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性感愛慾之腦科學解析及其對教學活動之影響



高毓坤



摘要

愛是眾所肯定的高尚價值,其展現型態隨時代而有所轉變,當前社會潮流下,愛的展現型態幾乎被性所取代,這也象徵了愛在現代社會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於愛的研究取徑繁多,其中哲學、心理學與自然科學研究均導向內在決定性關鍵因素之揭露,且共同認可大腦在發展過程中扮演著主要角色。透過性感愛慾的內涵分析,以及大腦演化歷程的檢視,發現兩者之間存在互通詮釋的可能,此外,利用大腦的「演算法則」加以解析人類情愛,更能體現出自然科學視角下生物機體運作模式之普遍性。傳統教學研究未嘗彰顯腦科學以及性感愛慾看似極端地兩典範如何可能融會運用於教學情境中,本文試圖透過合併的理論觀點建構教學意義與實踐建議。



關鍵字:愛、性、性感愛慾、腦科學、教學













































性感愛慾之腦科學解析及其對教學活動之影響



Antigone:人是為愛而生,不是為懲罰而生。

~Sophocles



壹.性感愛慾之腦科學研究的必要性

一. 愛如今成為他自身的問題

千百年來,人們從未停止關於「愛」的探討,雖然研究愛的各個學科均難以提出一套整全地解釋說明,但是人對於愛的相息熟悉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即令未能精確地描述愛的定義與特質,這個字眼及其所代表的蘊義通常可勾起廣泛讀者的共鳴;而論及實際經驗層面,愛更是人類生命複雜性的體現,豐富的情感遭遇與各種體會感受,都是使生活世界增添繽紛色彩的要素。在非學術討論範疇中,愛被認定成個體獨特的意念情感,一種近乎直覺式自然而成的存有,也是眾人或多或少擁有的經驗,即使缺乏嚴謹的學術性解釋,愛仍然是人類毫不陌生的實存感受。

愛會對人產生影響,而且是一種正面積極的價值。但丁云:「愛具有轉移太陽和行星的力量」(轉引自Gasset,王貴梅譯,2001),其發揮作用的可能性令人難以想像,當愛發生時那股莫之能禦的勢態、由愛而生的瘋狂行為,在在說明了愛之展現的強度。人類對於愛的認同與讚揚,不僅存在於普通常識裡,還可由古往今來汗牛充棟的文學作品中得到印證[1],他可以是面對現實壓迫時幫助人度過難關的支持,也可以是生命過程中人性光明面的高尚表現。

愛的價值性與重要性無庸置疑,但當代人們對於愛的理解與表現卻由於諸多因素而走向異化。Rollo May認為(彭仁郁譯,1991)在人類的生命歷程中,愛扮演著動力來源、目標信念、支持慰藉、價值基礎以及真誠解答的角色,然而在現代社會局勢下,愛本身卻成為一項問題,原來是解決困難的要素,現在卻淪為亟待處理改善的難題!此現象也意味著文化病態的發展缺陷,甚至透露出社群大眾的集體意識混亂與失調。愛的問題彰顯於人們對於愛的偏頗關注,大量地性研究、性統計與性技術文本之暢行,象徵了愛的本質已遭扭曲,人們只能藉由最低階的人性層次~性來展現愛的形式。

老子云:「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吳怡,1991),依此義理推論,當前性愛相關資訊的流行,正是愛的偏枯與異化、亟待深入研究的證據。



二. 性愛研究與當代社會

性愛(sexual love)是整體愛的形式之一,此種愛的存有狀態與性(sex)息息相關,性慾望(sexual desire)或性衝動(sexual impulse)是此形式愛的重要內涵;相對於利他式(altruistic)的愛或宗教情懷的大愛,性則不是關鍵要素。根據橋爪大三郎的說法(馬黎明譯,2000),日語的「戀」與「欲」意思相同,解釋作「想得到對方」,而愛的狹義解釋(性愛)意即「自身需要他人身體」。以對他人身體之需要來闡述性愛,源於自然界生物繁殖的普遍現象,雌性與雄性動物交配生產孕育後代族系,而受孕與繁殖的過程主要是物種受到「本能」(instinct)的影響所致,本能驅使個體尋求異性則成為性愛的基礎。有別於靈長類智能生物(intelligent primate),其他動物的性行為僅屬於「本能反應」(instinctive reaction),人類擁有克制與修正本能的能力,也因此人的性愛表現型態比其他生物複雜許多,更精確地說,「性愛」中「愛」的成分正是表現於人類針對本能的反抗、調整等「加工」或「變形」的過程。

若依照希臘文的字元義分析,愛存在著三重意義:此即帶有繁殖或創造意涵的「愛慾」(eros)、針對特定對象與條件的「愛」(firos),以及普施無償的「無私之愛」(agape);此外,尚有基於本能肉欲的「性」(sex),和強調同儕情誼、手足關係的「友愛」(philia)(馬黎明譯,2000:9、彭仁郁譯,1991:37)。根據不同的脈絡意義,富有多元特質的整體愛可以形塑出對應的序階或層次。

性愛相關研究隨著社會潮流的轉變已為熱門的焦點議題,此類研究在現今有兩重意義仍然值得關注:首先,誠如Rollo May所批判,性愛資訊的氾濫與充斥反應當代社會心理失調與錯亂;再者,儘管人們誤用性愛研究,性是愛的基本形式仍為無庸置疑的信念。若以瑪斯洛的「需求層次」為例,最底層的是「生理需求」,雖然「愛與隸屬感」是高階需求層次,但愛之中的性則是整個體系的基礎之一;依此而論,性愛的研究在整體愛的範疇中,亦佔有關鍵性的基本地位;且在價值混淆的年代裡,更具深入研究之價值。



三. 性愛的研究取徑

人類關於愛的思想感受與行為表現是一項巧妙而複雜的綜合體,Rollo May認為一個人愛的實際體驗是由「性」、「愛慾」、「友愛」與「無私之愛」四者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彭仁郁譯,1991),比如「亦師亦友」之愛即屬一例。同樣地,若是深入加以解析「性愛」的相關作為,亦將發現其表象之下蘊含多元組成要素,非唯性慾一途。承上所述,愛是靈長類智能生物特有的處遇現象,研究性愛絕不能只單從生物的本能性衝動著眼,更應廣涉其他相關構成要件,諸如人際之間互惠的關懷、利他主義的性情、美感訴求…,以圖釐清性與愛之間的關連,才能針對高度複雜的人類行為感受提出較為完整的說明;職是之故,本文所探討之焦點非本能性慾,而是富有更加深廣含蘊的「性感愛慾」。

性愛的相關研究依照研究者的關注焦點與典範立場而有所不同;將性愛置於社會學理論所進行的探討,主要針對後天環境對於人類習慣傾向、人際關係或定位認同的形塑加以解釋,諸如羞恥感的由來、性別角色、夫妻關係、性開放程度等文化內涵與社會脈絡間的關係,如橋爪大三郎之《性愛論》。歷史方面的研究,主要蒐集史料以建構當時歷史圖像,或根據相關素材申論其時代意義,如之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之《中國古代房內考》。文學則是藉由性愛過程的描繪,鋪陳情境格局引發主人翁特殊遭遇與感受,作為人性深層探討的素材,如薩德(Sade)所著《茱斯蒂娜》(Les Infortunes De La Vertu)。

人類行為表象背後,往往存在更基本的影響因素,瞭解「什麼是真正影響我從事某事或發生某狀態」是探詢真相時常遭遇的問題,同時也是一項關於「因果關係」(causation)或「因果性」(causality)的疑問。各類型的科學研究普遍存在一項內在動機;意即透過各種方法揭露本質、探索實體,揭開事物的神秘面紗,直指關鍵性的決定因素;誠如佛洛依得所言:「蒙昧人與神經正患者在心理生活中,存在某些相同之處」(劭迎生譯,2000),解消令人難以忍受的曖昧狀態,即為科學研究的終極目的。無論是自然科學、唯科學主義(scientism)式的心理學或者帶有決定論(determinism)意味的哲學,在解析人類行為、思想或感受時,均主張一種「前在決定」的說法,彷彿在現實情境中做成決定的是另一個在平時隱而不彰,卻與自我息息相關的存有,而眼前的主體好比影子般是附隨或聽從那隱性因素的下位者;並強調「真正有價值的研究」(科學研究)就是能夠清晰準確地解釋那隱性因素的學問。

十九世紀帶有悲觀論調的哲學家叔本華(A. Schopenhauer)以「意志」(will/volition)充當決定人類行為感受的內在要素;人是被「種族意志」驅使的奴役,種族大我企圖透過個人來延續整體生命,因而巧妙地迷惑人類孜孜不倦地追求慾望的獲得與滿足,人們對外宣稱具有高尚價值的理性能力,其實是可笑的無知!氏謂:「如果石頭有生命,當他被拋持出去的時候,一定會大聲叫道『我是自願飛擲出去的』」,人就像那顆被拋擲的石頭,而理性能力之於意志,就好比地球的「地表與地心」間關係,理性只是那薄薄的一層,隨實有可能被表面下的龐大慾望所湮沒;又好比一個肢體萎縮的殘疾騎在健壯地盲眼者背上一樣,理性的指揮能力堪虞(劉大悲譯,1974)。

在佛洛依得(S. Freud)的理論中,也能明顯地發現類似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說法,洞悉表象的薄弱與決定要素的相對深層。依據「泛性論」的解釋,性是一種無所不在且強烈地本能,性慾與性趨力是引發各項行為的影響要素,即使在人的意識範圍內難以察覺性慾加諸於個體之上的驅動作用,廣大深遠地潛意識則是欲力赤裸展現的地下室,無有透過催眠或夢境解說等心理分析,方能揭露出人類行為背後的潛藏意義與決定性因素。

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是一種「向內深掘」的取向,關注主體內在且龐大的影響因素;自然科學也試圖找出這種內在影響的機制,但通常採取的方法是植基於對於物質的物理或生物/化學解析,以說明構成活動可能的系統要素為何。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Cartesianism)以及達爾文的「演化論」為存有現象的機械論(mechanism)解釋提供主要基礎(Rieber,1980),透過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與運動定運,以及長遠地演化歷程來看,當前人類的心靈或者任何內在影響因素便成為生物機體的生理活動。此外,理論立場不一的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均將人類「大腦」(brain)視為解釋外要表現的重要關鍵,爾來腦科學研究也不斷地證明大腦扮演「內在決定者」的論述,M. S. Gazzaniga認為(洪蘭譯,1999),人的「左腦」存在一功能區域,擔任「解釋者」(interpreter)的角色,在大腦接收環境刺激與訊息,於內部完成處理並做成應對策略之後,相關訊息便透過此「解釋者」進入意識中,形成人對於意識範圍內一切事件的合理解釋,並讓人意會當前情境及所需的可能決策;唯當事人根據所意會的相關訊息而產生後續動作,對於大腦而言其實是早已完成的決策,「解釋者」讓人認為自己是意識主體也是心智的主人,而非大腦活動的實踐者。

總括上述,探尋個人內在決定因素的訴求廣見於哲學、心理學與自然科學研究中,不論是意志、性、本能或者大腦神經生理,都是針對表象之下人類存有本質的探索,而這些研究亦普遍認可性感愛慾扮演的核心角色,甚至將之視為內在決定者本身。



貳.性感愛慾之腦科學解釋

一.性感愛慾之內涵要素

性感愛慾研究在整體愛的脈絡下所扮演的角色與其地位,隨著社會發展與文化演進而有不同,根據Irving Singer的說法,性愛的科學研究是現代社會才備受重視的議題,且幾乎成為當前愛之研究的主角(Singer ,1987)。

關於「性感愛慾」(sexual love)之研究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取向是從生物本能的生理性行為著手,討論性行為的運作過程、親密關係的互動模式以及生理需求的獲取滿足等。其次,人際關係間非利害的「慈愛關懷」(benevolent concern),雖然含括的欲力成分微乎其微,但卻也可能存在於性感愛慾的發展過程中,或為其變相或轉圜。最後,靈長類智人之情愛表現,即使是最單純的性事,也帶有人為做作的成分,這種有別於純粹性慾本能衝動的「愛戀情緒」(amorous emotion),是建構性感愛慾內涵的要素之一。總括而言,依照Irving Singer之研究,性感愛慾理論在當代可能朝向綜合「性慾衝動」(libidinal impulse)、「愛戀情緒」以及「慈愛關懷」三者,以形塑和諧的整全解釋。

(一)性慾衝動(libidinal impulse)

佛洛依得的理論是性愛研究中舉足輕重的環節,他將愛的主體轉換成性,意即以性的本能趨力與滿足來取代愛的實存型態,這是愛的精神價值傳統研究之一大轉向。此外,藉由心理分析所進行的人類本能與病態壓抑揭露活動,不單單在讀者迴響方面造成廣大共鳴,甚至主導了二十世紀以後的心理學發展,也因此氏的泛性論即令在學理上飽受批評甚至推翻否定,也未能蓋壓其影響力。一般所謂的愛,不論在思想、感受、行動各個層面,若經由心理分析與大腦活動觀點加以檢視,將發現在表面的意識層面下,存在著敏感磅礡的生物能量,以及各種刺激歷程夠做而來的興奮痕跡。

根據佛洛依得的說法,一切表象充其量不過是生物本能展現的各種轉化型態,本我(id)居於大腦潛意識的底層,彷彿無時不刻不想衝脫自我(ego)的拘束,依照「快樂原則」彰顯存在。這種內在動力的發展現象,其是就是力比多(libido)的寫照。

(二)愛戀情緒(amorous emotion)

性感愛慾研究中,強調廣義性關係中的「人為成分」者,著眼於人際關係中關於特定對象與特定條件、情境交互作用形成的特殊性情傾向;有別於將愛視為單純性慾本能,智能生物的性愛是更加複雜、蘊含豐富的存有,而後天環境與成長歷程是決定性愛存有型態的重要因素,人類並非先天既定或本能論視野下的被動負載體,一場羅曼蒂克的戀情雖然與單純性事有重疊的要素,其間的差異卻更加值得重視。

Irving Singer將上述重視人文含蘊的性愛型態稱為「愛戀情緒」(amorous emotion)[2],而與性慾望或性衝動釐然有別,愛戀情緒著眼於特定對象「非性器官部分」,且會締造興趣特質(interests in attribute)使當事者從事某些活動,添增互動關係之美感。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愛戀情緒」反對將性愛流於本能論式的歸因,卻依舊肯定性慾在愛戀情緒的氛圍過程中之重要性;「愛戀情緒」並非如同宗教大愛般超脫個人私我範疇、不求利益回饋,他的本質仍是積極又自我中心的(Singer ,1987 :370-375)。

(三)慈愛關懷(benevolent concern)

「慈愛關懷」的特色在於以「利他主義」(altruism)來展現愛的型態,意即超越自我中心的層次,將愛普遍地傳達予他者而不求報償,是愛的基本形式之變化昇華。在哲學上「利他主義」意謂對他人無私的關懷,對他者非利益導向的關注行動;可蓋分為「徹底的利他主義」(complete altruism)與「互惠的利他主義」(reciprocal altruism)兩類,前者強調無底線地的自我犧牲奉獻,旨為他人著想的基本立場,後者主要目的在於成就彼此合作的互惠關係(Pojman ,2002 :95-99)。

「慈愛關懷」在愛層次上屬於高層位階,超脫自我利益的考量將愛普及於與自身毫無干係的他者,表面上此層次的愛是與性愛相去最遠的極端,奇妙的是在性感愛慾的存有過程或現實人際關係中,存在著無私的奉獻、設身處地的關懷甚至不求回報的犧牲等行動,無法被化約為性慾或愛戀的簡單型態。

總括而言,性感愛慾之整體含括了現實行動、思想感受乃至精神意義等多元要素,研究導向若只朝簡單歸因發展,將難以提出圓融的結論。



二.大腦之功能目的與運作策略模式

(一)大腦之功能目的

1. 主要功能目的

大腦(brain)一詞對於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從亞理斯多德(Aristotle)甚至更早之前人類便以對大腦有初步認識。然而大腦對於人類或者任何擁有大腦的生物有什麼用?若以生物演化論的角度來看,凡是經歷長時段演化的結果必定帶有某些重要功能或價值,自然不會容忍生物遲滯不前,通常也不會容許對生命了無意義的機體官能持續演化。大腦對於生物的主要貢獻,以及其存在的核心目的便是「求生存」以其「繁殖」。相關研究的科學家與生物學家賭定地宣稱道:存在於生物頭顱內的大腦,其最終目的只是讓承載者能在環境中順利成長發展(生存),並且完成延續後代的使命(繁殖)(Gazzaniga,1998/1999、Calvin,1996/1997、Lewis,2000/2001)。也就是說,無論是渾噩度日抑或兢兢業業生活模式、亂點鴛鴦或者刻骨銘心兩性關係,對於大腦來說都「只是」達成上述目的之過程而已。

在此必須說明一點,大腦的主要功能與目的其實是一體之兩面。當大腦在執行某項特定生物機體功能時,其實是在設法完成「求生存」與「繁殖」兩大目的的過程,而在目的的導向之下,一切機體功能也都試圖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全始終。當我們在描述大腦的功能時,其實等同於其存在的目的;在說明目的時,其實也就是腦功能的特性展現。

2. 其他功能目的

若人類所有大腦功能都是在朝向順利生存以及延續後代,那要如何解釋「自殺」、「禁欲」等毀滅性或抑制性行為?析論自殺與禁欲等問題,必須涉及廣泛地影響原因與背景,本文不加討論;但毀滅性與抑制性行為通常只發生在人類社會中,如斯現象或許可以充當大腦存在其他功能目的之徵兆;也就是說大腦的功能在傾向主要目的的同時,也不斷地在與所處環境互動著,不斷地在解決當下遭遇的困境,執行對應的任務。而在高度複雜化的人類生活世界中,個人可能面臨的問題早已超出原始社會許多,或許是大腦尚未演化出如此精細困境的策略,因此在個人無法順利執行功能時,會產生毀滅性行為;也或許現代文明直接間接地促使大腦主要目的功能產生蛻變。

截至目前,生物學家與科學家都無法肯定大腦是否存在除了生存與生殖之外的其他主要功能目地,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度、後來發展形成的理性腦,可能與較為原始的生理腦和感性腦產生衝突。此外,在完成生存與生殖這兩項主要目的的道路上,人類的腦還需面對其他對身心有嚴重影響的階段性考驗,而這些要素都可能促成演化論無法圓滿解釋的大腦功能與目的。

(二)三位一體的演化

大腦的基礎構造主要是神經元(neurons)以及膠質細胞()。當外界的訊息或刺激進入大腦之後,不論之前是分子、光波、聲納或任何其他形式,到了大腦都將轉譯為「電脈波」,電脈波的遊走便形成了大腦的活動。神經元的任務便是傳導電脈波,構成大腦運行,使我們產生心智與感官活動(Carter,1998/2002)。

人類有形的、物質性的大腦是演化至今的結果,而演化的進程軌跡明顯地存在於人類的大腦中,此說法在生物學上已獲得普遍地證明與肯任(Calvin,1996/1997、Gazzaniga,1998/1999、Lewis,2000/2001、Stevens,1995/2000)。現代人的大腦與兩萬年前原始人的腦雖在某些細微部分釐然有別,但其實主要構造幾乎雷同;但若將之與百萬年前的哺乳類相比,甚至與更早期的爬蟲類比較,人類的大腦在主要結構上已呈現出明顯的演化差異。

根據演化神經解剖學家Paul Maclean在其著作《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 : role in paleocerebral functions》中指出,人類的大腦包含三部分,分別是「爬蟲類大腦」(reptilian brain)、「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以及「大腦新皮質」(neocortex)。一個正常現代人所擁有的大腦必定包含這三部分,而他目前的大腦最初只是一團與延腦相連的膠質機體(亦即腦幹),後來發展出包圍腦幹的邊緣系統,最後又衍生出覆蓋在邊緣系統上,充滿縐折的皮質,而這「三位一體」的腦正是人類經歷演化至今的暫時性結果,且三者各掌不同司職,對個體生存造成絕對性地影響。

1. 爬蟲類的大腦:腦幹

就目前可知的資料而言,生物在「二疊紀」時演化出「爬蟲類的大腦結構」(proto-reptilian complex),亦即「腦幹」(the brain stem)。此型態的大腦是脊髓的延伸,與延腦相連的神經元。爬蟲類大腦是生命的中樞,掌握著維持生命運行的基本構作,它直接與神經核、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重要維生器官互動,血液循環、心臟跳動、反射動作、營養攝取、…等,都屬爬蟲類大腦所司職。此外,對於驚嚇的感受與警覺中樞也位於此區域,這是當威脅發生時,採取自衛反應的來源。

Maclean認為這套維持生命生存的基礎大腦構造,多半分佈在後腦與中腦,也有少許涉及前腦的地方。魚類與兩棲類生物的大腦屬此類型(Cory,2000)。

2. 哺乳類的大腦:邊緣系統

哺乳類的大腦比爬蟲類多了一層演化結構,亦即在腦幹之上又發展出「邊緣系統」。邊緣系統主要構造是神經元及膠質細胞,其中包含了許多各專司職的部分,計有視丘、下視丘、海馬回、尾狀核、殼核以及杏仁核等。邊緣系統是哺乳類特有的生理構造,也是區別哺乳類與其他物種(如爬蟲類)不同的重要指標。

相較於爬蟲類,哺乳類的特色是「擁有感情」;我們常用「冷血動物」來形容爬蟲類對於生命或親屬的漠不關心,其實並非爬蟲類邪惡冷酷,而是由於他們缺乏邊緣系統,不可能產生「惻隱之心」。舉例而言,一隻蜥蜴可以看著自己的配偶或後代被生吞活剝而無動於衷,但母狗卻可能為了保護小狗不惜犧牲生命(Lewis,2000/2001)。人類的感情、情緒多半源自於邊緣系統的作用,一場羅曼蒂克的戀情是邊緣系統通告體內相關激素分泌並產生效用,人的主要情緒如恐懼、快樂、憤怒以及其他主要情緒所綜合的各種情緒反應,都能夠在邊緣系統找到發源地。

邊緣系統的主要功能比爬蟲類大腦結構更加深化,爬蟲類大腦結構會在特定的時後驅使生物尋找伴侶並完成交配繁殖,但當特殊時段一過則又各自謀生,邊緣系統則彰顯了生物親屬關係的互動。血液恆溫、授乳養育、照料後代、社會性結合…等,均為邊緣系統所掌控(Cory,2000)。

邊緣系統的內部各個構造都存在著與情感息息相關且分別歧異的功能。其中視邱將外來訊息轉譯到大腦各相關區域,下視邱專門調節身外環境與體內適應,海馬回是長期記憶的承載地,負責記錄或提取記憶,杏仁核是負面情緒中樞,憤怒、恐懼與悲哀等情緒皆源自於此,尾狀核則承載了人類長久以來記錄在基因上的本能(Carter,1998/2002)。

3. 新腦:大腦新皮質

大腦皮質像是一張撲在邊緣系統上的厚布,為了能夠容納於人類的頭顱中,只好百般皺疊。腦皮質上的皺紋下陷的叫做腦溝(sulcus),上凸的叫腦迴(gyrus)(Carter,1998/2002)。Maclean稱這最後演化的結果為大腦新皮質(neocortex),所謂「新」指的是演化的先後,同時也象徵了人類與其他物種的不同。

新腦依照位置分佈可劃分為額葉、頂葉、枕葉與顳葉,四區塊又各自包含不同的官能區域(如運動區、視覺區或語言區等)。左右腦大致上相互對稱,但官能區域的分佈卻有出入,此外,左右腦也因各自的專長而各有司職,一般而言,右腦是感性的腦而左腦是理性的腦,而負責連結左右腦的是肖似橋樑的「胼肢體」(corpus callosum)。胼肢體內涵大量纖維束,當某訊息先進入左腦時,便透過胼肢體傳達給右腦,而左右腦各自對於訊息的處理又再透過胼肢體使對方瞭解,一般情況下,大腦做出的決定通常是左右腦交互「溝通」後的共識結論。

皮質並非人類特有的大腦結構,某些演化晚期的哺乳類早已出現皮質,如袋貂、貓、狗、猴子和猩猩,但人類的皮質含量最大,佔大腦比例也較其他動物為甚(Lewis,2000/2001)。人類的理性、抽象思考、意識、意志與語言的存在皆源於皮質活動。其他物種之所以無法創造與人類相媲美的文明,也是由於缺乏活絡地皮質活動,在先天上無法跳脫生存與繁殖的基本訴求,難以憑空發展出更精鍊的素材。

(三)大腦運作策略模式

1. 大腦的演算法則(Algorithms of the brain)

人類所有顯明經驗皆需透過大腦加以傳導呈現,是故人類「經驗之源」在於大腦,想要瞭解人類行為、思想、語言等基礎內涵,便需對於大腦進行剖析。在眾多大考研究取徑中,G. A. Cory主要著眼於精鍊地運作策略模式,以「演算法則」來解析大腦活動。數理電機方面的「演算法則」(Algorithms)原指「採取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將問題拆成細小部分加以處理」,應用於其他領域中,便引伸出「簡化法則,依照步驟完成作業」之意,在大腦運作過程中透過公式化形塑而成的行為、經驗、思想和語言等模式,即可稱之為「演算法則」。(Cory ,2000)。

大腦由神經元、膠質細胞與核酸蛋白質(protein-nucleic acid)所組成,建構大腦的基本元素與其他生物機體的構成要素並無不同,因而這些基本單元的生命運作模式及其彰顯出來的「演算法則」同樣可以類推到大腦活動層面。Cory認為(Cory ,2000)各種活體生物(living creatures)依循著物理法則生存發展,故生物體(尤其人類)是次序性(order)強烈的物種,然而因著生存需要,相互開放的生物系統間存在著從環境中攝取能源與物質以為生的特性,也就是說生物體會由所處環境中設法取得生存資源納入體內,並經過複雜的代謝過程在將之前吸收的能源以混亂地(chaotic)、低級地或熱力形式回歸於環境。此生存模式井然有序地重複著,直到生命結束;故生命演化的基礎運算法則是次序(order)→混亂(chaos)→次序(order)…等循環,此即大腦運作活動的次序性模式(the brain’s ordering patterns)。

2. 生命型態與演算法則

Cory論及生命演化過程型態以及所表現出的演算法則時(Cory ,2000),特別指出生命的基本要素-蛋白質核酸綜合體(protein-nucleic acid synthesis)在環境中活動的主要模式(次序→混亂→次序…)並非簡化生命形式,相反地,結構性的運算法則是一項極其複雜且高度詳細的分子生化過程,其中包含十分複雜難解的蛋白質與核酸互動,這種資訊持有或分子溝通組成過程亦即人類自我調整、自我定序機制。

生命體由環境中攝取必要能源與物質,藉以維持生存並提供行為所需能量。總括而言,機體生命過程中不斷在重複兩項活動:1.由環境中轉換能量,以架構、維持生命。2.以某種形式完成一項自我的複製。若進一步說明,生物體內分子結構如蛋白質核酸綜合體依循資訊母體(DNA/RNA)的既定指引,從混亂的環境終結取資源並加以次序性地轉換,形成可供生命體活動的產物,最終經由代謝又將所吸納者排出體外至環境,而又形成混論狀態。

個別生命形式的基本行為在於從環境中吸收(absorb)與合成(incorporate或翻譯成「融混」)物質、能源,所謂「合成」(incorporation),意指將原不屬於自身的有形乃至無形素材,經由某種方式融攝到個體之中,而形成個體的一部份,食物、空氣、水可以是合成的對象,而事實、經驗、感官印象亦然;此過程用以解釋生命活動別具創意,且透露出生命過程全然地「主動積極性」。

生命個體攝取能源與合成活動,意味著個體向外延伸,「擴達」(extend)到環境中擷取所需。「擴達」的過程極其複雜,而演化過程中,生物也不斷將「擴達」的工具複雜化,諸如翅膀、手臂或腳足等,以求能更順利地由環境中獲得生存必須能源。生命的奧妙便在於當前生命體之蛋白質核酸綜合體,改善了擴達活動使生命之發展延續更加順利。

演化過程中,「擴達」是「合成」的初始階段,歷程中累積愈來愈多的合成分子系統,使系統間互通程度愈形擴大,讓生命形式顯得愈趨複雜。擴達的形式不同,也意味著分屬不種類生物。

總括上述,第二種生命展現的「演算法則」就是合成融混(incorporation)→擴達(extension)→合成融混(incorporation)。大腦的成長及其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也依循上述「演算法則」持續演化中。此運作策略模式能夠套用於任何大腦相關活動之解析。

(四)大腦運作策略模式之特性

1. 整全性與個別性

就正常的大腦運作模式而言,訊息處理的最終站-額葉是匯集來自於各個腦部區域電脈波的地方,傳統所謂位於前額的「第三隻眼」實際上就是額葉所在之處,此處可以說是人類理性思想、聰明才智的物理存在。當外在刺激經歷各個相關大腦繹站彙整於額葉時,也就是大腦將對此刺激做出決策應對的時刻,當決定做成後,便再從額葉發佈命令到相關皮質(運動區、語言區、視覺區等),而皮質再傳達消息給身體各部(腺體、肌肉)以完成命令。

額葉彙整資訊的來源範圍不僅僅限於皮質,腦幹與邊緣系統的訊息亦會藉由相關路徑傳達至額葉,舉例來說當某人感受到「危險,快逃!」的時後,便是來自於腦幹的驚覺官能與邊緣系統的杏仁核所釋放出的激素傳達到額葉,進入意識狀態後形成的認知與反應。若是額葉與邊緣系統之間的神經受損,那當事人將無法「感受到」自己的感受。當額葉匯整資訊、做成決定的時後,實際上已經摻雜了來自於分屬三位階的大腦訊息,也就是說人們做出的意識決定,其實在腦內已醞釀了無法分離的理性與感性。我們常以為自己能夠做出全然地理性決定,但通常那種情況只是情緒感性面被忽略到而已,且由於理性與意識層面是同樣源自於額葉皮質,因而特別容易受到重視與感知。

大腦運作的型態是整合的、分工的、互動的,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魔術導致的錯覺、海市蜃樓、裂腦症、異手症),腦內特定區塊才會各自為政、自是其事。也因此大腦的決定多半是整體的,彙集各個相關區域訊息而成的結論;當然純粹的理性活動或者情緒衝動是存在的(如沈思數學問題時幾乎不帶任何感性成分,亦即幾無邊緣系統的戲份),只是多數的大腦決策難以歸因於某特定區域,想將特定區域加以抽離將違反正常的大腦運作模式。

大腦的個別性運作,除卻上例病態情況或者認知錯覺外,正常的大腦在特定情況下也會不藉由額葉做成決定來執行活動,而是直接源於「爬蟲類腦結構」或者「邊緣系統」的命令。爬蟲類的腦是生物本能的大本營,為了妥善處理生活問題,順利適應環境,在許多緊急情況下不容訊息傳導遊歷,而直接命令身體反應;比如肢體碰觸高溫熱燙的物體便趕緊縮回。邊緣系統是人類的情感中樞,尤其恐懼、憤怒、哀傷等主要情緒植基於此,人們常在意識到自己「很生氣」前已經細目圓睜、緊握雙拳,這是由於邊緣系統對外傳導路徑有二,其中之一便是正常情況下先傳送至額葉皮質在分別命令身體各部動作,第二條「捷徑」(比第一條更短、更快的路徑)則是直接由杏仁核連接到釋放化學物質的地方,而未通過意識層面,因此人們可能在抒發情緒之後,才察覺到「非我本意」(Carter,1998/2002、Lewis,2000/2001)。

2. 外在環境的必要性

任何正常的大腦擁有者在活著的每分每秒中,大腦其實都未曾休息地進行著接收刺激、處理資訊、做成決定並將執行策略傳達給身體相關部門,也就是說,不論當事者有否察覺,大腦時時刻刻地對外在環境做出對應的協調與適應。質言之,大腦是一項「開放系統」,它必須藉由與外界環境的互動來完成行動使命,封閉而隔絕的腦甚至無法完成最簡單的神經傳導工作,遑論生存與生殖。

缺乏與外在環境互動對大腦的生存是一大威脅。重度自閉症、長期而嚴重的隔離、缺乏互動對象的人通常在免疫力以及精力方面特別薄弱,也較正常人容易早夭。大腦可以視為一部訊息處理與反餽的機器,但不能憑空自理一切,外在環境刺激的缺乏,或者在沒有互動對象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腦部運作遲緩,或者神經元連結與傳導的薄弱凋蔽,因而引發相應的生理疾病和身體機能的退化。

3. 訊息接收與分配的複雜性

平凡人在一天生活中所接收的資訊刺激數量龐大到難以估量,實際上真正進入大腦皮質而產生意識的已屬少數。人類意識的專注力好比照相機鏡頭的焦點,在焦點之內的是意識鮮明的訊息,而之外的種種通常被人們遺漏或經由腦部其他區域自行處理反應。遺漏大量的訊息並不值得悲哀,因為關乎於個人生存的重大要件實際上也屬於少數,況且若所有的訊息都順利進入「焦點」,當事人也無法像正常人般順利生活下來,因為他可能時時刻刻都被過渡的訊息困擾而不能成功地做成決定。正常的大腦就像一部神奇的照相機,能自動幫助人們「對焦」。



三.性感愛慾之內涵要素與大腦功能結構、運作策略模式之關連

(一)性感愛慾之內涵要素與大腦功能結構之關連

現今人類大腦存在著腦幹、邊緣系統與新皮質等演化階層,性感愛慾也依據不同內涵要素形成發展序階或層次。H. F. Harlow將愛分為五個階級系統:第一,母親的愛(maternal love),此形式的愛存在於母體之於其親子間;第二,幼兒的愛(infant love),乃嬰幼兒對於扮演母親角色所散發的愛;第三,同輩之愛(peer love),同儕群體間的情誼展現;第四,異性之愛(heterosexual love),主要針對發生性愛關係的雙方彼此共擁的愛;第五,大家長式的愛(paternal love),是為將愛廣佈於家庭成員之外的他者的擴張性表現。這五種型態的愛是以「螺旋狀」向上發展的互動模式加以展現(Singer ,1987 :350)。

Rollo May認為,愛是慾力(libido)、愛慾(eros)、友愛(philia)與無私之愛(agape)的混合體;Singer主張性感愛慾是性慾衝動、愛戀情緒與慈悲關懷三項要素的調和,這種說法若與三位一體大腦演化進程進行比對,將會發現不同演化過程中的要素與個人性感愛慾的構成元素彼此存在相互解釋的融合可能;如下表所示:



愛的序階層級
愛的內涵要素
愛的展現形式
相對應之大腦功能區域

高層
慈悲關懷
無私奉獻、利他主義、自我犧牲
腦幹、邊緣系統、新皮質

中層
愛戀情緒
美感交流、浪漫氛圍、依附情節
腦幹、邊緣系統、新皮質

低層
性慾衝動
快感滿足
腦幹


性感愛慾構成要素與大腦功能區域對照表



透過上表所示,愈往上層的序階,其信念價值與精神成分愈多,同時也是大腦演化過程中愈晚近發展出來的能力。其他物種之所以停留在低層或中層的主要因素,便在於大腦先天結構的限制,決定了其發展的可能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序階中的上層不代表排除中、下層的內涵要素,大腦活動亦然,高層的性感愛慾表現活動也或多或少涉及到邊緣系統與腦幹的作用,如若缺乏底層的大腦結構,高層活動無異緣木求魚。

(二)大腦運作策略模式取徑的性感愛慾解析

以大腦運作策略模式解析愛,便是個體在情境中接收他人對自身的影響以及試圖對外產生影響的循環歷程。Cory認為(Cory ,2000 :127-129)愛是人類情緒中的「為我自私」層面以及「同情理解」層面雙方拉鋸所形成地「動態平衡」,此歷程是人類社會生活的表現型態,在演化中呈現出社會動態中的策略結構。因此,在人類大腦中似乎存在著兩個個體,一個是利己的自我,一個是富同情的他人,如下圖所示,愛是當事者情境中透過主、客體雙重經驗交融後產生的結果。























參.性感愛慾之腦科學解釋及其對教學活動之影響

一. 以大腦運作歷程解析教學活動

假想在台北市一所高級中學二年級某男生班的教室裡,芳齡二十的女性國文老師正在講台上講授著「岳陽樓記」,她繪聲繪影地描述岳陽樓日夜變化的景致,以及范仲淹所倡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理念,並且不時地在黑板上寫下生難字詞,而台下的學生時而抬頭聽講,時而低頭抄寫。如斯教學活動日復一日地在世界各地不時上演,然而在這平凡的教學情境裡,每位成員的大腦正在進行著數以百萬計的資訊處理活動,順利、有形地教學活動,已經包含著人腦演化至今的精髓。

就該教師「朗誦課文」這一動作而言,即包含了如下複雜手續:書本上文字的符碼被眼睛接收,化成電流傳到大腦視丘,視丘再將訊息傳到大腦各相關區域,包括在大腦皮質上的視覺區接收訊息文字,在語言區醞釀即將朗誦的話語,並由運動區發佈命令,讓唇、齒、聲帶等相關肌肉器官活動來達成朗誦課文這簡單動作。同樣地,寫版書、文意解析乃至情感抒發等活動,都透過類似的腦內神經傳導過程來完成。腦中一切訊息傳導過程都是藉由「神經元」(neurons)為媒介加以運動,神經元是大腦的基本組成成分,也是構成神經傳導的基礎;在電流往返不同「站」的過程中,若是神經元的傳導出了些微差池,都會對該活動產生絕對性影響。

就大腦而言,活動是橫跨理性與感性的整體綜合展現,智力活動與情緒感受往往同時存在且密不可分。舉例而言,在教師朗誦課文的同時,她也可能感到無聊,而無聊則是「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中「杏仁核」釋放相應情緒的化學物質所致;在此同時,大腦「額葉」與相關皮質區域仍持續執行「清楚道出課本文句」的任務。重要的是,此(無意識地)感到無聊的狀態,將影響「清楚道出課本文句」的執行,可能反應在教師聲量、音調以及錯別字辨識上。

那麼在教室學生其學習狀態又是如何?首先,認真聽講的學生將主要感官的專注力都集中在教師以及教材上頭,當資訊符碼進入他的皮質,並激發裡頭的神經細胞組成一組特殊的連結,此資訊便被「載入」大腦中而形成功地建構記憶路徑。其次,若是心有旁鶩、想入非非的學生,他意識專注力則集中在妙齡教師的容貌、皮膚色澤、三圍身材、穿著打扮等生理特徵上,這些刺激將經由該學生的感官接收器進入「前視覺內側區」,由此處激發體內多巴胺、苯乙胺、賀爾蒙或睪固酮(testosterone)等化學物質,刺激身體產生興奮或想與教師做愛等反應。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以得知「教學活動」在腦內活動的視角下顯得包羅萬象、錯綜複雜。從最微不足道的面部肌肉無意識抽動,到繪聲繪影、竭盡心力的講述,都是腦部接收數以百萬計的單元訊息並加以處理,制訂決策且產生活動的結果。不論有無意識,我們其實處於一個高度複雜的訊息往返情境中,而我們的腦便在這龐大的單元訊息與刺激中生產、適應、調節與活動著。



二. 教學概念之重新建構

B. O. Smith以五種解析模式來定義教學;第一種是就其歷史源流來討論教學,第二、三種是以語言學的技巧來進行分析,第四種主要考量其意識型態要素,第五種是當時興新的、極可能凌駕其他各項的模式,也就是科學模式的定義。上述五種教學的定義即為:一.教學的敘述性定義,二.教學是成功,三.教學是有意圖的活動,四.教學是規範性活動,五.教學的科學性定義(Smith,1987:11)。在五種教學定義中,以第五種「科學性定義」最能夠開展未來研究且為當前迫切需要者,腦科學的相關解釋將能為教學活動提供理論視角與改善可能。

假想教學情境中的受教者是一個正在與環境互動、形成反餽的開放系統,存在於母體情境各種類型資訊當中,性感愛慾類的刺激最能引發受教者的反應,而此類刺激/反應又可細分為性慾、愛戀與慈悲三者,教學情境中所隱含的性感愛慾成分及其活動展現,便可以想像成某開放系統針對性感愛慾三元素的接收與反餽的歷程。教學的成果則依照開放系統本身特質與所接收三元素之比重,可以函數與立體座標圖呈現出來。

想像一個由x、y、z三座標構成的立體圖形,x、y、z軸分別代表性慾衝動、愛戀情緒與慈悲關懷三要素,亦可對照成腦幹、邊緣系統與新皮質三官能,座落位置的結果代表了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真正發揮影響要素比重及其大腦活動的類型傾向,基本尚可劃分成單純停留在x軸線上、座落於xy軸形成地平面以及具備三度空間三類結果。



三. 邊緣系統之研究與情性教育

人類(尤其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小孩)若處於缺乏互動對象的情況下,即使衣食無缺也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病態。十三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非特烈二世為了發現「人類天生的語言」,下令將一群嬰兒養育於特殊的隔離場所,並命令保母不論餵食、清潔都不准與以任何互動,希望藉此發現那批孩子長大後所說的話是希伯來語、拉丁語或者其他語言;結果受試的嬰兒全數夭折、無一倖免。此案例若以腦科學角度加以解析,不難發現原因在於大腦邊緣系統缺乏互動與共鳴,而非特烈二世也因此知曉若是缺乏逗弄、撫慰、安撫與哄騙等親密行為,嬰兒絕對無法存活(Lewis,2000/2001)。

人類大腦邊緣系統在演化歷程中比皮質要早,亦即當人們擁有理性思考和意識決斷之前,哺乳類祖先靠得是情感中樞來維持生存以及延續生命。而今大腦愈趨複雜化的現代人往往容易忽略原始腦結構散發出來的訊息,在很多情況下,皮質大腦未能察覺到的東西,其實我們的邊緣系統或爬蟲類腦結構已有所感悟。原始的腦結構能夠察覺生存環境中任何可能危急生命的徵候,溫度的改變、天敵的接近、地震或暴風雨將至…,這些感到生活情境有「不對勁」的敏銳官能,卻未必會送達皮質,也因為缺乏語言區而對於上述感受「非筆墨所能形容」。因此,對於邊緣系統的開發其重要性實不下於理性能力的開展,而邊緣系統的凋零與退化,才是真正喪失謀生能力的象徵。

大腦存在的兩大功能目的-生存與繁殖其實光憑原始腦結構以足以勝任,而後期人類的演化出來的大腦皮質其實是對於生存與生殖活動的「精緻化修飾」,皮質讓早原上活繃亂跳的獵物轉化為滿漢全席桌上的高級料理,使特定季節的交配生產變成羅曼蒂克的愛情故事;縱使如此,基本的核心要素仍舊不變,人類依舊在生存與生殖兩項目地導向中行進。重要的是在「慾望-行動-滿足」的過程週期中,邊緣系統隨之成長發育,也不斷地在歷程中給予當事人相應的酬賞回饋,比如人光在與伴侶的互動中即能得到相當的快樂,無須等到後代出事才能感受到邊緣系統釋放出來的滿足激素。就在不同個體邊緣系統的互動、共鳴與修正中,人類的生活模式更加多采多姿且富含蘊義(Carter、1998/2002、Lewis,2001/2002)。



四. 記憶路徑的強化

記憶的行程來自於大腦神經元彼此連結,對於輸入的刺激產生特定的連結結構,而當刺激消失後,神經元也隨之褪去,但之前締結的結構卻會保存下來;等到下一次類似刺激產生時,嚮時神經元連結路徑便被喚醒,而當初的記憶便呈現於意識中。因此,若某神經元連結路徑被活化的機率愈高、強度愈大,該記憶便愈是鮮明難忘(Carter、1998/2002、Lewis,2001/2002、Squire,1999/2001)。

形成記憶的神經元連結必定會隨著時光留是而漸漸消亡異動,不論是記性極佳的天才或者資質魯頓的庸才都是如此。當舊記憶的神經路徑模糊時,大腦卻會自動解釋、附會來彌補,也因此「積非成是」的案例在人類的大腦中不時地發生。但就教學內容而言,許多教材可以避免錯誤記憶取代正確的情況;好比文學的詩詞章句總是有跡可尋,而數學演算能力卻是一旦學成便「永生難忘」的東西,因而教學環境中對於記憶層面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締結神經路徑,以及形成永久記憶。

增強記憶路徑的方法有很多,但通常與邊緣系統的感性成分相伴而生的記憶,會比其他單純記憶路徑要更為鮮明持久(Lewis,2001/2002),這或許能為幾年前名動一時建國中學以性感著稱之蕭姓女教師的教學模式,提供正面的科學依據。



肆.結語

一.理性感性未必可二分

就大腦運作而言,理性的活動多半涉有些許情感成分,「知與情未必可分」的論點可藉由三位一體的大腦互動歷程得到論證。知識訊息在未來或許可藉由精密儀器加以簡化、灌輸進入人大腦皮質區中,但若缺乏邊緣系統間的的互動、共鳴與修正,個體生存依舊會受到生命威脅。此外,人類生活的歷程其實對大腦來說就是最生動直接的教育,非唯如此,若生命歷程被刻意抽離或簡化,將可能導致個體發育不全,甚至形成迫害身心的病態!知識訊息可以簡化處理,但生活歷程要如何能加以取代呢?

依此而論,在解析腦科學相關研究的成果後,卻在教育領域回到了原點,我們該強調的仍就是教育情境中的良性互動,教師的教育愛、豐富的肢體語言與生動的表達方式絕對有助於大腦接收訊息,而情意的互動與陶冶更是使知識是更加根深蒂固地「載入」大腦的方式。



二.傳統價值的再次強調

一般常以為科學研究與哲學思想或倫理信條是兩碼子事,科學追求的獨立客觀是確定其價質的基礎;但若以大腦演化的觀點以及科學對於大腦的研究來看,卻發現所謂的研究成果與一般人信奉的倫理價值不謀而和!大腦宛如一部時時刻刻都在與環境互動的生化-工學儀器,它所欲達成的目的是生存與繁衍後代,即使對於大腦複雜化的現代人來說,其目的也不過是順利妥善的生存以及安和甜蜜的家庭生活,大腦需要的也是達成上述目的的素材,簡言之便是豐富、充實的生命內涵。而傳統價值所強調的關懷、勤勉、幸福…,教育場域中重視的教育愛、同理心、智慧…,也都成為一個整全大腦發育成長不可獲缺的要素。



三.成長過程無法被取代

試想當哈姆雷特痛苦咆哮時,旁人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只回答「不曉得,我就是痛苦」,而無法說明父親含冤往死、母親不貞弒夫等造成痛苦的原因,這將是多麼令人費解的情況!羅蜜歐的愛若無朱麗葉若任何女性為對象,單純地宣稱「我狂熱地愛著」,這又是教人莫名其妙的狀況。腦科學即是可以將任何情緒的背景、對象抽離,而單純造就某種情緒感受的「高明技術」。

我們會感動是因為腦內活動觸發了化學物質的分泌,而化學物質之所以會釋放或吸收,則是因為生命中的人事物與當事者互動的結果。腦科學研究可能產生許多刺激大腦的機制,亦即能夠製造任何感受的能力,但有愛的感覺卻缺乏愛的對象,人不過是一堆衝動情緒的收受體,沒有任何意義。情緒由體內激素形成,但體內激素卻必須在生活處境中方能順應而生。舉例而言,當觀眾觀賞連續劇的時後,感情總隨著劇情演變而波動,試想將所有的劇情抽掉,以其他管道刺激觀眾產生喜、怒、哀、樂等各類情感,如斯手法可能獲得滿意與認同嗎?

總括上述,即令腦科學的發展能夠形成刺激給予人類任何感官體驗,但生命中的「對象」、「過程」以及「處境」卻是使生命充滿意義,而無法被取代或簡化的要素。



參考書目

吳怡(1991)。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

馬黎明(譯)(2000)。橋爪大三郎著。性愛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劭迎生(譯)(2000)。Freud ,S.著,圖騰與禁忌。台北:米娜貝爾。

黃光雄(編)(1980)。教學原理。台北:師苑。

彭仁郁(譯)(1991)。Rollo May著。愛與意志。台北:立緒。

呂建忠(譯)(1988)。Sophocles著。安蒂岡妮(Antigone)。台北:書林。

陳信宏(譯)(2001)。Lewis ,T. ,Amini ,F. & Lannon ,R.著。愛在大腦深處。台北:究竟。

劉大悲(譯)(1974)。Schopenhauer ,A.著,意志與表象世界。台北:志文。





Cory ,G. A.(2000).Toward Consilience :the bioneurological basis of behavior ,thought ,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