過!(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書名:從貪婪到慈悲─啟動金字塔底層的商機
作者:麥克.金斯利
書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9/04/1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