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元的沒落?
歷史告訴我們,金錢與權力總是攜手並進、相伴而生。然而,就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來,這場經濟大危機結束後,美國金融體系會削弱,國家實力卻會大幅提升。隨著全球金融體系重整,經濟霸權會大洗牌嗎?
要目精華
2013年,美國銀行家數較2009年減半,避險基金數目只剩下三分之一,零售銀行業幾乎成為公營事業。聯邦債務可能高達二十兆美元,所得稅最高稅率提高至45%,而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則下跌到418點。以上描述的,是哈佛商學院教授弗格森認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最悲觀情況,他稱為「大崩解」。屆時,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成為國際準備貨幣。
但弗格森分析後認為,美國未來的實際狀況,應該樂觀許多。因此,他提出2013年預測的修正版:聯準會的政策既未引發通膨,也沒有造成通縮;新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最高所得稅率是35%;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來到976點。此外,美元仍是最強勢的貨幣。
文章內容
如果現代金融的興起,是從1980年代華爾街「老千騙局」(liar'spoker),以及倫敦金融業的「大爆炸」(Big Bang)金融改革開始的;那麼這股上升的走勢,就在2008年9月15日戛然而止。這一天,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宣告破產,而「915事件」也取代了2001年的「911事件」,成為華爾街歷史上損失最慘重的日子。
雷曼兄弟倒閉,以及另外六件重大事件,都在短短19天內陸續爆發,現代金融的輝煌年代,至此正式劃下句點。首先是9月7日,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房貸公司收歸國有。接著在9月14日,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宣布併購美林證券(MerrillLynch)。9月16日,美國貨幣市場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由於持有雷曼兄弟發行的無擔保商業本票,遭受虧損,導致基金淨值跌破每單位一美元。同一天,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Reserve)同意提供美國國際集團(AIG)850億美元的紓困貸款,以免該公司無法對承購銀行履行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合約,而引發負面連鎖效應。美國國際集團以認股權證(warrant)的方式,給予聯準會79.9%的股權,等於是國有化。然後是9月22日,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投資銀行從此絕跡。最後在9月25日,儲蓄機構管理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進駐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 Bank),後來,銀行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Corporation)接管,創下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銀行倒閉案。
雖然這波金融風暴,早在兩年前就已開始成形,但直到2008年9月美國的金融王朝才快速崩解。長期看來,這對美國經濟及全球金融體系,會造成什麼影響?
從危機到大崩解
讓我們來想像最糟糕的情況:當前的景氣衰退,演變成經濟大蕭條。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資料,1929年8月開始的那次大蕭條,共持續了43個月。不過,現在只有歷史學家才記得,最早的大蕭條,其實是1873年的「大恐慌」(Panic),延續了65個月之久。假設這次美國的經濟衰退也持續那麼久,我們至少要等到2013年5月,經濟才能穩定復甦。
2013年:銀行變成公家機關
時空快轉至2013年。美國銀行業兩大龍頭被迫合併且國有化,成為「美國花旗銀行」。這家公營銀行幾乎壟斷美國的消費金融業務。美國的銀行總家數,從2007年的8,534家減為一半。全世界只有約三千檔避險基金,還不到危機爆發前的三分之一。2013年之前的四年間,財政部長提摩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致力整頓監理架構,徹底改變了金融環境。主管報酬、銀行資本額和衍生性商品交易,都受到限制,使得消費金融銀行和公家機關沒有兩樣。新成立的「系統性機構金融監督管理局」(簡稱「系金局」;Financial Authorityfor the Regulation of Systemic Institutions, FARSI)全面監控金融體系,對避險基金、保險公司等非銀行機構也不放過。
但系金局的權限再大,也挽救不了美國政府在危機期間暴增的財政赤字。聯邦債務已接近二十兆美元,比歐巴馬政府2009年的預估多三兆。所得稅最高稅率提高到45%。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下跌到418點,回到1991年12月的水準,下跌幅度不亞於1929至1934年那段期間。自2010年起,每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幾乎都只有1%左右,美國儼然陷入了「失落的十年」。
這波風暴剛開始時,我們稱為「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後來快速演變成為「信用緊縮」(Credit Crunch),繼而擴大為「全球金融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到了2013年,它的最新名稱是「大崩解」(Breakdown)。一旦美國這個金融巨無霸陷入大崩解,國際經濟秩序就會徹底改變。2013年,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已達美國的一半,2006年時則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中國與俄羅斯聯合提議,以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唸做「sadders」;編按:英文發音似「更悲慘」)來取代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因此造成美元大跌,對人民幣貶值達50%。現在,特別提款權已成為石油的計價單位。
傑布.布希(Jeb Bush;編按: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弟弟)在2012年擊敗莎拉.裴林(SarahPalin),獲得共和黨提名,並當選美國總統。現在,「美國優先」(Put America First)終於真正成為政治人物的要務。對前財政部長簽下的1,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借款合約,現任財政部長約翰.鮑爾森(John Paulson)正與國際貨幣基金協商還款條件,他對結果表示樂觀。鮑爾森自己投資全球各地多處金礦,因此特別熱中推動總統回復「金本位制」的計畫。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四大工業國(G4)剛舉行完高峰會,四國的外交部長在會中齊聲譴責美國商務部長盧.道布斯(LouDobbs)提高進口成衣和汽車的關稅。同時,美國國防部長馬克斯.布特(Max Boot)宣示,由機器人組成的美國「機」動部隊,會持續部署布希爾(Bushehr)附近的放射線活躍區域,執行「伊朗自主行動」(Operation Iranian Freedom)。這項行動是由新布希政府發起,目的是支持以色列抗議伊朗使用核武。由於美國的失業率高達12%,許多美國人對美方在伊朗的軍事進展,感到很振奮。2010年,歐巴馬出訪德黑蘭(Tehran)時,數度受到伊朗的羞辱,現在終於雪恥。不過,美國人更緊張的是,美國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爆發多起軍事衝突。
如果你覺得前面的描述太過悲觀,請再仔細想想。從1929到1933年經濟長期下滑,終至跌落谷底的過程中,股票市場也曾多次反彈上揚。其實,在1929年10月到1932年12月這段期間,道瓊工業指數有15%的交易日至少上漲2%,其中有34個交易日,上漲幅度超過5%。確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衰退由高峰到谷底,平均只持續了十個月。但當前的危機,絕非一般的經濟衰退。
借鏡:回到1870年代
較為樂觀的預期是,這波風暴的強度,不會超過1945年以來兩次最嚴重的經濟衰退:1973至1975年,以及1981至1982年。果真如此,本文刊出時,景氣可能已經開始復甦。但情況也可能糟得多,目前的經濟危機,可能既不像1929到1933年的大蕭條,也不像1973到1975年的大衰退,而是類似19世紀末蕭條年代的情況,從1873年10月爆發金融恐慌起,一直延續到1879年3月為止。儘管1870年代的蕭條比1930年代的蕭條持續更久,造成的痛苦卻較小。1873年的情況,和2008年頗為類似,錯誤的貨幣政策,引發一連串的問題。政府宣布,只有黃金可做為發行鈔票的準備,白銀失去了貨幣準備的地位。隨之而來的通貨緊縮,令民眾怨聲載道,尤其是那些負債的農民。先前鐵路興起帶動的科技及營造業榮景,逐漸消退。一家大型銀行倒閉,引爆一片恐慌。那是總部位在賓州費城的傑依庫克金融公司(Jay Cooke & Company),它為北太平洋鐵路計畫承銷巨額債券,結果被拖垮。華爾街出現賣壓,不過跌勢穩定而平緩,並未狂瀉直下。從1872年5月的高峰到1877年6月的谷底,股價緩慢下滑了47%。和現在的情況一樣,當時的危機也橫掃全球,柏林和維也納爆發危機之後五個月,美國也爆發危機。
1870年代產出衰退的情形,比1930年代來得輕微。其實,在那段蕭條時期,美國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只有1874年是負成長。到了1877年,產出水準更比1872年高出12%。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通貨緊縮的壓力,大多來自於供給增加,而不是貨幣趨緊。美國中西部穀物及東北部鋼鐵的產量都快速擴增。此外,由於全國和各州的銀行家數持續成長,廣義貨幣供給不至於降低。其次,金融危機並未抑制全球化。許多國家在1870年代末期提高關稅,但並未限制資本流動或人民遷移。貿易不但沒有受到壓抑,反而因為全球各地擴建鐵路、跨洋輪船提高效率,使得國際貿易日益暢旺。同時,外國投資人也並未對美國的債券和股票失去興趣。
到底我們目前面對的,是跟1870年代類似的長期通貨緊縮?還是1930年代的大蕭條?或者是1970年代的經濟大衰退?決定因素在於下列何者的影響較大:債務負擔及資產價值縮水,或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及財政刺激措施。
誰會買債券?
當前危機的核心問題,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槓桿倍數太高。具體來說,就是負債或資產相對於銀行資本的比率異常地高。在18、19,以及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銀行放款都受到節制,包括存款數量限制、法定最低準備,以及與擠兌風險有關的規定等。然而,從20世紀末開始,銀行便透過同業拆款或商業本票市場,逐漸擴張資產負債表。百年前,歐洲銀行的資產對資本比率(assetsto-capital ratio),通常是4比1。到了1970年代,銀行家認為10比1或12比1的比率,仍算相當謹慎。過去二十年來,這個比率持續攀升。例如,根據查普曼公司(Chapman and Cutler)羅伯.洛克納(Robert Lockner)的研究,從1993到2002年,美國投資銀行的平均財務槓桿倍數(資產除以股權資本),摩根士丹利是21倍、高盛24倍、美林27倍、貝爾斯登(Bear Stearns)32倍;到了2006年,這些數字全部上揚,摩根士丹利是33倍、高盛26倍、美林32倍、貝爾斯登34倍。在四年內,這四家投資銀行的資產相較於資本的倍數,平均從26倍提高到31倍。擴大財務槓桿的金融機構,並不限於投資銀行。美國金融業的整體負債,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從1976年的16%,暴增到2007年的116%。
我們以常識判斷,就知道這麼大規模的借款風險極高。如果一家銀行的資產對資本比率高達25比1,只要資產價值小幅下跌,例如跌了4%,就可能賠掉所有的股本。然而,風險加權資產除以第一類資本(tier one capital),以及風險值(value at risk)相對於股本比率等衡量指標,由於計算方式繁複,容易隱瞞銀行的脆弱程度。銀行也運用資產負債表以外的工具,幫財務數字灌水(見英國金融管理局2009年3月出版的《因應全球金融危機的監理措施》〔The TurnerReview: A Regulatory Response to the Global BankingCrisis 〕)。這些美化帳面的技倆,在金融危機中一一曝光。例如,2008年9月,美國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是73.7比1,也就是說,它的資本僅占資產的1.4%。根據橋水金融集團(Bridgewater FinancialGroup)的資料,如果把資產負債表之外的負債也包括進去,該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更是高得驚人,達到134比1。
2004年公布的全球銀行監理架構「新巴賽爾協定」(Basel II),在這波危機爆發時,尚未受到普遍採行。該協定把風險區分為信用風險(creditrisk)、操作風險(operational risk),以及市場風險(market risk)。諷刺的是,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和其他風險合併,歸類為剩餘風險(residual risk)。然而,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這麼高,流動性風險絕不會只有剩餘影響。2007年8月,銀行同業拆款市場急凍,引發一系列的災難。短期融資(包括商業本票)來源枯竭、證券化市場近乎停擺、以次級房貸為擔保品的各類資產價值暴跌。不出幾個星期,流動性危機就演變為償債能力危機(solvency crisis),第一家破產的公司,就是貝爾斯登。
因應:只能債留子孫嗎?
美國政府的因應措施,是否能讓銀行重新開始提供貸款?或是反而阻礙了金融體系的復甦?聯準會已把指標貸款利率降到接近零,並協調財政部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金融機構提供總計達十兆美元的貸款、注資和保證。聯準會也動用「短期資產擔保證券貸款機制」(Term Asset-BackedSecurities Loan Facility),提撥一兆美元,來活化貸款證券化過程,以及協助購買房屋抵押擔保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的融資需求。此外,「官民合作投資計畫」(Public-Private InvestmentProgram)的目標,是為既有的房屋貸款和抵押擔保證券創造交易市場。根據這個計畫,房貸相關證券經由分批拍賣,確定買方及成交價後,民間每投資一美元,財政部就會提撥稅收一美元加入投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也會提供最多12美元的貸款。相較之下,歐巴馬政府的財政刺激方案只有7,870億美元,而且分三年投入,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更微不足道的,是「提高屋主負擔能力暨穩定房市計畫」(Homeowner Affordability and Stability Plan)提撥750億美元,降低屋主的房貸利息負擔。
先別考慮是否能有效提振景氣,上述所有的支出,勢必會使聯邦政府赤字大幅攀升。截至目前為止,預估聯邦赤字將在2009年超過國內生產毛額的12%,達政府總支出的44%。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政府收支差距從未如此嚴重。歐巴馬政府對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的預測非常樂觀,2010年1.5%、2011年4.2%、2012年4.4%、2013年4.1%。即使如此,歐巴馬政府仍預估聯邦債務將由2009年的十兆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的89%),增加到2019年的23兆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的101%)。如果前述的預估錯誤,而美國經濟在未來十年平均年成長率只有1%,那麼2019年聯邦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會飆升到146%。
令人好奇的是,美國政府在2009年會發行1.75兆美元的新債,誰會買這些債券?更別提未來幾年美國還打算發行數兆美元新債,誰會來買?在所有美國公債餘額中,外國人擁有約60%;過去五年發行的美國公債中,外國人則購買了75%。但隨著各國經常帳順差減少,外國對美國公債的需求逐漸降低。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統計,中國今年外匯存底的增加不會超過一千億美元,增加幅度不到去年的四分之一,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會用於購買美元債券。
假如美國的國民儲蓄率大幅上升,可能會推升政府公債的國內需求。雖然,儲蓄率在2005年跌到負數,但在1980年代,平均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7%。不過,政府現在急欲提振民間消費,如果節儉的傳統美德再度流行,會令決策官員很頭痛。因此,由聯準會吸收大量新債的可能性最高。聯準會已在2009年3月宣布,要在未來六個月內,買進三千億美元的長期政府公債。這等於確定,現行財政政策必然會導致聯準會狂印鈔票。
美國政府打的如意算盤,是聯準會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貨幣政策,搭配財政部的財政刺激措施,可望讓美國經濟在2010年開始復甦。但這是個全球化的世界,各國政府採取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都不一樣,不見得會促進經濟成長,更可能的結果是,引發債券市場和匯率波動。面對民間部門因過度財務槓桿操作而引起危機,唯一的解決方法,竟然是創造更多公共債務,這個邏輯令人懷疑。更何況,貨幣政策和財政措施可能彼此衝突。例如,2009年3月,英格蘭銀行總裁就否決政府續採財政振興措施。如果美國政府赤字攀高,導致債券價格下滑,長期利率攀升,聯準會除了增加購買公債外,別無選擇。這麼一來,貨幣可能過度擴張,引發各界擔憂未來會出現通貨膨脹,進一步增加利率上升的壓力。
美元有未來嗎?
有些政治人物聲稱,今日的金融危機顯示,美國的強權已到了末日。德國財政部長皮爾.史坦布律克(Peer Steinbruck)去年表示:「我認為,美國很可能會喪失全球金融體系霸主的地位。」俄羅斯總理普亭(Vladimir Putin)在2009年1月提到:「全球經濟成長賴以運作的系統,已經嚴重失靈。明白地說,就是某個區域中心不斷印鈔票,然後坐享其成。」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批評比較含蓄,但也表達類似的意思,他說:「當前的危機,暴露出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和治理架構,存在著缺失。」過去十年來全球化發展的核心, 是中國和美國的共生關係, 我稱為「中美共同體」(Chimerica)。雙方曾是天作之合:中國出口,美國進口;中國儲蓄,美國消費;中國有貿易順差,美國有經常帳赤字;中國干預外匯市場,阻止人民幣升值,美國則把上兆美元債券,賣給中國。但這次的金融危機,可能造成中美共同體出現裂痕。2009年3月,溫家寶清楚地表達擔憂:「我們借給美國一大筆錢,我們當然關心自己資產的安全,……我要求美國維持良好的信用,信守承諾,保障中國資產的安全。」十天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議,由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他表示,這麼做是為了讓準備貨幣脫離和個別國家的連繫,並維持長期穩定。這麼一來,國家貨幣隱含的信用風險,才不會成為準備貨幣的先天缺陷。
2027年:中國超越美國?
中美共同體是否會演變為幻夢一場?似乎不無可能。畢竟,英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失去全球最重要貨幣的地位,就是因為英國債台高築、成長減緩。現在,美國的債務急速攀升、長期成長率下滑,美元恐怕會步上英鎊後塵,成為「前」準備貨幣。到那時,美國會失去它從1960年代便享有的便利,不能再伸手向外國人借用自己的貨幣。此外,假設未來四年,中國維持平均6%以上的經濟成長率,而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很低,甚至是零,那麼中國的經濟規模趕上美國的日子,可能比一般預期的更早來臨。高盛公司在2001年曾預測,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可能會在2040年達到美國的水準,最近則把預測的時間提前到2027年。如果中國降低對美國出口的依賴,也不再迫切需要讓人民幣釘住美元,中美共同體解體的日子就不遠了,全球勢力的平衡關係將發生變化。一旦中國不再需要維繫自1972年開始建立的中美友好關係,就可以自由地尋找其他領域,來建立全球影響力,例如透過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Organization;俄羅斯也是會員國),以及中國最近剛開始在資源豐富的非洲建立的新版圖。
然而,也有一些證據顯示,這次危機並不會影響美國的全球經濟霸權地位。過去十年來,大半時候經濟學家都預測美元即將崩跌,但目前美元仍屹立不搖。雖然從2002年2月到2008年3月,以實質貿易加權匯率計算,美元貶值了25%,但後來當危機引發恐慌,美元卻開始反彈回升。原因很清楚:全球投資人渴求資金避風港。先前,許多投資人(尤其是中國投資人)因為預期美元會貶值,而大舉進行美元借款。一旦危機爆發,對美元流動性的需求會驟然升高,因為放款的一方拒絕展延借期,而借款的一方只好趕緊購入美元來還債,以免美元升值而提高清償成本。另外,2008年7月,中國當局宣布恢復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也對美元的升值推波助瀾。
無論如何,這次的危機,再度鞏固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核心地位。今年內,美元還可能走弱,但要談到美元崩跌,還差得很遠。畢竟,目前還沒有其他選擇可以取代美元。改採特別提款權在實務上有困難,目前只有少數國際機構把它當作會計工具。因此,所謂美元走弱,是相較於商品而言,並不是跟其他貨幣的比較。
其次,在目前的危機之下,中國經濟成長率的降幅會比美國來得大,因此可能會延後中國經濟規模超越美國的時間。假設國際貨幣基金的預測是正確的,到了2009年底,美國經濟成長率將比2007年下降4.6個百分點,同期中國則減少6.3個百分點。假設美國長期經濟成長率下滑至1%,中國下滑至6%,到了2040年,中國經濟規模才會開始超越美國。
這次金融危機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它是「全球性」的危機,也是「全球化」的危機。目前,全世界工業生產下滑的情況,是1973到1974年以來最嚴重的,如果這個趨勢不變,未來工業生產會進一步衰退。世界貿易量在不到一季的時間內,萎縮超過25%,下滑速度驚人,直逼1930年代。然而,全球經濟崩盤對其他國家的影響,遠遠大於美國。因此,即使美國政府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美元仍可望維持獨強的地位。的確,美國是舉世皆知的資金避風港,因而比其他任何國家更能背負龐大赤字,並享受極低廉的印鈔成本。
一場明顯源自美國的危機,對全世界的衝擊卻比對美國還嚴重,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未來仍會是如此。
危機中的世界
美國消費者的信心崩潰,加上西歐陷入金融危機,造成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這個現象推翻了「新興市場已和美國脫鉤」的說法。國際貨幣基金預估,2009年的全球產出將減少0.5%至1%,是六十年來首度衰退。美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毛額下滑幅度將達2.6%,歐元區將達3.2%,日本更高達5.8%,連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都可能減半。
全球需求急劇萎縮,因此倚賴出口的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受創最嚴重。2009年2月,日本的出口比一年前重挫49%,工業生產也減少31%。同一期間,台灣的出口和國內生產毛額,分別衰退42%和32%,南韓衰退33%和21%,新加坡則衰退21%和17%。中國官方公布的成長率可能有灌水之嫌,不過,中國2009年2月出口下降26%,進口的跌幅也差不多,由此推估,中國的工業生產已出現大幅衰退。
目前,歐洲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比美國的銀行高出許多。2008年,美國銀行的平均財務槓桿比率是12比1,英國是24比1,法國和丹麥是28比1,瑞士是29比1,德國是52比1。國際貨幣基金表示,歐洲銀行暴露在有毒美國資產(toxicAmerican asset)風險的程度,約為美國的銀行的75%,但認列在資產負債表的數量,則明顯低於那個數字所顯示的情況。
歐洲:下一個地雷區?
不過,歐洲最嚴重的問題,是銀行高度暴露在東亞和東歐的風險中,這兩個區域是全世界最脆弱的。在這方面,美國銀行的曝險程度相對較低。亞洲新興經濟體54%的國外銀行貸款,是由西歐銀行提供的;東歐國家共1.8兆美元的國外貸款,也有70%是由西歐銀行提供的。光是奧地利的銀行,便借給東歐國家約三千億美元,相當於奧地利國內生產毛額的68%。包括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幣值狂貶,至於烏克蘭等其他國家,則歷經債券「違約風險溢價」(default risk premium)狂飆。東歐情勢的發展,愈來愈像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只不過,這次受到連累的是西歐,而不是美國。
最近,拉脫維亞、匈牙利和捷克等國政府相繼垮台,各國該如何因應,西歐國家意見分歧。其中,德國堅持財政政策比美國審慎,不會拿納稅人的錢去全面救援東歐。不過,我們仍難以想像,若有歐盟會員國破產,西歐各國怎會袖手旁觀。
金融危機對歐盟成員國的影響不一,引發各國各行其是的危機。英國、比利時、愛爾蘭爆發銀行體系危機,其他國家則沒有。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經常帳呈現大幅逆差,但奧地利、德國和荷蘭則是順差。歐元區固然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並沒有統一的單位來協調各國的財政刺激措施。各國的財政狀況迥異,例如,義大利、希臘和比利時,政府債務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高達80%至100%,嚴重限制財政措施發揮的空間。這些分歧的情況,反映在各國債券殖利率價差(bond yieldspread)和信用違約交換價差(credit default swapspread)的日益擴大。歐元區因此瓦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脫離歐盟的代價實在太高。不過歐洲各國間的摩擦可能會增加,尤其是歐元區的會員國和非會員國。
在這波危機中,美國盟友比敵人受挫更重,這一點令人緊張不安。例如,受創最嚴重的國家,包括出口導向的東亞國家,以及東歐新興民主國家。普亭曾在2009年1月說:「當國內社會和經濟問題層出不窮之際,挑起軍事、政治不安,或是其他地區性衝突,很容易就能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很遺憾地,未來仍不排除使用這個方法。」繼去年入侵喬治亞後,俄羅斯又數度挑釁,試圖測試歐巴馬政府的反應。例如,俄國計畫在自行獨立的阿布哈茲亞省(Abkhazia)設立黑海基地;與白俄羅斯(Belarus)簽署空防協定;而且買通吉爾吉斯坦(Kyrgyzstan),把美軍趕出馬納斯(Manas)空軍基地。這類武力恫嚇,未來仍然會繼續。
美國,成了避風港
這波金融風暴,會讓世界變得更危險、更窮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除了阿富汗、剛果、加薩、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索馬利亞、蘇丹等一向動盪的地方外,一般認為已經民主化的國家,也可能爆發新的衝突。在亞洲,最容易發生暴動的國家可能是泰國。2007年底,在宣稱打擊貪汙的軍事政權統治了一段時間後,泰國回歸民主制度。不到一年,它又陷入混亂,抗議人士占據首都曼谷的街道,執政黨查禁人民力量黨(People'sPower Party)。2009年4月,敵對的黃衫軍和紅衫軍,與軍方在街頭開戰,曼谷陷入無政府狀態。類似的場景,也可能發生在其他新興市場。
喬治亞和摩爾多瓦(Moldova)已經傳出暴動。在烏克蘭,隨著經濟崩盤,政治也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總統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和總理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原是盟友,如今反目成仇,總統親歐洲,總理卻親俄。他們的歧見反映出烏克蘭東西部日益加深的鴻溝,因為烏克蘭的西半部主要是烏克蘭人,東半部則以俄羅斯人為主。同時,普亭在莫斯科以威脅的口吻宣示:「要為烏克蘭的人民,除掉所有的騙子和貪汙官員。」在所謂的「近鄰」地區(Near Abroad;指前蘇聯成員國),普亭最覬覦的,就是俄裔占大多數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今年1月爆發俄國切斷供應給西歐的天然氣爭議,可能只是俄羅斯企圖擾亂、甚至分裂烏克蘭的第一步。
世界愈來愈動盪不安,更顯得美國舉足輕重,它不但是避風港,也扮演「全球警察」。從2001到2008年,抱怨美國干預其他國家的聲浪不斷。但如果金融風暴讓原本就很危險的地區情勢惡化,也讓歐亞大陸的兩端硝煙四起,未來八年,大家可能會盼望美國增加、而非減少對外干預。
再看2013年:重建後的新局
根據上述情境,或許我們應重新檢視2013年的展望。我們先前的預測似乎過度擔憂,其實美國不會走到窮途末路。這個世界並不對等,其他地方都比美國更危險、更難以預料,因此這波金融危機的後果,不會像經濟大蕭條那麼嚴重。以下是較為樂觀的2013年修正版。2007到2009年的經濟衰退,儘管想起來還有些痛苦,但已漸漸消逝成為回憶。美國度過景氣崩跌,邁向穩健復甦。聯準會主席班.柏南克(Ben Bernanke)的量化寬鬆政策,過去曾引發通貨膨脹的疑慮。但現在證明那是過慮了,即使央行卯足全力印鈔票,物價從2009年以來仍維持平穩,所幸也沒有明顯的通貨緊縮。
先前,歐巴馬政府不得已決定接管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現在,這兩家銀行的資產負債問題終於整頓完畢,政府以合理價格賣出有毒資產。原本規模龐大的兩家銀行,已拆解為較小的單位,並且民營化。債權人迫於現實,只好接受新成立公司的股票做為補償。新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提供全新風貌的金融服務:盡量少操作財務槓桿,盡量加強客戶關係。另外,羅特希爾德(Rothschild)、拉薩德(Lazard)等老字號金融機構,也展開一番新局面,肯定了古老智慧還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同時,從危機中存活下來的避險基金,都已轉型成類似過去那種投資銀行,包括橋水、鮑爾森(Paulson)、文藝復興(Renaissance)和蕭氏(Shaw),都已成為華爾街最新的燙金招牌。
財政部長蓋特納在2009年提議的金融監理架構,結果意外地成功。他並不特別關注主管的薪酬,而是要求銀行遵守一項新規則:資產絕不能超過資本的二十倍,景氣好時,則應維持在資本的15倍左右。就像2009年政府預算報告預測的,2013年政府債務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98%。不過,由於前四年經濟成長相對強勁,投資人相信美國不會步上拉丁美洲國家的後塵。最高所得稅率是35%。股票市場在2009年10月跌到最低點,而後緩步回升,現在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來到976點。美元走勢穩定,1美元約兌換6.8元人民幣。隨著亞洲對美國出口日漸復甦,不再有人倡議用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就像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羅平在2009年2月說的:「除了美國政府債券,還有什麼可買?黃金嗎?不可能去買日本公債或英國公債。美國公債是安全的資金避風港……我們討厭美國佬……但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1886年,當美國仍深陷1873年經濟崩盤以來的長期通貨緊縮,當時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von Bismarck)所說的話膾炙人口:「上帝特別眷顧傻瓜、醉漢,還有美國。」運氣好一點,這句話現在可能仍然正確。
歷史告訴我們,金錢與權力總是攜手並進、相伴而生。然而,就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來,這場經濟大危機結束後,美國金融體系會削弱,國家實力卻會大幅提升。隨著全球金融體系重整,經濟霸權會大洗牌嗎?
要目精華
2013年,美國銀行家數較2009年減半,避險基金數目只剩下三分之一,零售銀行業幾乎成為公營事業。聯邦債務可能高達二十兆美元,所得稅最高稅率提高至45%,而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則下跌到418點。以上描述的,是哈佛商學院教授弗格森認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最悲觀情況,他稱為「大崩解」。屆時,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成為國際準備貨幣。
但弗格森分析後認為,美國未來的實際狀況,應該樂觀許多。因此,他提出2013年預測的修正版:聯準會的政策既未引發通膨,也沒有造成通縮;新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最高所得稅率是35%;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來到976點。此外,美元仍是最強勢的貨幣。
文章內容
如果現代金融的興起,是從1980年代華爾街「老千騙局」(liar'spoker),以及倫敦金融業的「大爆炸」(Big Bang)金融改革開始的;那麼這股上升的走勢,就在2008年9月15日戛然而止。這一天,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宣告破產,而「915事件」也取代了2001年的「911事件」,成為華爾街歷史上損失最慘重的日子。
雷曼兄弟倒閉,以及另外六件重大事件,都在短短19天內陸續爆發,現代金融的輝煌年代,至此正式劃下句點。首先是9月7日,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房貸公司收歸國有。接著在9月14日,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宣布併購美林證券(MerrillLynch)。9月16日,美國貨幣市場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由於持有雷曼兄弟發行的無擔保商業本票,遭受虧損,導致基金淨值跌破每單位一美元。同一天,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Reserve)同意提供美國國際集團(AIG)850億美元的紓困貸款,以免該公司無法對承購銀行履行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合約,而引發負面連鎖效應。美國國際集團以認股權證(warrant)的方式,給予聯準會79.9%的股權,等於是國有化。然後是9月22日,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投資銀行從此絕跡。最後在9月25日,儲蓄機構管理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進駐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 Bank),後來,銀行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Corporation)接管,創下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銀行倒閉案。
雖然這波金融風暴,早在兩年前就已開始成形,但直到2008年9月美國的金融王朝才快速崩解。長期看來,這對美國經濟及全球金融體系,會造成什麼影響?
從危機到大崩解
讓我們來想像最糟糕的情況:當前的景氣衰退,演變成經濟大蕭條。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資料,1929年8月開始的那次大蕭條,共持續了43個月。不過,現在只有歷史學家才記得,最早的大蕭條,其實是1873年的「大恐慌」(Panic),延續了65個月之久。假設這次美國的經濟衰退也持續那麼久,我們至少要等到2013年5月,經濟才能穩定復甦。
2013年:銀行變成公家機關
時空快轉至2013年。美國銀行業兩大龍頭被迫合併且國有化,成為「美國花旗銀行」。這家公營銀行幾乎壟斷美國的消費金融業務。美國的銀行總家數,從2007年的8,534家減為一半。全世界只有約三千檔避險基金,還不到危機爆發前的三分之一。2013年之前的四年間,財政部長提摩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致力整頓監理架構,徹底改變了金融環境。主管報酬、銀行資本額和衍生性商品交易,都受到限制,使得消費金融銀行和公家機關沒有兩樣。新成立的「系統性機構金融監督管理局」(簡稱「系金局」;Financial Authorityfor the Regulation of Systemic Institutions, FARSI)全面監控金融體系,對避險基金、保險公司等非銀行機構也不放過。
但系金局的權限再大,也挽救不了美國政府在危機期間暴增的財政赤字。聯邦債務已接近二十兆美元,比歐巴馬政府2009年的預估多三兆。所得稅最高稅率提高到45%。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下跌到418點,回到1991年12月的水準,下跌幅度不亞於1929至1934年那段期間。自2010年起,每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幾乎都只有1%左右,美國儼然陷入了「失落的十年」。
這波風暴剛開始時,我們稱為「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後來快速演變成為「信用緊縮」(Credit Crunch),繼而擴大為「全球金融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到了2013年,它的最新名稱是「大崩解」(Breakdown)。一旦美國這個金融巨無霸陷入大崩解,國際經濟秩序就會徹底改變。2013年,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已達美國的一半,2006年時則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中國與俄羅斯聯合提議,以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唸做「sadders」;編按:英文發音似「更悲慘」)來取代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因此造成美元大跌,對人民幣貶值達50%。現在,特別提款權已成為石油的計價單位。
傑布.布希(Jeb Bush;編按: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弟弟)在2012年擊敗莎拉.裴林(SarahPalin),獲得共和黨提名,並當選美國總統。現在,「美國優先」(Put America First)終於真正成為政治人物的要務。對前財政部長簽下的1,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借款合約,現任財政部長約翰.鮑爾森(John Paulson)正與國際貨幣基金協商還款條件,他對結果表示樂觀。鮑爾森自己投資全球各地多處金礦,因此特別熱中推動總統回復「金本位制」的計畫。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四大工業國(G4)剛舉行完高峰會,四國的外交部長在會中齊聲譴責美國商務部長盧.道布斯(LouDobbs)提高進口成衣和汽車的關稅。同時,美國國防部長馬克斯.布特(Max Boot)宣示,由機器人組成的美國「機」動部隊,會持續部署布希爾(Bushehr)附近的放射線活躍區域,執行「伊朗自主行動」(Operation Iranian Freedom)。這項行動是由新布希政府發起,目的是支持以色列抗議伊朗使用核武。由於美國的失業率高達12%,許多美國人對美方在伊朗的軍事進展,感到很振奮。2010年,歐巴馬出訪德黑蘭(Tehran)時,數度受到伊朗的羞辱,現在終於雪恥。不過,美國人更緊張的是,美國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爆發多起軍事衝突。
如果你覺得前面的描述太過悲觀,請再仔細想想。從1929到1933年經濟長期下滑,終至跌落谷底的過程中,股票市場也曾多次反彈上揚。其實,在1929年10月到1932年12月這段期間,道瓊工業指數有15%的交易日至少上漲2%,其中有34個交易日,上漲幅度超過5%。確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衰退由高峰到谷底,平均只持續了十個月。但當前的危機,絕非一般的經濟衰退。
借鏡:回到1870年代
較為樂觀的預期是,這波風暴的強度,不會超過1945年以來兩次最嚴重的經濟衰退:1973至1975年,以及1981至1982年。果真如此,本文刊出時,景氣可能已經開始復甦。但情況也可能糟得多,目前的經濟危機,可能既不像1929到1933年的大蕭條,也不像1973到1975年的大衰退,而是類似19世紀末蕭條年代的情況,從1873年10月爆發金融恐慌起,一直延續到1879年3月為止。儘管1870年代的蕭條比1930年代的蕭條持續更久,造成的痛苦卻較小。1873年的情況,和2008年頗為類似,錯誤的貨幣政策,引發一連串的問題。政府宣布,只有黃金可做為發行鈔票的準備,白銀失去了貨幣準備的地位。隨之而來的通貨緊縮,令民眾怨聲載道,尤其是那些負債的農民。先前鐵路興起帶動的科技及營造業榮景,逐漸消退。一家大型銀行倒閉,引爆一片恐慌。那是總部位在賓州費城的傑依庫克金融公司(Jay Cooke & Company),它為北太平洋鐵路計畫承銷巨額債券,結果被拖垮。華爾街出現賣壓,不過跌勢穩定而平緩,並未狂瀉直下。從1872年5月的高峰到1877年6月的谷底,股價緩慢下滑了47%。和現在的情況一樣,當時的危機也橫掃全球,柏林和維也納爆發危機之後五個月,美國也爆發危機。
1870年代產出衰退的情形,比1930年代來得輕微。其實,在那段蕭條時期,美國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只有1874年是負成長。到了1877年,產出水準更比1872年高出12%。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通貨緊縮的壓力,大多來自於供給增加,而不是貨幣趨緊。美國中西部穀物及東北部鋼鐵的產量都快速擴增。此外,由於全國和各州的銀行家數持續成長,廣義貨幣供給不至於降低。其次,金融危機並未抑制全球化。許多國家在1870年代末期提高關稅,但並未限制資本流動或人民遷移。貿易不但沒有受到壓抑,反而因為全球各地擴建鐵路、跨洋輪船提高效率,使得國際貿易日益暢旺。同時,外國投資人也並未對美國的債券和股票失去興趣。
到底我們目前面對的,是跟1870年代類似的長期通貨緊縮?還是1930年代的大蕭條?或者是1970年代的經濟大衰退?決定因素在於下列何者的影響較大:債務負擔及資產價值縮水,或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及財政刺激措施。
誰會買債券?
當前危機的核心問題,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槓桿倍數太高。具體來說,就是負債或資產相對於銀行資本的比率異常地高。在18、19,以及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銀行放款都受到節制,包括存款數量限制、法定最低準備,以及與擠兌風險有關的規定等。然而,從20世紀末開始,銀行便透過同業拆款或商業本票市場,逐漸擴張資產負債表。百年前,歐洲銀行的資產對資本比率(assetsto-capital ratio),通常是4比1。到了1970年代,銀行家認為10比1或12比1的比率,仍算相當謹慎。過去二十年來,這個比率持續攀升。例如,根據查普曼公司(Chapman and Cutler)羅伯.洛克納(Robert Lockner)的研究,從1993到2002年,美國投資銀行的平均財務槓桿倍數(資產除以股權資本),摩根士丹利是21倍、高盛24倍、美林27倍、貝爾斯登(Bear Stearns)32倍;到了2006年,這些數字全部上揚,摩根士丹利是33倍、高盛26倍、美林32倍、貝爾斯登34倍。在四年內,這四家投資銀行的資產相較於資本的倍數,平均從26倍提高到31倍。擴大財務槓桿的金融機構,並不限於投資銀行。美國金融業的整體負債,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從1976年的16%,暴增到2007年的116%。
我們以常識判斷,就知道這麼大規模的借款風險極高。如果一家銀行的資產對資本比率高達25比1,只要資產價值小幅下跌,例如跌了4%,就可能賠掉所有的股本。然而,風險加權資產除以第一類資本(tier one capital),以及風險值(value at risk)相對於股本比率等衡量指標,由於計算方式繁複,容易隱瞞銀行的脆弱程度。銀行也運用資產負債表以外的工具,幫財務數字灌水(見英國金融管理局2009年3月出版的《因應全球金融危機的監理措施》〔The TurnerReview: A Regulatory Response to the Global BankingCrisis 〕)。這些美化帳面的技倆,在金融危機中一一曝光。例如,2008年9月,美國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是73.7比1,也就是說,它的資本僅占資產的1.4%。根據橋水金融集團(Bridgewater FinancialGroup)的資料,如果把資產負債表之外的負債也包括進去,該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更是高得驚人,達到134比1。
2004年公布的全球銀行監理架構「新巴賽爾協定」(Basel II),在這波危機爆發時,尚未受到普遍採行。該協定把風險區分為信用風險(creditrisk)、操作風險(operational risk),以及市場風險(market risk)。諷刺的是,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和其他風險合併,歸類為剩餘風險(residual risk)。然而,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這麼高,流動性風險絕不會只有剩餘影響。2007年8月,銀行同業拆款市場急凍,引發一系列的災難。短期融資(包括商業本票)來源枯竭、證券化市場近乎停擺、以次級房貸為擔保品的各類資產價值暴跌。不出幾個星期,流動性危機就演變為償債能力危機(solvency crisis),第一家破產的公司,就是貝爾斯登。
因應:只能債留子孫嗎?
美國政府的因應措施,是否能讓銀行重新開始提供貸款?或是反而阻礙了金融體系的復甦?聯準會已把指標貸款利率降到接近零,並協調財政部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金融機構提供總計達十兆美元的貸款、注資和保證。聯準會也動用「短期資產擔保證券貸款機制」(Term Asset-BackedSecurities Loan Facility),提撥一兆美元,來活化貸款證券化過程,以及協助購買房屋抵押擔保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的融資需求。此外,「官民合作投資計畫」(Public-Private InvestmentProgram)的目標,是為既有的房屋貸款和抵押擔保證券創造交易市場。根據這個計畫,房貸相關證券經由分批拍賣,確定買方及成交價後,民間每投資一美元,財政部就會提撥稅收一美元加入投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也會提供最多12美元的貸款。相較之下,歐巴馬政府的財政刺激方案只有7,870億美元,而且分三年投入,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更微不足道的,是「提高屋主負擔能力暨穩定房市計畫」(Homeowner Affordability and Stability Plan)提撥750億美元,降低屋主的房貸利息負擔。
先別考慮是否能有效提振景氣,上述所有的支出,勢必會使聯邦政府赤字大幅攀升。截至目前為止,預估聯邦赤字將在2009年超過國內生產毛額的12%,達政府總支出的44%。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政府收支差距從未如此嚴重。歐巴馬政府對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的預測非常樂觀,2010年1.5%、2011年4.2%、2012年4.4%、2013年4.1%。即使如此,歐巴馬政府仍預估聯邦債務將由2009年的十兆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的89%),增加到2019年的23兆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的101%)。如果前述的預估錯誤,而美國經濟在未來十年平均年成長率只有1%,那麼2019年聯邦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會飆升到146%。
令人好奇的是,美國政府在2009年會發行1.75兆美元的新債,誰會買這些債券?更別提未來幾年美國還打算發行數兆美元新債,誰會來買?在所有美國公債餘額中,外國人擁有約60%;過去五年發行的美國公債中,外國人則購買了75%。但隨著各國經常帳順差減少,外國對美國公債的需求逐漸降低。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統計,中國今年外匯存底的增加不會超過一千億美元,增加幅度不到去年的四分之一,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會用於購買美元債券。
假如美國的國民儲蓄率大幅上升,可能會推升政府公債的國內需求。雖然,儲蓄率在2005年跌到負數,但在1980年代,平均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7%。不過,政府現在急欲提振民間消費,如果節儉的傳統美德再度流行,會令決策官員很頭痛。因此,由聯準會吸收大量新債的可能性最高。聯準會已在2009年3月宣布,要在未來六個月內,買進三千億美元的長期政府公債。這等於確定,現行財政政策必然會導致聯準會狂印鈔票。
美國政府打的如意算盤,是聯準會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貨幣政策,搭配財政部的財政刺激措施,可望讓美國經濟在2010年開始復甦。但這是個全球化的世界,各國政府採取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都不一樣,不見得會促進經濟成長,更可能的結果是,引發債券市場和匯率波動。面對民間部門因過度財務槓桿操作而引起危機,唯一的解決方法,竟然是創造更多公共債務,這個邏輯令人懷疑。更何況,貨幣政策和財政措施可能彼此衝突。例如,2009年3月,英格蘭銀行總裁就否決政府續採財政振興措施。如果美國政府赤字攀高,導致債券價格下滑,長期利率攀升,聯準會除了增加購買公債外,別無選擇。這麼一來,貨幣可能過度擴張,引發各界擔憂未來會出現通貨膨脹,進一步增加利率上升的壓力。
美元有未來嗎?
有些政治人物聲稱,今日的金融危機顯示,美國的強權已到了末日。德國財政部長皮爾.史坦布律克(Peer Steinbruck)去年表示:「我認為,美國很可能會喪失全球金融體系霸主的地位。」俄羅斯總理普亭(Vladimir Putin)在2009年1月提到:「全球經濟成長賴以運作的系統,已經嚴重失靈。明白地說,就是某個區域中心不斷印鈔票,然後坐享其成。」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批評比較含蓄,但也表達類似的意思,他說:「當前的危機,暴露出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和治理架構,存在著缺失。」過去十年來全球化發展的核心, 是中國和美國的共生關係, 我稱為「中美共同體」(Chimerica)。雙方曾是天作之合:中國出口,美國進口;中國儲蓄,美國消費;中國有貿易順差,美國有經常帳赤字;中國干預外匯市場,阻止人民幣升值,美國則把上兆美元債券,賣給中國。但這次的金融危機,可能造成中美共同體出現裂痕。2009年3月,溫家寶清楚地表達擔憂:「我們借給美國一大筆錢,我們當然關心自己資產的安全,……我要求美國維持良好的信用,信守承諾,保障中國資產的安全。」十天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議,由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做為國際準備貨幣。他表示,這麼做是為了讓準備貨幣脫離和個別國家的連繫,並維持長期穩定。這麼一來,國家貨幣隱含的信用風險,才不會成為準備貨幣的先天缺陷。
2027年:中國超越美國?
中美共同體是否會演變為幻夢一場?似乎不無可能。畢竟,英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失去全球最重要貨幣的地位,就是因為英國債台高築、成長減緩。現在,美國的債務急速攀升、長期成長率下滑,美元恐怕會步上英鎊後塵,成為「前」準備貨幣。到那時,美國會失去它從1960年代便享有的便利,不能再伸手向外國人借用自己的貨幣。此外,假設未來四年,中國維持平均6%以上的經濟成長率,而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很低,甚至是零,那麼中國的經濟規模趕上美國的日子,可能比一般預期的更早來臨。高盛公司在2001年曾預測,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可能會在2040年達到美國的水準,最近則把預測的時間提前到2027年。如果中國降低對美國出口的依賴,也不再迫切需要讓人民幣釘住美元,中美共同體解體的日子就不遠了,全球勢力的平衡關係將發生變化。一旦中國不再需要維繫自1972年開始建立的中美友好關係,就可以自由地尋找其他領域,來建立全球影響力,例如透過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Organization;俄羅斯也是會員國),以及中國最近剛開始在資源豐富的非洲建立的新版圖。
然而,也有一些證據顯示,這次危機並不會影響美國的全球經濟霸權地位。過去十年來,大半時候經濟學家都預測美元即將崩跌,但目前美元仍屹立不搖。雖然從2002年2月到2008年3月,以實質貿易加權匯率計算,美元貶值了25%,但後來當危機引發恐慌,美元卻開始反彈回升。原因很清楚:全球投資人渴求資金避風港。先前,許多投資人(尤其是中國投資人)因為預期美元會貶值,而大舉進行美元借款。一旦危機爆發,對美元流動性的需求會驟然升高,因為放款的一方拒絕展延借期,而借款的一方只好趕緊購入美元來還債,以免美元升值而提高清償成本。另外,2008年7月,中國當局宣布恢復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也對美元的升值推波助瀾。
無論如何,這次的危機,再度鞏固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核心地位。今年內,美元還可能走弱,但要談到美元崩跌,還差得很遠。畢竟,目前還沒有其他選擇可以取代美元。改採特別提款權在實務上有困難,目前只有少數國際機構把它當作會計工具。因此,所謂美元走弱,是相較於商品而言,並不是跟其他貨幣的比較。
其次,在目前的危機之下,中國經濟成長率的降幅會比美國來得大,因此可能會延後中國經濟規模超越美國的時間。假設國際貨幣基金的預測是正確的,到了2009年底,美國經濟成長率將比2007年下降4.6個百分點,同期中國則減少6.3個百分點。假設美國長期經濟成長率下滑至1%,中國下滑至6%,到了2040年,中國經濟規模才會開始超越美國。
這次金融危機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它是「全球性」的危機,也是「全球化」的危機。目前,全世界工業生產下滑的情況,是1973到1974年以來最嚴重的,如果這個趨勢不變,未來工業生產會進一步衰退。世界貿易量在不到一季的時間內,萎縮超過25%,下滑速度驚人,直逼1930年代。然而,全球經濟崩盤對其他國家的影響,遠遠大於美國。因此,即使美國政府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美元仍可望維持獨強的地位。的確,美國是舉世皆知的資金避風港,因而比其他任何國家更能背負龐大赤字,並享受極低廉的印鈔成本。
一場明顯源自美國的危機,對全世界的衝擊卻比對美國還嚴重,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未來仍會是如此。
危機中的世界
美國消費者的信心崩潰,加上西歐陷入金融危機,造成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這個現象推翻了「新興市場已和美國脫鉤」的說法。國際貨幣基金預估,2009年的全球產出將減少0.5%至1%,是六十年來首度衰退。美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毛額下滑幅度將達2.6%,歐元區將達3.2%,日本更高達5.8%,連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都可能減半。
全球需求急劇萎縮,因此倚賴出口的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受創最嚴重。2009年2月,日本的出口比一年前重挫49%,工業生產也減少31%。同一期間,台灣的出口和國內生產毛額,分別衰退42%和32%,南韓衰退33%和21%,新加坡則衰退21%和17%。中國官方公布的成長率可能有灌水之嫌,不過,中國2009年2月出口下降26%,進口的跌幅也差不多,由此推估,中國的工業生產已出現大幅衰退。
目前,歐洲銀行的財務槓桿比率,比美國的銀行高出許多。2008年,美國銀行的平均財務槓桿比率是12比1,英國是24比1,法國和丹麥是28比1,瑞士是29比1,德國是52比1。國際貨幣基金表示,歐洲銀行暴露在有毒美國資產(toxicAmerican asset)風險的程度,約為美國的銀行的75%,但認列在資產負債表的數量,則明顯低於那個數字所顯示的情況。
歐洲:下一個地雷區?
不過,歐洲最嚴重的問題,是銀行高度暴露在東亞和東歐的風險中,這兩個區域是全世界最脆弱的。在這方面,美國銀行的曝險程度相對較低。亞洲新興經濟體54%的國外銀行貸款,是由西歐銀行提供的;東歐國家共1.8兆美元的國外貸款,也有70%是由西歐銀行提供的。光是奧地利的銀行,便借給東歐國家約三千億美元,相當於奧地利國內生產毛額的68%。包括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幣值狂貶,至於烏克蘭等其他國家,則歷經債券「違約風險溢價」(default risk premium)狂飆。東歐情勢的發展,愈來愈像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只不過,這次受到連累的是西歐,而不是美國。
最近,拉脫維亞、匈牙利和捷克等國政府相繼垮台,各國該如何因應,西歐國家意見分歧。其中,德國堅持財政政策比美國審慎,不會拿納稅人的錢去全面救援東歐。不過,我們仍難以想像,若有歐盟會員國破產,西歐各國怎會袖手旁觀。
金融危機對歐盟成員國的影響不一,引發各國各行其是的危機。英國、比利時、愛爾蘭爆發銀行體系危機,其他國家則沒有。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經常帳呈現大幅逆差,但奧地利、德國和荷蘭則是順差。歐元區固然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並沒有統一的單位來協調各國的財政刺激措施。各國的財政狀況迥異,例如,義大利、希臘和比利時,政府債務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高達80%至100%,嚴重限制財政措施發揮的空間。這些分歧的情況,反映在各國債券殖利率價差(bond yieldspread)和信用違約交換價差(credit default swapspread)的日益擴大。歐元區因此瓦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脫離歐盟的代價實在太高。不過歐洲各國間的摩擦可能會增加,尤其是歐元區的會員國和非會員國。
在這波危機中,美國盟友比敵人受挫更重,這一點令人緊張不安。例如,受創最嚴重的國家,包括出口導向的東亞國家,以及東歐新興民主國家。普亭曾在2009年1月說:「當國內社會和經濟問題層出不窮之際,挑起軍事、政治不安,或是其他地區性衝突,很容易就能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很遺憾地,未來仍不排除使用這個方法。」繼去年入侵喬治亞後,俄羅斯又數度挑釁,試圖測試歐巴馬政府的反應。例如,俄國計畫在自行獨立的阿布哈茲亞省(Abkhazia)設立黑海基地;與白俄羅斯(Belarus)簽署空防協定;而且買通吉爾吉斯坦(Kyrgyzstan),把美軍趕出馬納斯(Manas)空軍基地。這類武力恫嚇,未來仍然會繼續。
美國,成了避風港
這波金融風暴,會讓世界變得更危險、更窮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除了阿富汗、剛果、加薩、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索馬利亞、蘇丹等一向動盪的地方外,一般認為已經民主化的國家,也可能爆發新的衝突。在亞洲,最容易發生暴動的國家可能是泰國。2007年底,在宣稱打擊貪汙的軍事政權統治了一段時間後,泰國回歸民主制度。不到一年,它又陷入混亂,抗議人士占據首都曼谷的街道,執政黨查禁人民力量黨(People'sPower Party)。2009年4月,敵對的黃衫軍和紅衫軍,與軍方在街頭開戰,曼谷陷入無政府狀態。類似的場景,也可能發生在其他新興市場。
喬治亞和摩爾多瓦(Moldova)已經傳出暴動。在烏克蘭,隨著經濟崩盤,政治也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總統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和總理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原是盟友,如今反目成仇,總統親歐洲,總理卻親俄。他們的歧見反映出烏克蘭東西部日益加深的鴻溝,因為烏克蘭的西半部主要是烏克蘭人,東半部則以俄羅斯人為主。同時,普亭在莫斯科以威脅的口吻宣示:「要為烏克蘭的人民,除掉所有的騙子和貪汙官員。」在所謂的「近鄰」地區(Near Abroad;指前蘇聯成員國),普亭最覬覦的,就是俄裔占大多數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今年1月爆發俄國切斷供應給西歐的天然氣爭議,可能只是俄羅斯企圖擾亂、甚至分裂烏克蘭的第一步。
世界愈來愈動盪不安,更顯得美國舉足輕重,它不但是避風港,也扮演「全球警察」。從2001到2008年,抱怨美國干預其他國家的聲浪不斷。但如果金融風暴讓原本就很危險的地區情勢惡化,也讓歐亞大陸的兩端硝煙四起,未來八年,大家可能會盼望美國增加、而非減少對外干預。
再看2013年:重建後的新局
根據上述情境,或許我們應重新檢視2013年的展望。我們先前的預測似乎過度擔憂,其實美國不會走到窮途末路。這個世界並不對等,其他地方都比美國更危險、更難以預料,因此這波金融危機的後果,不會像經濟大蕭條那麼嚴重。以下是較為樂觀的2013年修正版。2007到2009年的經濟衰退,儘管想起來還有些痛苦,但已漸漸消逝成為回憶。美國度過景氣崩跌,邁向穩健復甦。聯準會主席班.柏南克(Ben Bernanke)的量化寬鬆政策,過去曾引發通貨膨脹的疑慮。但現在證明那是過慮了,即使央行卯足全力印鈔票,物價從2009年以來仍維持平穩,所幸也沒有明顯的通貨緊縮。
先前,歐巴馬政府不得已決定接管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現在,這兩家銀行的資產負債問題終於整頓完畢,政府以合理價格賣出有毒資產。原本規模龐大的兩家銀行,已拆解為較小的單位,並且民營化。債權人迫於現實,只好接受新成立公司的股票做為補償。新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提供全新風貌的金融服務:盡量少操作財務槓桿,盡量加強客戶關係。另外,羅特希爾德(Rothschild)、拉薩德(Lazard)等老字號金融機構,也展開一番新局面,肯定了古老智慧還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同時,從危機中存活下來的避險基金,都已轉型成類似過去那種投資銀行,包括橋水、鮑爾森(Paulson)、文藝復興(Renaissance)和蕭氏(Shaw),都已成為華爾街最新的燙金招牌。
財政部長蓋特納在2009年提議的金融監理架構,結果意外地成功。他並不特別關注主管的薪酬,而是要求銀行遵守一項新規則:資產絕不能超過資本的二十倍,景氣好時,則應維持在資本的15倍左右。就像2009年政府預算報告預測的,2013年政府債務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98%。不過,由於前四年經濟成長相對強勁,投資人相信美國不會步上拉丁美洲國家的後塵。最高所得稅率是35%。股票市場在2009年10月跌到最低點,而後緩步回升,現在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來到976點。美元走勢穩定,1美元約兌換6.8元人民幣。隨著亞洲對美國出口日漸復甦,不再有人倡議用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就像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羅平在2009年2月說的:「除了美國政府債券,還有什麼可買?黃金嗎?不可能去買日本公債或英國公債。美國公債是安全的資金避風港……我們討厭美國佬……但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1886年,當美國仍深陷1873年經濟崩盤以來的長期通貨緊縮,當時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von Bismarck)所說的話膾炙人口:「上帝特別眷顧傻瓜、醉漢,還有美國。」運氣好一點,這句話現在可能仍然正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