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害羞與寂寞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蔡銘津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在同儕寂寞、親子寂寞和害羞分數上的差異情形

除了在性別方面,女生在「同儕寂寞」分數上高於男生外,其他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家庭的社經地位與不同出生排序的高中生,在寂寞與害羞分數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二、同儕寂寞、親子寂寞與害羞分數之相關比較

  同儕寂寞、親子寂寞與害羞分數三者彼此均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而害羞對同儕寂寞之預測量為33.45%,高於其對親子寂寞之預測量9.41%。

三、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寂寞與害羞的傾訴」、「榮譽與愉快的分享」之對象及「寂寞排遣方法」上的百分比比較

  高中男生和女生當寂寞與害羞時常找的傾訴對象兩者均為「朋友」比率最高,其次為「同學」,第三為「兄弟姊妹」,其中以找「老師」的比率最低。

  而榮譽與愉快的分享對象,男生以「朋友」排名第一,「母親」為其次,「同學」為第三;女生則以「母親」排名第一,「朋友」第二,「同學」為第三;而男女生亦均以選擇「老師」的比率為最低。

  至於寂寞排遣的方法,男女生均以「看電視」排名第一,「唱歌和聽音樂」排名第二,男生另以運動亦排名第二,以打電動玩具排名第三;女生則是「睡覺」為第三。

  本研究根據上述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親子溝通,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使青少年認為家是溫馨而可以傾訴心事的地方。

  二、體認青少年同儕的影響力,注意青少年的交友問題。

  三、增進師生溝通,教師宜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以深入了解學生的問題與心事。

  四、學校輔導單位可酌情辦理小團體輔導,改善寂寞與害羞學生的心理障礙。

  五、提供排遣寂寞之有效管道及倡導正常的休閒活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唐朝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云:「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道盡了文人的千古寂寞,就如李白所云:「古來聖賢皆寂寞」。然而寂寞似乎不盡是文學家、藝術家、學術研究者的專利,由於近代社會結構變遷,快速的生活步調及來自工作的競爭與壓力,致使挫折橫生、人際疏離,使每一個人感受到寂寞的如影隨形,大歎「相識滿天下,知心無幾人。」

  而就以生命的避風港─家來說,對孩子它本是溫馨、可以傾訴心聲的心靈補給站,然而今日的父母忙於工作應酬,青少年們自己又因重重升學壓力,不得不參加課外補習。因之,一家人團聚述說個人當日見聞之場面,亦不多見, 家庭生活也因此愈來愈寂寞了。另一方面, 按照Erikson的人生八大發展任務來說,青年期更是處於統整對角色混亂和親密對孤獨的階段,當統整形成,個體就開始與他人建立某種承諾關係;如果這種親密關係沒有建立,就會寂寞和孤獨。Konopka(1916)也指出雖然青年努力求取獨立,但他們對依賴的需求依然存在,然而這點卻完全被忽視。青年因感到不被保護,又無法在有力的成人世界中結交到朋友,因而感到寂寞和失望(引自Williams, 1983),難怪連他們自己也會有「寂寞的十七歲」、「迷失的一代」之喟歎。

  害羞被歸類為寂寞的心理因素之一,雖然害羞的人不一定寂寞,寂寞的人也未必害羞,可是有些寂寞的人卻承認他們常常因為害羞而不敢開口與人交談,因而就越來越寂寞。因此,害羞有必要拿出來與寂寞共同探討,了解其相關情形。

  以往的研究中,有從年齡、性別上探討在寂寞上的差異,唯均無定論,國內有需要做進一步的探討,而且筆者更想知道,來自不同的家庭社經地位、以及不同的出生排序在寂寞與害羞上的感受是否也有所不同?青年人在寂寞傾訴的對象以何人居多?其排遣寂寞的方法有那些?都值得我們教學單位進一步探討與瞭解,以做為學校採行教學與輔導上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節列出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寂寞與害羞的涵義、成因及其相關研究。

二、比較高中生不同的年級、性別、家庭社經地與出生排序在害羞與寂寞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三、探討害羞與寂寞的相關情形,以及害羞對寂寞的預測值有多少。

四、瞭解高中生寂寞的傾訴對象、愉快的分享對象,以何人居多?排遣寂寞的方法,又以何種方式為最?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使用的一些重要變項或概念,先採用概念性定義界定,再以操作性定義界定,以使這些概念有更明確清楚的意義:

(一)高中生:

指目前就讀於國內公私立高級中學之學生,本研究所指為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高一至高三隨機共抽取之261名學生而言。

(二)寂寞:

指個體知覺其人際關係之不足,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本研究所指的寂寞為受試在「高中生寂寞與害羞量表」第二部份「寂寞量表」中所得之分數,其中包括親子寂寞和同儕寂寞兩種分數而言。

(三)害羞:

指個人在人際情境中產生焦慮、緊張及沈重負擔的主體經驗,是緘默、逃避或在別人面前自我抑制的行為型態,亦是一種主觀的社會焦慮狀態及引發外在抑制、逃避等的行為傾向。本研究所指的害羞為受試在「高中生寂寞與害羞量表」第三部份「害羞量表」中所得分數而言。

 (四)家庭社經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 SES):

本研究係採用Hollingshed的二因素社經指數探求法,家長學歷(分為五等級)×4+職業等級(分為五等級)×7,求得社經指數,凡11~25為低社經地位,26~40為中社經地位,44~55為高社經地位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寂寞的涵義、分類與原因

一、寂寞的涵義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寂寞」是一項新興的研究領域,且在最近幾年中,一直受到行為科學家們的關注(Hojat, 1982)。由於專門研究「寂寞」的學者們,對寂寞的分類不同,學者對寂寞的定義,人言人殊,不過,大致上有以下三個共同的觀點:寂寞源自個人社會關係的不足;寂寞是一個主觀的經驗,它和客觀的社會孤立(social isolation)不同;寂寞是不愉快且惱人的經驗。寂寞的概念之所以如此分歧,是由於學者對它的研究,著眼點不同,以下根據各人所強調的觀點,將寂寞的定義分為三大類分別敘述(引自Peplau & Perlman, 1982):

  第一類,強調人類天生對親密的需求(need for intimacy)例如:

  Sullivan(1953)認為寂寞是一個令人不快且具有驅迫性的經驗,它和不當地排除人際親密的需求有關。

  Weiss(1973)認為寂寞並非源於孤單(alone),而是由於缺乏某些特定的人際關係所產生的反應。

第二類,強調人們對其社會關係的知覺和評價的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例如:

  Sadler和Johnson(1980)認為寂寞是當個人意識到自我世界的關係網絡破裂時,所經歷的一種全然深刻的感覺。

  Perlman和Peplau(1981)認為寂寞是當個人重要的社會關係網不足時(無論質的或量的),所產生的不愉快經驗。

  Lopata(1969)認為寂寞是當個人所期望的互動水準異於目前所擁有的時,所產生的一種情緒。

  Flanders(1976)認為寂寞是一個適應性的回饋機置,它將個體從目前人際接觸量不足所造成的緊張狀態,帶到一個比較理想的人際接觸狀態。

  Gordon(1976)認為寂寞是由於缺乏某些人際接觸而產生的被剝奪感,即失去某人的感覺。進一步說,它是所期待的人際關係缺少時,所產生的被剝奪感。

  Sermat(1978)認為寂寞是源自個人所擁有的和所期待的人際關係之差異。

  第三類,強調社會增強(social reinforcement)的不足,例如:

  Young 認為寂寞是缺乏或知覺缺乏令人滿意的社會關係,所生的心理困擾,它多少是由於缺乏重要的社會增強所產生的反應。

  上述三類定義,第一類以需求的方法(needs approach)界定寂寞,強調它的情感面;第二和第三類則以認知的方法(cognitive approach)界定寂寞,強調對社會關係的知覺和評價。

  綜合上述各學者對寂寞概念的界定,可將寂寞的涵義界定為:個體知覺其人際關係之不足,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

二、寂寞的分類

(一)Weiss的寂寞類型學

  Weiss從關係的缺乏(relational deficit)之觀點,將寂寞分為兩類(引自De Jong-Gierveld & Raadschelders, 1982):

  1.情緒孤立的寂寞(loneliness of emotional isolation):這是由於缺乏親密的情緒依戀而形成,經歷這類寂寞的人很容易有全然孤單的感覺,而不管他是否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友誼。這類寂寞的主要症狀是空虛、焦慮和孤獨。

  2.社會孤立的寂寞(loneliness of social isolation):這是由於缺乏社會關係網絡以分享共同的興趣和活動而形成。這類寂寞的主要症狀是感覺厭煩或沒有目標。

(二)Young的分類

  Young和他的同事從持續的長短將寂寞分為三類(引自De Jong-Gi-erveld & Raadschelders, 1982):

  1.慢性的寂寞(chronic loneliness):由於個體無法發展滿意的社會關係,寂寞乃經年累月不斷地擴展。

  2.情境的寂寞(situational loneliness):隨著生活中的重大變故而產生,例如:喪偶和離婚,經過短暫的苦惱之後,情境寂寞者就能接受這些失落而不再寂寞。

  3.過渡的寂寞(Transient loneliness):這是最普遍的寂寞形式,它就是一陣短暫的寂寞。

(三)吳靜吉(民77)將寂寞分為四類:

  1.存在性的寂寞:人之所以為人,本身就有克服不了的寂寞。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單槍匹馬的來到這個世界,而又形單影隻的離開這個世界。「生」未必是照個人的意願,而「死」亦非個人所能控制;存在與否,非人力所能克服,這就是存在性的寂寞。

  2.創造性的寂寞:人一方面必須學會跟自己相處,因為在和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在現代的社會中,才不會陷進「群眾中的寂寞」而迷失了自己。然則天底下卻有一種人視擁抱寂寞為當然,那便是一些藝術工作者,他們在單調、寂寞、孤獨中、省視自己、歷煉自己、烘焙自己、在苦鬥中,為展現自己的成果,品嘗別人之所不能或不願,這就是創造性的寂寞。另外一種創造性的寂寞是屬於前瞻性的寂寞,所謂「曲高和寡」、「高度不勝寒」便是,這就是為什麼李白會說:「古來聖賢皆寂寞」的原因。

  3.社會性的寂寞: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雖然形單影隻的來到這個世界,但在社會上都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網,而構成了個人的社會關係。當個人生病、失意時、這些社會網就會發揮功用,適時地給予支持和安慰,一旦失去這個社會網,個人就會感到寂寞,這種社會寂寞,包括缺乏親密的關係,以及空虛迷惘和被拋棄的感受。

  4.情緒性的寂寞:這種寂寞是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一方面缺乏快樂,情愛等良性的情緒,另外一方面卻出現害怕,迷惘等負面的情緒。這種人有時會讓別人根本無法了解他,但有時他又會感嘆自己雖然是「相識滿天下」,卻又「知心無一人」。

  歸納上述學者對寂寞之分類,可將寂寞分為兩大類:情境的寂寞:這是一種短暫、偶發的情緒,大多是由情境因素所造成。特質性的寂寞:這是一種長期,持續的情緒狀態,它是由個體的人格特質所造成。

三、寂寞的原因

  人為什麼會寂寞?由上述寂寞的種類,吾人或可略知寂寞的原因。茲再分別就心理的因素和社會的因素,進一步加以探討。

(一)心理因素:

  人在心理上會產生寂寞的感覺,不外乎下列八項原因(吳靜吉,民75):

  1.失去親密的人:當一個人失去親密的人(例如父母、丈夫、妻子、兒女)時,由於情緒上頓失依戀,因而會產生寂寞感。

  2.環境中缺少支持力量:個人在環境中,沒有人給與適當的鼓勵與支持時,就會感到寂寞。

  3.角色的衝突:人生每一個階段的過渡時期,都會面臨危機,如果因為個人內心的矛盾和衝突,不能一一克服這些危機時,我們就會感到特別寂寞。

  4.相識滿天下,知心無一人:當個人在許多認識的朋友中,找不到知心的人時,會覺得寂寞。

  5.自以為是,操弄別人:由於太過「自以為是」的表現自己,這種人會令人退避三舍,難以交到真正的朋友,因此,會變得很寂寞。

  6.缺乏自我坦露:對自我的真實感受不願表露給別人知道,因為他找不到可以訴求的對象,認為沒有一個人值得信任,有許多話卻不曉得該對誰講,所以,他越來越感寂寞。

  7.缺乏社會技能:社會技能包括如何與人交談,如何跟別人道別,如何持續兩個人之間的對談等等。當一個人不懂得怎樣和別人溝通時,就會有孤單寂寞的感覺。

  8.害羞:雖然害羞的人不一定寂寞,寂寞的人也未必害羞,可是有些寂寞的人卻承認他們常常因為害羞而不敢開口與人交談,於是他們就越來越寂寞。

(二)社會因素:

  引起寂寞的社會因素,約有下列五項(吳靜吉,民75):

  1.變遷的社會價值之改變:在變遷的社會中,我們一方面希望能夠結交幾位知己的好友,在人生的旅途上互相提攜,互相體諒,但另一方面,我們卻希望能保有個人的穩私權。在二十世紀的充滿競爭社會裏,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表現自己,展露自己的才華;相對的,也有更多的機會暴露自己的缺點。因此,我們既害怕別人洞悉我們的缺點,而心中忍不住又想問:「別人是否跟我一樣有這些缺點?」這便是現代人的矛盾,現代人常常因為擁有兩種不同的,有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價值觀,而不知首該如何是好?也因而帶來了後遺症-寂寞。

  2.家庭生活的變遷:所謂家庭生活的變遷,應該包括家庭生活方式的變遷和家庭生活結構的變遷。由於購物習慣和家庭結構的改變,我們再也找不到可以聯天談話的對象,我們是比以前寂寞了許多。

  3.家庭裏物質生活的改變:由於社會變遷,父母均外出工作,而子女又因重重的升學壓力,不得不參加課外補習。因之,一家人團聚述說個人當日見聞之場面,已不多見;家庭生活,是越來越感寂寞了。

  4.組織的擴大:學校規模的日益膨脹,學校人數的增多,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感寂寞了。

  5.建築的設計:目前普遍流行的「公寓」,不僅隔離了人們的軀體,同時也封閉了人們的心靈。一方面家家戶戶大門緊瑣,另方面鄰居相見不相識,形成「熟識的陌生人」,此種建築的設計,讓人越來越寂寞。

第二節 青年人之寂寞及其相關研究

一、青年人之寂寞

  Sullivan(1953)認為在每個人的發展史中,寂寞是一個令人非常不愉快且具有驅迫性的經驗,它與人類對親密的需求有關。有人把青年期之寂寞解釋為青年經歷統整危機(identity crisis)之結果,這種觀點是基於Erikson所說的人生有八大發展任務。

  青年是處於統整對角色混亂和親密對孤獨的階段。Erikson 認為當統整形成之後,個體就開始與他人建立某種承諾關係,如果這時親密關係沒有建立,就會造成寂寞和孤獨(引自Williams, 1983)。

  Konopka(1916)指出,在個人發展階段中最脆弱的階段乃是必須依賴他人的嬰兒期和兒童期,以及生理功能逐漸衰退的老年期。然而,青年的問題卻是最棘手的,因為依據法律規定青年期是不再可以依賴的階段,雖然青年努力求取獨立,但是他們對依賴的需求依然存在,然而這點卻完全被忽視。結果,青年因為感到不被保護,以及無法在有力的成人世界中結交到朋友而感到寂寞和失望(引自Williams, 1983)。

  社會學習論指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而來,是社會狀況和心理原則所共同形成。Rotter(1964)認為人們以所習得的行為去反應,會致他們在既定的情境中更大的滿足。習得的行為之再發生,是基於個人期待能導致一個特定的目標或得到滿足。如果他人的友誼是滿足的來源,人們就會去追求友誼,對友誼的需求若無法獲得滿足,就會產生寂寞(引自Williams, 1983)。

  多位學者認為社會狀況是造成青年問題及其併發的寂寞感之主要因素,Gordon(1976)認為影響青年寂寞之社會狀況包括(引自Williams,1983):

  1.父母離婚,親職角色的混亂,高移動率等,都使得青年與雙視,長輩及同儕間的親密關係不易建立。

  2.「我管我的事、你做你的事」,這種個人主義的倫理也呈現在婚姻和各種人際關係中,因此造成人與人間更此疏離。

  3.社會價值的迅速變遷,使得為人父母者對他們的角色責任、婚姻制度、忠貞等產生疑問。

  4.青年和其父母都感覺孤獨和空虛,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讓同儕分擔他們的寂寞。

  5.除家人之外,青年從長輩獲得的建議非常有限。

  6.學校、心理診療機構的功能變得非常複雜,因此,青年的寂寞問題就被忽視了。

  總之,影響青年寂寞因素包括認知、生理成長和心理發展三個方面,而情境對發展的阻礙促成了寂寞。

二、寂寞的相關研究

(一)年齡

  兒童期和青春期間,由於親子關係的演變,因之,親子間的寂寞亦應隨著年齡而有所不同。Marcoen & Brumagne(1985)以比利時的五年級、七年級、九年級的學生(年齡約為10~15歲)為研究對象,發現七年級的學生(相當於我國的國一學生)較少提及親子間的寂寞;惟就年齡因素以觀,該等研究發現:親子間的寂寞並不隨著年齡之不同而有差異。

  至於同儕間的寂寞,由於同儕關係的改變,使某些人會隨著年齡而更換朋友,因之, 同儕間的寂寞亦隨著年齡之不同而有差異。 惟根據Marcone & Brumagne(1985)的研究發現:同儕間的寂寞沒有年齡的差異。國內陳密桃(民76)以兒童和青少年為樣本,發現年齡之間在親子與同儕寂寞均有顯著的差異存在,尤其均以十歲組的學生最為感受到寂寞。

(二)性別

  與男孩子相比,女孩子在她們努力脫離父母和要求獨立方面,與父母的衝突較少(Conger, 1973)。從兒童期起,她們就頗為依賴父母,而父母也常鼓勵她們如此做,因此,女孩子比男孩子較少感到親子間的寂寞。Marcoen & Brumagne(1985)的研究,發現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感到親子間的寂寞(分別是9.04;8.09。p<.01)。其原因可能由於:男孩子從雙親方面可能獲得較少的注意和愛,或者是他們可能被要求更多,或者是他們可能不具有適當的能力去使他們的期望被父母知道,它同時可能是性別角色標準,引起父母親覺察女兒在壓力的情境中,需要給予更多的安慰和支持,或者是情緒的需求,兒子比女兒更少被接受。就大多數的男孩子而言,他們是較常被鼓勵主動的與壓力情境對抗。因此,他們在決定性的時刻,是孤單的;而在這種時刻,情緒支持的缺乏,是寂寞的主要原因(Marcoen & Brumagne, 1985)。

  根據Marcoen & Brumagne(1985)的研究,發現同儕間的寂寞沒有性別的差異。根據Ostrov & Offer(1978)的研究發現:16歲以下的同儕團體中,自陳的寂寞感是很普遍的,因之同儕間的寂寞,並無顯著的性別差異。

  Medora & Woodward(1986)以自編的寂寞量表測量大學生的寂寞程度,結果發現男女之寂寞程度有顯著差異,且女性比男性寂寞。另外,多位學者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Goadbach, 1976; Medora, 1983; Otto,1973; Seevers, 1972; Woodward, 1971)(引自Modora, & Woodward,1986)。Medora和Woodward推測女性在寂寞量表上得分較高的原因,可能是女性對自己的感覺比較清楚,也比較容易接受寂寞的感覺,男性比較不能接受這種感覺,因為大多數的西方社會認為,男性應該能獨自處理他們的感情而不宜把它表達出來。

  Schultz & Moore(1986)以大學生為受試,發現男生在寂寞自陳量表(self-reported loneliness)上的得分高於女生。Russell等人(1980)以大學生為受試,發現在修訂過的UCLA寂寞量表上,男生的分數顯著高於女生。此外,其他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Moore, Schultz & Elle-berg, 1982; Solano, 1980)。(引自Schultz & Moore, 1986)。

  Jones, Freeman & Gooswick(1981)以未婚的大學生為受試,發現男女生在UCLA寂寞量表上的得分沒有顯著差異。Russell, Peplau & Ferguson(1978)以大學生為受試,發現男女生在UCLA量表上的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另外,其他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Berg & Peplau, 1982; Cheek & Busch, 1981; Maroldo, 1981)(引自Schultz & Moore, 1986)。國內吳靜吉(民77)以「張老師月刊」的讀者、補習班、師專、輔大企管系一年級、普通高中的學生,所作的抽樣調查發現,在UCLA寂寞量表上的得分,男女之間並無顯著差異。陳密桃(民77)以國中生為受試,發現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感到親子之間寂寞。而陳淑敏(民78)以高中生為受試,發現男女生在寂寞的感受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研究,男女在寂寞上是否有顯著差異,並無定論,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三)歸因方式

  Moore & Schultz(1983)以內外控量表為工具,研究內外控取向和寂寞之關係,結果發現,愈寂寞的青年愈呈現外控取向。之後,他們在1986年又以大學生為受試,研究發現男生在UCLA寂寞量表上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男生常將寂寞歸因於人際技巧的失敗,女生則將寂寞歸因於外在或不可控制的環境因素。

Inderbitzen等人(1986)研究青年之寂寞與所知覺的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及穩定性(stability)之相關,他們以自編的青年歸因評估量表(The Adolescent Attribution Scale)為工具,此量表分成人際(interpersonal)情境和非人際(noninterpersonal)情境,每一件事情分別以成功和失敗兩種結果加以敘述,結果顯示,歸因與個體的寂寞有關。就全部受試而言,人際情境的可控制性、穩定性,非人際情境的可控制性都與寂寞有顯著相關。就男生而言,不論人際或非人際情境,寂寞與個人所知覺的不可控制性有顯著相關,而與所知覺的穩定性無關。就女生而言寂寞與所知覺的可控制性無關,與穩定性有關,但其相關未達顯著水準。

  Peplau等人(1979)引用Weiner的成就情境之歸因模式,研究寂寞、憂鬱等親和行為(affiliative behavior)。此歸因模式分為內在性(internality)、穩定性(stability)、控制性(control)三個向度,結果發現,寂寞者常把失敗歸於內在,穩定和不可控制的因素,而把成功歸於外在和不穩定的因素。Schill等人(1980)的研究發現,寂寞因性別和內外控而有交互作用的影響,男性外控者受寂寞的影響較少,男性內控者受寂寞的影響較大。

  Anderson, Horowitz & French(1983)認為寂寞是一種人際的失敗,寂寞者有其應付人際情境的特殊歸因方法,因此,不宜將Weiner的成就情境歸因模式應用於寂寞的研究上。Anderson以自編的歸因方式評估測驗(The Attributional Style Assessment Test)研究寂寞者和憂鬱症者的歸因方式。結果發現,寂寞與人際失敗的技巧(strategy)、努力二因素有顯著的負相關,與能力、特質(trait)二因素有顯著的正相關;與人際成功的外在環境因素有顯著的正相關;與非人際失敗的能力因素有顯著正相關,與技巧因素有顯著負相關;與非人際成功的外在環境因素有顯著的正相關。此外,他又發現,寂寞者常作能力和特質歸因,且具有較低的動機,對成功的期待也較低。

  Anderson & Arnoult(1985)探究憂鬱,寂寞和害羞的歸因模式,他們二人以多元迴歸分析的結果發現,人際失敗的控制和制握向度,人際成功的控制向度及非人際成功的控制向度,都與寂寞有顯著相關,概括度、穩定度則與寂寞無關。

Bragg(1979)研究發現比較寂寞的大學生中,具有嚴重的憂鬱傾向者,都把寂寞歸於外表,人格特質,害怕被拒絕等因素(Peplau & Perlman, 1982)。

  Cutrona(1982)研究歸因和寂寞的持續程度(The persistence of loneliness)之相關,結果發現持續性寂寞者,常作內在歸因,而且特別強調個人的人格、害羞、被拒絕的恐懼和不知如何結交新朋友等因素(Peplau & Perlman, 1982)。

  Michela, Peplau & Weeks(1981)的研究發現,個體如果認為寂寞是由本身或情境中無法改變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會比較悲觀和絕望。

  由上述文獻中可看出,學者所用以研究歸因與寂寞的關係之歸因模式大不相同,所得的研究結果也頗不一致,不過大致支持內在和不可控制因素和寂寞之相關。

(四)班級團體中的人際關係

  兒童和青少年在班級團體中,受同儕歡迎的程度,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寂寞。Brennan & Auslander(1982)的研究發現:寂寞與不受歡迎感有關。Asher, Hymel & Renshaw(1984)的研究發現:不受歡迎的兒童顯著的比受歡迎的兒童更感寂寞。Asher & Wheeler(1985)將不受歡迎兒童區分為「被拒絕的兒童」(rejected children)和「被忽視的兒童」(neglected children)兩類;前者在班級中,不但缺少很多朋友,而且同儕們也很討厭他,而後者則在班級中,缺少很多朋友,但不被同儕們所討厭。Asher & Wheller 以三年級到六年級的二百個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被拒絕的兒童是最寂寞的一群。

  由上述的一些研究,可知兒童和青少年在班級團體中的人際關係,影響他們的寂寞感。

(五)班級團體中的社會地位

  寂寞與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的關係,在最近的一些研究中被驗證過。每一位兒童和青少年在班級團體中,都有一個明確的地位--當他的同學悲傷或不愉快時,作為慰藉者(comforter),當他的同學高興或愉快時,作為共享喜樂者。如果許多同學認為兒童和青少年是一個慰藉人物(comfort figure)或共享人物,則這個地位將會重要些;如果只有少數或沒有同學認為他(她)是如此,則這種地位就不重要了。因此,第一慰藉人物和第一共享人物的選擇,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寂寞。

  Marcoen & Brumagne(1985)將第一慰藉人物區分為母親、父母、雙親和朋友等四類。研究結果發現:選擇不同的第一慰藉人物之兒童和青少年,其親子間寂寞的差異,達.001的顯著水準,其中以雙親作為第一慰藉人物者,較無親子間的寂寞感,而選擇朋友作為第一慰藉人物者,則最有親子間的寂寞感。該研究同時發現:性別與慰藉人物者,則最有親子間的寂寞感。該研究同時發現:性別與慰藉人物的交互作用達 .05的顯著水準,其中選擇雙親作為第一慰藉人物者,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感到同儕寂寞;而選擇父親作為第一慰藉人物者,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感到同儕寂寞。

  吾人或可推知,當兒童和青少年以雙親(或至少其中之一)作為他們安慰的第一個來源時,必定是感到依附他們。因此,在親子關係中,他們沒有理由感到寂寞。另一方面,兒童期和青春期間,對父母依戀的關係,遭遇到一個轉變。在青春期時,自然而然的增加與父母的疏遠,此時,同儕變得更重要。基本上,學生尋求安慰,是在同儕和朋友的社會情境中,因之,未必會有同儕間的寂寞產生。

  同理,吾人或可類推,兒童和青少年選擇不同的第一共享人物,其寂寞亦將因之而有所不同。共享人物的功能之一,是當一個人高興或愉快時,能與之共享歡樂。當兒童和青少年以雙親(或至少其中之一)作為他們共享歡樂的第一個對象時,必定是將之視為親密的人,且感到依戀他們,因此,沒有理由感到親子間的寂寞。而當兒童和青少年以同學或朋友作為他們的共享人物時,必定是與父母的親密關係疏淡,必然感到親子間的寂寞,然而,同儕間的寂寞則未必會產生。這是理論上的推論,事實是否如此,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陳密桃(民76)在對青少年與兒童的研究結果發現以「同學朋友」為第一慰藉人物者較少感到同儕與親子之寂寞;而選擇「父親」為第一慰藉人物者,最有親子與同儕寂寞感。其研究中之共享人物亦以選擇「同學朋友」者較少感受到親子與同儕寂寞,其研究結果,顯然與上述不一定全符合。

(六)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是影響個體行為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社會裏,一般人均認為男人的行為,舉止要像個男人,女人的行為,舉止要像個女人。一個人的性別角色如與其生理性別不符合,將會受到社會有形與無形的壓力。因之,性別角色與生理性別是否吻合是影響個人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重要因素。Bem(1974, 1975)在幾篇文章中對這說法提出質疑,她認為在一個複雜多變的社會裏,個體如果執著於某一特定的性別角色,已不是具有高度男性特質的男性化角色或高度女性化特質的女性角色,而是在心理上兼具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的兩性化角色(psychologicalandrogyny)。根據Bem的理論,兩性化者由於較少傳統性別角色的拘束,其行為較有彈性,較能隨情境的需要,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故其社會技能較佳,適應較好。因此,兩性化者,應較少感到寂寞。

Avery(1982)以225位初級和高級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施以Bem的性別角色量表和UCLA的寂寞量表,結果發現兩性化者(the androgynous)顯著的比男性化者(the masculine)、女性化者(the feminine)和未分化者(the undifferentiated)較少寂寞。同時發現性別角色在寂寞上的影響力,男性遠比女性大些。由此可知,青少年的寂寞與其性別角色有關。

綜合本節文獻所得,不同的性別與年齡在寂寞的感受上尚無定論,而研究者發現亦尚未有人探討來自不同的家庭社經地位與出生排序的孩子其感受寂寞是否也有差異,於是激起了研究者以高中生為對象,加以研究探討的興趣。

第三節 害羞的涵義、分類與原因

一、害羞的涵義

  害羞是什麼?許多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觀點來描述害羞,根據Leary(1986)的整理分類,各學者定義害羞的方式不外下列三種:(一)把害羞視為一種主體經驗(a subjective experience);(二)把害羞視為一種行為型態(a behavioral perspective);(三)把害羞視為一種心理症狀(a psychological syndrome)(Watson, 1987)。

(一)害羞是一種主體經驗

  害羞是指個人在人際情境中產生焦慮、緊張及沈重負擔的主體經驗(Buss, 1980; Zimbardo, 1977; Leary, 1986)。例如Zimbardo將害羞釋義為:一種極端關心別人對自己看法的心理狀態,此種心理使個體無法適當的參加社會交往,且在人際互動中會感到焦慮、苦惱與沈重負擔(金磊,民76)。從這個觀點來看,Leary認為害羞便是社會焦慮(socialanxiety)的一種特殊型式(歐淑芬,民79)。

(二)害羞是一套行為型態

  害羞意指緘默、逃避或在別人面前自我抑制的行為型態(Cheek & Buss, 1981; Pilkonis, 1977; Philips, 1981)。例如Pilkonis(1977)定義害羞為應對能力的缺乏與避免社交的傾向,特別是拙於交談、眼神接觸、做表情姿態或微笑(Watson, 1987)。Leary(1986)認為若從行為的觀點來看,以沈默、逃避等名詞代替害羞,其意義將更為明確。

(三)害羞是一種心理症狀

  害羞並含主觀的社會焦慮狀態及引發外在抑制、逃避等行為的傾向。如Leary(1986)解釋害羞是:因人際評價導致的社會焦慮與人際抑制,以致於產生情感與行為的症狀。

二、害羞的分類

  若單純的從程度來分,害羞可分為三種:(一)未習得與人應對的社會技巧者;(二)已經學會,但是因為焦慮而無法實行者;(三)已經學會,也能實行之,但是仍然自覺害羞者(黎亮吟等,民79)。另外,Buss(1986)則依起因及反應的不同,將害羞分為害怕性害羞(fearful shyness)及自我意識性害羞(self-conscious shyness)。茲說明如下:

  (一)害怕性害羞:亦稱為陌生人焦慮(stranger anxiety)。開始於一歲到一歲半之間,嬰兒面對陌生的情境或不熟悉的人時會產生。此種害羞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逐漸減弱的趨勢。

  (二)自我意識性害羞:這種性質的害羞則開始於有社會我(social self)的知覺後,因知覺自我的獨特,與眾不同、感覺受人評價,或自覺處於劣勢時產生(歐淑芬,民79)。

三、害羞的原因

  造成害羞的原因有那些呢?林正文(民79)將原因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身心因素,包括遺傳、身體殘障(或缺陷)、缺乏安全感等;第二類是家庭因素,包括過度處罰、不當偏見、父母示範及孕母身心壓力等;第三類則為學習因素,即受到增強與自我標籤的結果。

  Zimbardo指出害羞的原因包括遺傳、缺乏社會經驗、童年經驗、自慚(缺乏自信)、特殊青境或對象的刺激(金磊,民76)。

  吳靜吉(民74)與歐淑芬(民79)則單純由個人認知的角度、分析害羞的原因有八,包括:缺乏自信、在乎別人負面的評價、害怕被別人拒絕、缺乏具體的社會技能、喜歡獨處、缺乏社交興趣、害怕與人親密及對個人缺憾的敏感等。

  綜合言之,造成害羞的因素大致包括下列四項:(一)遺傳;(二)缺乏自信,因缺陷或與別人有異而造成;(三)缺乏社會技巧;增強的結果,因父母示範、過度處罰、自我標籤、失敗經驗或社會風氣所造成。

  另外,引起害羞的感受也往往與特殊的情境或對象有關。歐淑芬(民79)指出最容易引起大學生害羞的對象是權威人士,其次是一對一面對異性、陌生人或其他。而引起害羞的情境則是「情境對個人不利時」、「在大團體中成為焦點時」、「被評審或與別人比較時」與其他。

第四節 害羞者的特質及其相關研究

一、害羞者的特質

  有關害羞的特徵,可分別從生理反應、認知傾向、情緒反應及行為反應等方面來分析。不過,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害羞行為的反應在各國之間仍有差異,並非全然相同。

(一)害羞的生理反應

  害羞的人受到刺激時,可能激起的身體變化包括心跳加速、臉紅、反胃、脈博加快、顫抖、冒汗、口乾等等,但並非每個害2羞的人都有這些現象(Zimbardo, 1977; Fatis, 1983; McEwan & Denvins, 1983;吳靜吉,民74)。

(二)害羞的認知傾向

  許文明(民78)綜合學者們的研究發現,害羞的人在認知方面的特質有低自我尊重,傾向負面的自我陳述,並且過分擔憂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高度的罪疚感,較不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認知型態傾向侷限的認知控制(constricted cognitive control),對社交的苦惱傾向於自我保護、內在、穩定的歸因。

  吳靜吉(民74)曾研究台灣商學院的學生害羞時的內心感受與與想法,57%的人「想到別人正在評估我」;Zimbardo研究美國大學生,則85%的人認「自我意識很強」,67%的人想到「如何整飭自己」,63%的人「在乎別人的評估」,59%的人「對自己有消極的想法」(吳靜吉,民74)。

(三)害羞的情緒反應

  害羞的人在情緒方面容易顯得憂鬱、焦慮、寂寞、疏離感、敵意、恐懼、敏感,膽小與侷促不安(Traub, 1983; Maroldo, 1981; 金磊,民76)。

(四)害羞的行為反應

  害羞的人會顯現的行為中,台灣商學院的學生以「不能接觸別人眼睛」最多,其次是沈默、逃避、語無倫次、音量變小等等,但美國大學生反應最多的則是沈默,其他反應則與台灣的研究結果類似(吳靜吉,民74;Zimbardo, 1977)。綜言之,害羞的人較少眼神接觸、較少說話、回答也較簡短(Begnal, 1985)、較沈默、也較不願打破沈默、與人交談時保持的距離較遠,較不自我肯定、較不放鬆、較缺乏吸引力(Pilk-onis,1977)、退縮、較少表現攻擊行為(Stott, 1984)、社會網路較小、較不易得社會支持、較少參與校園活動、朋友較少(Jones & Garpenter, 1986)。

  Zimbardo(1977)描述教室中害羞學生的特質如下:較不喜歡主動發言或參與,講話速度較慢,與老師較少互動,平常多安於自己的座位上而較少四處走動,傾向服從,很少被派重任,也較少社會支持。由於他們不善於尋求幫助,因此成就表現經常是低於其原本能力之所及。他們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只要發現有人在觀察他,其表現往往會不盡理想(Brophy, 19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