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的新選擇——教育大三通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432期 2009/10
他們不念台大、政大,而選擇跨海念北大、港大。即使台灣還不承認大陸學歷,已有超過兩成的台灣父母,願意讓孩子到大陸就學。今年開始,中國大陸也宣布直接採計台灣學測成績,大動作吸引台灣學生。中、港大學正積極搶攻台灣教育市場,爭奪最優秀的狀元學生,兩岸三地教育大匯流,台灣新一代該如何抉擇?「登陸」將會面對哪些挑戰?
專輯精采重點:
名校排行榜》兩岸三地頂尖大學排行榜,限時下載!
心理測驗》台、陸、港、日頂尖大學,你最適合去那一國唸書?
九月中旬,柳樹在秋風中搖擺,譜出嘩啦啦的聲響。十八歲的何安琪剛與初唱驪歌的高中同學同時上了大學,只是,她求學的地點距離家鄉六百公里。
何安琪是用台灣學測進入大陸高校的第一位學生,她以全國排名約四千名、六六級分,捨台大,進入上海復旦大學臨床醫學系八年制博士班,加入中國每年六百萬新生的學習戰場。
學期剛過不到一個月,她的印象是:「數學教得很深,人很厲害」、「路上都是外國面孔」。她稚氣的語氣裡不願給自己太多藉口:「來這也好,讓我警惕一點!」
同一時間,來自彰化田尾、剛從台中一中畢業的十八歲大男孩黃憶農,以七十級分,進入香港城市大學,就讀全英語教學的電子商務系。
自小幫家人鋤田堆肥,黃憶農有著十八歲孩子少有的早熟。明明有實力進入台大機械系,但他選擇香港做人生的跳板。
何安琪、黃憶農的父親都不是台商,但他們都選擇提早把孩子送到中國或香港磨練。
黃憶農的父親黃瑞昌是業餘農夫,也是工研院家庭網路科技中心的經理,他非常鼓勵兒子到香港。「在彰化的國中小念書就差了北部學生一截,而台灣的大學奶水不足,資源愈來愈薄,也不夠國際觀,還不如到香港從大一開始補強語言,比去美國容易適應些。」
十八歲的學習路徑
田尾長大的黃瑞昌認為兒子在香港比在台灣,更有機會補強國際化學分。
改變學習路徑的不僅是台灣學生。
十九歲、耶魯大學三年級的台灣小留學生曹凱傑,儘管父母住在台北,但他申請參與北大/耶魯的交換生,繳的是耶魯上萬美元學費。
從小被父母刻意栽培送往美國的ABC,也轉一圈回到亞洲學習。「在耶魯有個中國熱,白人、華人都是,像我這樣的ABC也想認識中國,」曹凱傑說。他姐姐也剛從波士頓大學畢業,早他一年到上海,工作。
事情正在起變化。求學的抉擇提前至二十歲、十八歲、甚至更早。
對有十八到二十四歲子女、擁有教育選擇權的家庭而言,「到哪讀書」、「哪間大學品牌好」、「到哪跨界學習」,成為父母聚會時最常談論的話題。
北京海淀區,北大。
去年,一千多位來北大念學位的學生,其中韓生佔五六%、日本佔八%,美國與歐洲也各佔九%。走在北大校園,每分鐘都可以看到外國面孔。
亞洲,特別是中國,成為全球十八到二十四歲學生求學標的(每年約有四二%的留學生選擇亞洲的大學)。即使兩岸政治阻礙教育交流,台灣赴大陸求學的學生也大幅增加。
兩岸三地教育大三通
一九八五到二○○○年的十五年間,大陸的台灣學生僅三七五九位,但二○○○年後的七年間,超過一萬一千位,一半以上攻讀中醫藥科系。除了正式念學位,到大陸短期交換的大學生過去五年也超過萬人。
光是北京大學,目前台灣學生有二三三位,是五年前的六倍。
而這個趨勢在兩岸三地教育市場匯流的趨勢下,將逐步影響台灣近三百萬的高中、大學、研究生。
兩岸三地原本三條平行的教育體系,在政治融冰、政策誘導下,「教育大三通」蓄勢待發。
過去二十年,台灣學生到大陸就學,必須經過大陸高校系統外的「僑港澳台」招生管道。
今年七月,湖南長沙的兩岸教育論壇,中國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會外宣布,承認大陸高校直接採計台灣學測,錄取台灣學生。
當時以民間身分與會的教育部次長呂木琳,對大陸的積極、不要求對等的做法,感到訝異;因為現行「大學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仍不承認中國學歷、不開放陸生來台求學。
顯然,一場針對優秀年輕人的爭奪戰,已經提前在兩岸開打。
中國教育部部長周濟九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記者會指出,中國高教規模已先後超越俄羅斯、印度、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普通高校生達二○二一萬,是一九九八年的四.五倍。他並表示對台灣的大學,將採取非常積極的合作。
不僅中國大陸積極搶人,香港大學也開始積極對台直接招生。
今年九月的新學期,香港城市大學首次招收八名台灣學生,其中三位來自北一女、三位台中一中、一位建中。這些學生能上台大,卻選擇了香港。
中國與香港的高教大門打開,政策性地吸引台灣學生。
在上海復旦大學與中國教育部往返的公文中,明確指出未來要徵選的高中生,學力測驗必須達頂標、在校成績優秀。根據這個標準,去年達頂標的台灣學生約有一萬七千名,前一二%的學生都是被獵的對象。
雖然第一年人數不多,但兩岸三地大學的平台整合趨勢,讓第一線教育者很緊張。
「這對台灣的衝擊很大,特別是菁英的那塊,在台灣死拚活拚上不了台成清交的,可以到浙大、中山、南京等不錯的大學,」前建中校長、東莞台商子弟學校中學部校長吳武雄說。
台灣的中段學生,已開始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學習位置。
上海交大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姚奕,近來經常接到台灣學生的電話,詢問轉學或插班的可能,「多半是中段的私校生,也有在重慶或深圳念完書的,想來念醫學院。」
七十一年次,今年二十八歲的張嘉至,正是用中國品牌為自己前途加分的例子。
就讀和平高中三年級那年,她考上台灣國立大學的尾巴,同時飛至香港參加港澳台招生考試,最後考取廈門大學,選擇廈大。讀了一年,再轉至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三年前她創業,在台北與福州開設整合行銷公司,靠著人脈與對中國的了解,舉辦兩岸交流活動。
「國際上都承認北大學歷,許多好的科系,像數學系,一班三分之二都順利申請到耶魯等名校,」張嘉至認為,如果把中國當學歷的中繼站,北大品牌的確加分不少。
八○後、九○後(一九八○~九○年代出生)學生在兩岸三地大學新的搶人大戰中,選擇性暴增。
兩成三家長要讓孩子登陸就學
民國七十六年次,二十二歲的台大財金研究所學生賴雨柔,今年暑假自費兩萬多元,到上海的交通銀行實習兩個月,宿舍裡放著她的實習證書。
賴雨柔不像早期赴大陸的求學者,多半是台商後代,她的父母是老師,也鼓勵她多累積大陸經驗。雖然喜歡台灣自由與多元的環境,但她像是認清了自己這一代逐水草而居的宿命,「如果在台灣沒有好的機會,未來很可能往北京、上海去。」
去年底,教育部針對台灣高中生「赴大陸升學意願」的調查顯示,二二.八%的家長考慮讓孩子到大陸就學,其中四成七不管政府承認大陸學歷與否,都要讓孩子到大陸就學。
雖然也有高達七成七的家長因為治安、生活適應、兩岸大學的學術水準差異、個人經濟等因素,不考慮送孩子去大陸念大學。但一位院士級的校長表示,「大陸還沒積極宣傳,就有兩成三的父母考慮,比例驚人。」
兩岸企業 混血人才
台灣二十~二十九歲年輕人超過一一%的高失業率,讓家長與學生更務實地審視大學品牌,對人脈、對第一份工作的加分。
但是,混了中國經驗,是不是真的對職涯發展有幫助呢?
以大陸的外資企業為例,從○二年的四十二萬家增至目前約七十萬家,都需要了解中國的人才。
因此,通用汽車、惠普、西門子等企業,發起的大學合作計劃「PACE」(Partner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 Education),過去合作對象僅北美十九所大學,這幾年,開始與大陸頂尖的大學合作,直接向大學甄選汽車與工業人才。
連台灣企業也看準中國市場,加重對大陸大學的投資。
佔據中國山寨手機九成晶片的聯發科,大陸員工從二○○○年前不到二十位,增加到今天約一千兩百位,據點也增為四個。
過去幾年,聯發科基金會透過「吳大猷獎學金」,贊助兩岸學生互訪。今年更增設「研究生獎學金」,獎勵陸生來台上課一年,主要鎖定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哈爾濱工業大學、郵電大學等排名前十名學校的學生。
聯發科財務長兼發言人喻銘鐸表示,除了培育人才,這對聯發科在大陸品牌有幫助,同時增加對未來潛力員工的了解。目前,已有一位來台交流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生,進入合肥廠。
當更多企業為進軍對岸市場,重新定義自己為「兩岸企業」時,它們重新檢視人才的需求。
台新金控轉投資的線上購物網站PayEasy,今年跨出台灣,計劃明年在上海與北京佈點。總經理林坤正不諱言,「我現在還是台灣企業,但明年開始界定自己是兩岸企業,未來一定要用有兩岸、特別是有中國經驗的人才。」
林坤正有兩個就讀國中的女兒,這兩年寒暑假,他有計劃地帶著女兒到中國旅遊。
「我會鼓勵女兒在台灣讀到高中、在大陸念大學、到美國讀研究所,再回到亞洲發展,特別是中國。台灣島型的小市場有精緻的好處,但大陸有著高風險、高報酬的迷人市場。站在黃浦江或南京路的人行道上看,是種澎湃充滿機會與挑戰的新大陸,」林坤正說出父親的心聲。
高教品牌戰 比跨國、跨界
就業市場的變動,牽動年輕人的求學路徑、改變學習的方向。
香港大學前任副校長程介明,過去十年持續研究職場變化。接受專訪時他指出,許多跡象顯示,大學變得只是一種經歷,多念點書、課上得好一點、技術學多些,並不能確保工作未來。一間好大學必須提供學生全球視野、創新、團隊合作的能力,才能確保職場發展。
未來兩岸三地大學的品牌戰,關乎年輕人創造人脈與知識的網絡(connection):跨界與跨地域的生活學習,提供雙聯、三聯學位、和國際化經驗。
北京清華大學微電子學所副所長王志華,所帶領的實驗室正與南韓知名的科學技術院(KAIST)舉辦定期工作坊。今年,在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支持下,也與頂尖的台灣學生共事。
王志華思考的是,學生在二十年後、四十歲時,能否有一群在亞洲經濟與技術領域當領頭羊的朋友。
全球大學已悄悄進入一場旗艦大戰:比金錢、比資源、比跨界、比誰能給學生更多聯結點的品牌戰。
九月十一日,南海路,建國中學紅樓研討室。
一場名為「紐約大學阿布達比校區招生說明會」,正對著建中學生與家長熱烈招生。
阿拉伯世界近年竄起的石油國家阿布達比,邀請紐約大學在該國設立分校,要招收全球頂尖學生,預計給建中兩位獎學金名額。
這兩年,來自德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國際大學的招生邀約,不斷湧入建中校長蔡炳坤的電子信箱。紐約大學在八月底的一個午後,特別把建中、師大附中、雄中校長,邀至香港香格里拉飯店,為的是招收台灣最好的高中生。
這場品牌戰中,中國與香港更是積極招收世界最好的腦袋。
香港 用國際化+獎學金搶狀元
開校二十五年來都用英語教學的香港城市大學,原本就國際化。前年,中研院院士郭位擔任校長後,更拉大格局向全世界招生。今年二月,招生隊伍到台灣三所高中辦招生說明會,以台灣學測成績直接錄取、提供一年十二萬港幣的獎學金,一舉拿下台灣八位名列前茅的學生。
建中校長蔡炳坤,對城大的野心印象深刻。
原本城大錄取的台大電機、台大法律、台大財金系的三位學生仍選擇留在台灣。但城大不放棄,兩位會計系主任親自飛到台北,和建中學生面談,最後,一位考取政大會計系的學生放棄台灣轉讀城大會計。
香港大學用國際化品牌、獎學金「搶狀元」的野心,引起大陸的關注。
九八年開始,陸生佔香港新生約一○%、每年有兩千名年輕菁英赴港念大學。
前台大商學院教授、北京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巫和懋表示,招生的競爭刺激了大陸大學教育結構與內容的改變。
北大光華管院、元培學院都承諾:狀元需到國外交換一年。「學校戰戰兢兢改革,台灣的大學要加入競爭才有這股改革的動力,」他提醒。
大學競爭力有如板塊推移,學校間快速起了排名變動。
全球知名的大學排名,分別是英國《泰晤士報》與上海交大的兩份排名。《泰晤士報》的指標,由於四○%佔比來自教授主觀評價,使得中國大陸進入兩百大排名已有六所,香港三所,台灣僅一所。
台灣能否留住好學生?
若以上海交大的全球排名來看,兩岸三地第一名為台大,但進步最多的則是中國。近五年大陸大學進榜數,從○四年的八所,增至去年的十八所,而台灣也從三所增為七所。(見一○六頁表)
「台灣的能見度不如中國大陸,的確有西瓜偎大邊的效應,」剛卸任的前教育部政務次長呂木琳分析。
兩岸三地大學品牌戰尚未全面開打,但少子化的壓力、排名的變動、家長與學生的意向,都讓公私立大學校長們十分緊張。
今年暑假,兩岸四地校長會議在內蒙古舉行。政大、成大、陽明、交大、北大、香港科大等校長們,邊騎駱駝、邊交流。
中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張蘭春表示,兩地量體不同,「中國大陸每年六百萬考生,到港澳一萬、去海外一、二十萬,影響不那麼大。但如果台灣每年有一萬人去大陸上學,影響的確不小。」
「再不合作,學生和教授就要往中國大陸流去了,」清大教務長唐傳義憂慮著。
台成清交等台灣前段的大學,計劃政府政策鬆綁後,立即開啟與大陸大學的雙聯或三聯學位。像是台大念兩年,再到北大、東京大學的三聯學位,或是兩岸交大的雙聯學位等,爭取東亞頂尖人才,也預防台灣學生外流。
地處偏僻高雄縣大樹鄉的義守大學,近年更是最積極進行兩岸交流。義大校長傅勝利預測,未來中國會需要更多土木與大傳系的學生,小鄉鎮開始出報紙,而大陸有成千上萬的工程在進行,台灣的夕陽在對岸可能是朝日。所以義大大量增加這些系所學生赴大陸大學交流。
不論哪個區段的學校,都透過增加國際或兩岸的合作結點,避免人才略過台灣到別處發展。
當大學版圖挪移,學生們該如何安排學習路徑、在跨國的品牌中進行抉擇?
十月的上海,皎潔的白玉蘭落下。復旦邯鄲校區裡,大一新生何安琪花了兩個星期適應環境;她的書架上擺了一箱「排骨雞麵」,每晚總與媽媽熱線,從想家掉淚到逐漸有了笑顏。她徹底改變了作息,和台灣的同學過著不同的生活:早上五點半起床,到晚上八點下課,全心投入學業、適應新環境。
做為年輕遊牧族,何安琪不確定這是不是最佳方案,仍保留了台大的學籍。她知道這是冒險,「最糟的狀況就被退學吧!不能適應大陸的生活,博士拿不到,學士學位也沒了。」
無國界的競爭、兩岸三地的教育匯流,將有無數個像何安琪一樣的年輕世代,必須在眾多機會中,評估與抉擇。
- Oct 11 Sun 2009 19:50
十八歲的新選擇——教育大三通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