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江文明之湖盤龍湖

2006-06-16 10:17:59 華夏經緯網


裴高才

盤龍湖被譽為“華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
盤龍湖位於武漢市盤龍城開發區境內,南接府河,東臨長江,背靠荊楚名岳木蘭山,猶如一條蛟龍盤踞在“九省通衢”武漢城區與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之間。總面積2.2萬畝,是武漢市最早的城市湖泊。
據清同治年間《黃陂縣誌》記載,盤龍湖位居漢口北郊,靈鐘秀毓;座落黃陂西陲六十里,千余畝水面擁抱著盤龍古城,猶抱琵琶半遮面。“長江流域第一城”——盤龍城商代遺址,也因盤龍湖而得名。《盤龍湖賦》雲:“漢水之北,灄口之陽。龍盤澤國,水潴雲鄉。陂埭四堨,檣櫓中航。匯百派之黛蓄,開千頃之方塘。環龍城,十湖圍抱;繞垣曲,三面流潢。南北通漕,連河接壤;東西呼應,奔注入江。” 早在3500年前,這裡便是我國南方聯通南北,縱橫東西的“九省通衢”。從這裡出發,通過古代黃金水道府河及其黃陂境內的幹流灄水、漂水,穿越大別山、桐柏山的隘口,往北可直達商朝王都鄭州;又可出長江,入漢水、涢水,淌過隨棗走廊,跨越南陽盆地,通往關中地區;往西亦可通過長江、漢江抵達比上天還難的巴蜀;往南則直達江漢,並借洞庭湖、鄱陽湖及其幹流通往江南諸省;東乘長江一瀉千里,又可溝通吳會,通江達海。也正是這一得“水”獨厚的優勢,又面對廣懋富庶的江漢平原,從而使盤龍城這座商代長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古城應運而生。
盤龍城是1954年防汛起土時被發現,1970年代正式發掘,列為中國20世紀100大考古發現之一。盤龍城遺址兩面臨盤龍湖,南瀕府河,僅西面有陸路相通。其東西長1100米,南北寬1000米。而城址坐落在整個遺址的東南部,平面形狀略呈方形,南北長290 米,東西寬約260米。盤龍城是商王朝南征的據點,是商王朝控制南方的戰略資源的中轉站,其城墻外陡內緩,易守難攻,軍事目的較為明顯。城內被發現的三處大型宮殿基址,體現了我國古代前朝後寢即前堂後室的佈局,一直影響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近三千年。城外散見居民區和釀酒、制陶、冶銅等手工作坊及墓地,顯示出完備的城邑形態和功能。
盤龍城出土了大量文物,尤其是豐富多采的青銅器皿、玉器、石器、陶器、漆木器,包括禮器、兵器和生產工具。其中有很多是極其珍貴的精品,如長達94釐米的大玉戈、青銅大圓鼎、雕花鉞形器等都是中國之最。其雄偉的城堞、巍峨的宮殿、繁華的街市、喧囂的作坊,成為惟一可以與河南安陽古城媲美的我國第二大最古老的城池,也是研究中國古城不可多得的標本。因此,在商代,人們只知道黃陂的盤龍城與盤龍湖,那時還沒有三國重鎮夏口和近代的四大名鎮漢口。同時,盤龍城的發現,推翻了以往公認的“商文化只存在於中原地區”的理論,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從商代早期起就共用著同樣的文明。
盤龍城,充滿著陽剛之氣,頂立於天地間,把這塊神聖之地,點綴得顧盼生輝;盤龍湖,激蕩著陰柔的靈秀之美,遍佈于盤龍城內,又添了幾分深沉。在古時候,除千畝碧波的盤龍湖外,還有一個21000畝的後湖,由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後來人們索性把古盤龍湖與後湖合稱為盤龍湖了。關於後湖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它在盤龍城的後方,故稱“後湖”;一說是,在商代的時候,這裡是皇后經常沐浴的地方,所以就叫“(皇)後湖”,簡稱“後湖”。相傳盤龍城建成後,有一天,皇后正和妃子們在湖中暢遊、沐浴,突然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傾盆大雨,她們驚恐萬分,趕緊跑到湖邊的一山坡樹叢中藏了起來,不一會兒,一蛟龍從湖中躍起,又盤旋騰飛,在平頂山和銅管山之間起舞,最後又飛向了東南方。風雨過後,霞光萬道,氣象萬千。皇后看此情景,由驚恐頃刻又變為驚喜,她隨即將此湖賜名為“後湖”。現在後湖的形狀就有如一皇后、一美女靜靜地躺臥在盤龍城邊。
“揮如椽之大筆,輻射中華;展曠代之宏圖,蜚聲世界。”武漢人正在緊鑼密鼓地圍繞著境內湖泊,做“水”文化文章。屆時,在外環線和中環線之間聚集的大型湖泊巨龍湖、盤龍湖、武湖等,構成武漢市以水環境為特色的生態環,形成主城區週邊的一道綠色屏障。
如今,鑲嵌在盤龍湖秀美田園風光之中的中華瑰寶盤龍城,不僅閃爍著古代南方文明的智慧光芒,而且作為新興的人文旅遊開發的風水寶地,又展示著現代的英姿。盤龍湖、藍天、綠樹、碧水、紅蓮,山之青,水之秀,林之茂,鳥之歡,恬靜而溫馨;如丹青畫卷,似瑤池仙境,風情怡人;蕩舟其上,令人飄飄欲仙,樂不思歸。
盤龍城是這裡的脊梁,盤龍湖是這裡的血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