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韻悠悠太白湖
2006-06-16 10:31:20 華夏經緯網
梅守福
“太白湖水波連波,太白野鴨舞婆娑,太白湖景美如畫,太白漁歌飛心窩”……一望無際的湖水,碧波盪漾;湖畔的紅瓦白墻。倒影水中;隨風而動的水荻,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畫,把湖的四週打扮得麗質天成。
太白湖跟詩仙李白有關,這湖也因李白而得名。相傳唐天寶年間,如今太白湖的位置上有一條許家街。那年夏天,詩仙李白夜宿黃梅蔡山江心寺,見蔡山獨立江中,一寺高聳入雲,不由詩興大發。令人拿酒來,準備飲酒賦詩。話剛出口,便意識到江心寺乃佛教寺廟,不敢違規。第二天一早,李白使讓船主以最快的速度順風順水向黃梅縣城劃去。十幾裏後,便到了許家街。李白在街東頭的一家酒店裏,一口氣喝了八大碗之後,醉眼朦朧中在酒店的墻壁上寫下了著名詩篇《夜宿江心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語聲,恐驚天上人。從此後“許家街”就被人稱做“太白街”了。若干年後,由於地陷,太白街沉下去了,變成了現今風景如畫的太白湖。清人石燦《太白湖晚渡》有詩為證:“波光如鏡接遙天,極目平湖萬頃連。斷續漁歌隨岸轉,清閒鷗鳥聚沙園。淡煙斜抹舒城柳,夕照頻催濯港船。更有隔山山色好,幾回搔首水雲天。”
從車水馬龍的都市抽身出來,一進入湖區,那滿湖碧波透露出的幽韻,那臨水民居間的嫻雅風情,驀然使我浮躁的心靈沉靜下來,仿佛進入一個悠遠的夢境。
如果說江南的許多湖泊雖山美水美,但卻因商業化而沾染了大都市的喧囂,那麼鄂東的太白湖絕對是清心寡欲者的最好去處。與其他湖泊不同,太白湖氤氳的水氣裏保持著它寧靜的面容。最理想的方式是找個農家歇腳,然後不管不顧地住上個十天半個月,迎著清涼的風,聽船上大嫂悠遠遼闊的歌聲,盡情享受太白湖淳淳的古韻和水鄉的清涼,讓長久積累的疲憊和煩惱一掃而空!
獨特的自然風貌,迷人的湖光山色,純樸的風土人情,豐富的人文資源,還有神奇的美麗傳說。黃梅著名十景之一——“太白漁歌”,就是太白湖的縮影。明朝萬曆十一年(西元1604年)廣濟縣誌就記載有“漁舟千艇,朝暮歌聲不絕”的“太白漁歌”讚。
在黃梅湖區,長江流域第一龍卵石擺塑龍在焦墩出土;有唐代長吉縣城、晉代柘林寺、源於禪宗五祖弘忍的離母墩會母寺等遺址在境內可考。書沉寨孤山立於湖中,好似一部打開的巨書;清代詩人王士禛遊覽太白湖後寫下了著名詩篇《太白湖》;潯陽東北白湖濱,雪汊縱橫曉問津;何處雲中廬岳影,滿堤衰柳送行人。
在武穴湖區,水府廟、鄭公塔等古跡沿湖而建,體現了先人對太白湖的重愛。鄭公塔座落在華陽水道太白湖濱,漸成為南來北往的點點帆船的燈塔標識。滄海桑田,點點白帆早已停留在歷史檔案,作為古時的燈塔,鄭公塔卻依然風韻猶存。這是一座後晉年代的七級八角古塔,外墻正壁嵌有古樸花紋圖案,塔頂聳立著寶葫蘆狀的三級金屬塔尖。古樸大方,山巒擁後,湖水繞前,湖光山色,情趣盎然。八角垂挂著金鏈,每角懸有紫銅吊鈴,遇有微風拂過,發出清脆悅耳的風鈴聲,倘若一人靜坐這寂靜安謐的曠野中,靜聽風鈴,仿佛天籟之音。文人騷客泛舟太白湖上,眺望綽約風姿中鄭公塔留下了“一塔猶今古,孤危耐雨風。湖山環鎖外,煙月影籠中”的絕妙詩句。
太白湖總面積44250畝,其中黃梅縣境湖面20160畝,武穴市境湖面24090畝,最大水深4米,平時水深2.7米。現有養殖面積2萬畝,是黃岡境內最大的漁業養殖基地之一,也是湖北省重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太白湖生物資源豐富,現有浮游植物7門23科38屬,生物量以隱藻佔絕對優勢,達到70%以上;浮游動物達到31種,生物量以輪蟲最多,達到50%以上;底棲動物有四門18科25屬,以軟體動物種類最多,生物量佔99%。太白湖水產漁類多達40余種,主要品種為鳙魚、鰱、鯉、青、草、武昌魚、鱖魚、黃顙魚、翹嘴紅鲌、青蝦等。太白湖翹嘴紅鲌良種場、黃梅青蝦原種場的建成,填補了黃岡長期無省級水產良種場的空白,改變了全市水產名特優苗種生產格局。
湖寬草茂,水質活爽的太白湖是青蝦和銀魚生長的“天府之國”。黃梅青蝦個頭大、生長快、肉嫩味美,生熟食皆可,成為國內外市場十分暢銷的水產品。黃梅青蝦原種場每年能提供抱卵蝦2萬公斤,二茬自繁蝦苗1.8億尾,發展青蝦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支柱。太白湖銀魚也是蜚聲海外。1872年出版的《廣濟縣誌·物志》目中載有:“銀魚出太白、馬口諸湖,細白者為銀絲,味最鮮美。”現在馬口已絕跡,太白湖年產銀魚五萬多斤。
每當捕撈季節,千船競發打魚,萬米大網捕撈,歡快漁歌此起彼伏,拉網小調響徹雲霄;遊艇遊弋于平靜的湖面上,帆船穿梭于瀰漫的水霧中,到處人歡魚躍,一派豐收景象。
太白湖的湖灘面積廣闊。湖邊是大片的草地,一年起碼有八個月綠草青青,是絕好的天然牧場。除了大片草地,湖灘面積更大的還是沙灘。因此,當牛在草地上吃草的時候,沙灘便是牧童的樂園了。沙灘上進行摔交比賽是孩童們常見的娛樂項目之一,誰要是摔贏了誰就可以獲得用青草扎成的花環,往頭上一帶,那種勝利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太白湖的水不僅潔凈,而且清澈見底,劃著小船在湖中漂遊,既可享受湖水輕搖的樂趣,又可盡興欣賞“魚翔淺底”的水下景觀。口渴了,還可以跳下小船,鑽進水底,美美的喝上幾口湖水。
太白湖可終年橫舟搖櫓,至今還有木船載人送物。你若有耐心和膽子,可像當地人一樣扯開嗓子高喊:“船家,撐船過來”不一會兒,湖中就有木船出現,一槳一槳地劃過來,小船晃悠晃悠,仿佛一不小心湖水就要漫進來。
船夫帶著鄉音給我們敘述故事,向我們展開了一幅從“圍湖造田”到“退田還湖”的歷史畫卷。在這幅畫卷中,我們看到了湖區的水利工程、經濟結構、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的變化。
太白湖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湖四週山巒起伏,竹木蔥蘢,茶園青青。廣袤的湖面煙波浩淼,碧綠的湖水宛如翡翠,粼粼波光似無數顆閃爍的珍珠。湖邊山巒,大小高低相映成趣;湖岸迂迴曲折,港灣深深。放舟太白湖,時而急進,時而漫遊;時而山重水復,時而豁然開朗;時而繞湖而行,時而點綴其中。情趣無窮,令人神往。每當淫雨霏霏,但見湖面細雨濛濛,群山若隱若現,雨幕像輕紗一般籠罩湖上,推出一個個煙雨朦朧的優美畫面,就像一幅幅詩意很濃的潑墨丹青。
走在太白湖的堤上。湖堤上排排楊柳,晚風吹拂,樹枝飄搖,送來陣陣涼風,沁人心脾。湖面上,波濤涌動,陣陣波濤向湖堤石坡衝來,發出“嘩、嘩”的撞擊聲,濺起水花,堤邊就象下著濛濛細雨,周身感到涼爽輕快。遠處黃梅城區座座高樓五顏六色的燈光閃爍,湖區周圍村莊連成一體,燈光倒映湖裏,就像一座水底天堂,同事說這是“水裏龍宮”,仔細觀看,妙趣無窮。
太白湖是一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抒情詩。一個山環就是一個水面,一個水面即有一個山村,一個山村即為一幅景色。特別是村邊湖水倒映出兩側粉墻紅瓦的民居和浣衣女美麗的身影,構成一幅“江南水鄉”的天然畫卷。無論是民居、村落都非常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環境關係,或枕山面水,或臨湖而居,山山水水都是“家”,村村是畫,步步是景。
我喜歡在湖濱黃泥小路上穿行,想像那些沿湖土屋裏曾發生的種種故事……讓思緒在江南煙雨中追尋桃源古韻遺風,靜靜享受都市裏享受不到的清涼和幽靜,禁不住吟起一位黃梅詩人的《太白漁歌》:
風吹湖水蕩,鶴舞白雲飛。
葉茂連天碧,蓮紅映日輝。
露寒蘆荻瘦,浪急鱖魚肥。
夕照歌聲起,漁舟滿載歸。
2006-06-16 10:31:20 華夏經緯網
梅守福
“太白湖水波連波,太白野鴨舞婆娑,太白湖景美如畫,太白漁歌飛心窩”……一望無際的湖水,碧波盪漾;湖畔的紅瓦白墻。倒影水中;隨風而動的水荻,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畫,把湖的四週打扮得麗質天成。
太白湖跟詩仙李白有關,這湖也因李白而得名。相傳唐天寶年間,如今太白湖的位置上有一條許家街。那年夏天,詩仙李白夜宿黃梅蔡山江心寺,見蔡山獨立江中,一寺高聳入雲,不由詩興大發。令人拿酒來,準備飲酒賦詩。話剛出口,便意識到江心寺乃佛教寺廟,不敢違規。第二天一早,李白使讓船主以最快的速度順風順水向黃梅縣城劃去。十幾裏後,便到了許家街。李白在街東頭的一家酒店裏,一口氣喝了八大碗之後,醉眼朦朧中在酒店的墻壁上寫下了著名詩篇《夜宿江心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語聲,恐驚天上人。從此後“許家街”就被人稱做“太白街”了。若干年後,由於地陷,太白街沉下去了,變成了現今風景如畫的太白湖。清人石燦《太白湖晚渡》有詩為證:“波光如鏡接遙天,極目平湖萬頃連。斷續漁歌隨岸轉,清閒鷗鳥聚沙園。淡煙斜抹舒城柳,夕照頻催濯港船。更有隔山山色好,幾回搔首水雲天。”
從車水馬龍的都市抽身出來,一進入湖區,那滿湖碧波透露出的幽韻,那臨水民居間的嫻雅風情,驀然使我浮躁的心靈沉靜下來,仿佛進入一個悠遠的夢境。
如果說江南的許多湖泊雖山美水美,但卻因商業化而沾染了大都市的喧囂,那麼鄂東的太白湖絕對是清心寡欲者的最好去處。與其他湖泊不同,太白湖氤氳的水氣裏保持著它寧靜的面容。最理想的方式是找個農家歇腳,然後不管不顧地住上個十天半個月,迎著清涼的風,聽船上大嫂悠遠遼闊的歌聲,盡情享受太白湖淳淳的古韻和水鄉的清涼,讓長久積累的疲憊和煩惱一掃而空!
獨特的自然風貌,迷人的湖光山色,純樸的風土人情,豐富的人文資源,還有神奇的美麗傳說。黃梅著名十景之一——“太白漁歌”,就是太白湖的縮影。明朝萬曆十一年(西元1604年)廣濟縣誌就記載有“漁舟千艇,朝暮歌聲不絕”的“太白漁歌”讚。
在黃梅湖區,長江流域第一龍卵石擺塑龍在焦墩出土;有唐代長吉縣城、晉代柘林寺、源於禪宗五祖弘忍的離母墩會母寺等遺址在境內可考。書沉寨孤山立於湖中,好似一部打開的巨書;清代詩人王士禛遊覽太白湖後寫下了著名詩篇《太白湖》;潯陽東北白湖濱,雪汊縱橫曉問津;何處雲中廬岳影,滿堤衰柳送行人。
在武穴湖區,水府廟、鄭公塔等古跡沿湖而建,體現了先人對太白湖的重愛。鄭公塔座落在華陽水道太白湖濱,漸成為南來北往的點點帆船的燈塔標識。滄海桑田,點點白帆早已停留在歷史檔案,作為古時的燈塔,鄭公塔卻依然風韻猶存。這是一座後晉年代的七級八角古塔,外墻正壁嵌有古樸花紋圖案,塔頂聳立著寶葫蘆狀的三級金屬塔尖。古樸大方,山巒擁後,湖水繞前,湖光山色,情趣盎然。八角垂挂著金鏈,每角懸有紫銅吊鈴,遇有微風拂過,發出清脆悅耳的風鈴聲,倘若一人靜坐這寂靜安謐的曠野中,靜聽風鈴,仿佛天籟之音。文人騷客泛舟太白湖上,眺望綽約風姿中鄭公塔留下了“一塔猶今古,孤危耐雨風。湖山環鎖外,煙月影籠中”的絕妙詩句。
太白湖總面積44250畝,其中黃梅縣境湖面20160畝,武穴市境湖面24090畝,最大水深4米,平時水深2.7米。現有養殖面積2萬畝,是黃岡境內最大的漁業養殖基地之一,也是湖北省重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太白湖生物資源豐富,現有浮游植物7門23科38屬,生物量以隱藻佔絕對優勢,達到70%以上;浮游動物達到31種,生物量以輪蟲最多,達到50%以上;底棲動物有四門18科25屬,以軟體動物種類最多,生物量佔99%。太白湖水產漁類多達40余種,主要品種為鳙魚、鰱、鯉、青、草、武昌魚、鱖魚、黃顙魚、翹嘴紅鲌、青蝦等。太白湖翹嘴紅鲌良種場、黃梅青蝦原種場的建成,填補了黃岡長期無省級水產良種場的空白,改變了全市水產名特優苗種生產格局。
湖寬草茂,水質活爽的太白湖是青蝦和銀魚生長的“天府之國”。黃梅青蝦個頭大、生長快、肉嫩味美,生熟食皆可,成為國內外市場十分暢銷的水產品。黃梅青蝦原種場每年能提供抱卵蝦2萬公斤,二茬自繁蝦苗1.8億尾,發展青蝦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支柱。太白湖銀魚也是蜚聲海外。1872年出版的《廣濟縣誌·物志》目中載有:“銀魚出太白、馬口諸湖,細白者為銀絲,味最鮮美。”現在馬口已絕跡,太白湖年產銀魚五萬多斤。
每當捕撈季節,千船競發打魚,萬米大網捕撈,歡快漁歌此起彼伏,拉網小調響徹雲霄;遊艇遊弋于平靜的湖面上,帆船穿梭于瀰漫的水霧中,到處人歡魚躍,一派豐收景象。
太白湖的湖灘面積廣闊。湖邊是大片的草地,一年起碼有八個月綠草青青,是絕好的天然牧場。除了大片草地,湖灘面積更大的還是沙灘。因此,當牛在草地上吃草的時候,沙灘便是牧童的樂園了。沙灘上進行摔交比賽是孩童們常見的娛樂項目之一,誰要是摔贏了誰就可以獲得用青草扎成的花環,往頭上一帶,那種勝利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太白湖的水不僅潔凈,而且清澈見底,劃著小船在湖中漂遊,既可享受湖水輕搖的樂趣,又可盡興欣賞“魚翔淺底”的水下景觀。口渴了,還可以跳下小船,鑽進水底,美美的喝上幾口湖水。
太白湖可終年橫舟搖櫓,至今還有木船載人送物。你若有耐心和膽子,可像當地人一樣扯開嗓子高喊:“船家,撐船過來”不一會兒,湖中就有木船出現,一槳一槳地劃過來,小船晃悠晃悠,仿佛一不小心湖水就要漫進來。
船夫帶著鄉音給我們敘述故事,向我們展開了一幅從“圍湖造田”到“退田還湖”的歷史畫卷。在這幅畫卷中,我們看到了湖區的水利工程、經濟結構、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的變化。
太白湖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湖四週山巒起伏,竹木蔥蘢,茶園青青。廣袤的湖面煙波浩淼,碧綠的湖水宛如翡翠,粼粼波光似無數顆閃爍的珍珠。湖邊山巒,大小高低相映成趣;湖岸迂迴曲折,港灣深深。放舟太白湖,時而急進,時而漫遊;時而山重水復,時而豁然開朗;時而繞湖而行,時而點綴其中。情趣無窮,令人神往。每當淫雨霏霏,但見湖面細雨濛濛,群山若隱若現,雨幕像輕紗一般籠罩湖上,推出一個個煙雨朦朧的優美畫面,就像一幅幅詩意很濃的潑墨丹青。
走在太白湖的堤上。湖堤上排排楊柳,晚風吹拂,樹枝飄搖,送來陣陣涼風,沁人心脾。湖面上,波濤涌動,陣陣波濤向湖堤石坡衝來,發出“嘩、嘩”的撞擊聲,濺起水花,堤邊就象下著濛濛細雨,周身感到涼爽輕快。遠處黃梅城區座座高樓五顏六色的燈光閃爍,湖區周圍村莊連成一體,燈光倒映湖裏,就像一座水底天堂,同事說這是“水裏龍宮”,仔細觀看,妙趣無窮。
太白湖是一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抒情詩。一個山環就是一個水面,一個水面即有一個山村,一個山村即為一幅景色。特別是村邊湖水倒映出兩側粉墻紅瓦的民居和浣衣女美麗的身影,構成一幅“江南水鄉”的天然畫卷。無論是民居、村落都非常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環境關係,或枕山面水,或臨湖而居,山山水水都是“家”,村村是畫,步步是景。
我喜歡在湖濱黃泥小路上穿行,想像那些沿湖土屋裏曾發生的種種故事……讓思緒在江南煙雨中追尋桃源古韻遺風,靜靜享受都市裏享受不到的清涼和幽靜,禁不住吟起一位黃梅詩人的《太白漁歌》:
風吹湖水蕩,鶴舞白雲飛。
葉茂連天碧,蓮紅映日輝。
露寒蘆荻瘦,浪急鱖魚肥。
夕照歌聲起,漁舟滿載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