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新經典已成消費票房保證 美麗的回憶是最亮麗的生意


不知不覺,全世界開始掀起一股懷舊風。
在美國,近幾年來《新閃電俠》《美國隊長》《惡靈戰警》到《黑暗騎士》等好幾部改編自舊漫畫的電影均大賣,但是仔細看故事情節,其實不外乎是英雄救美、邪不勝正等已漸被遺忘的傳統舊價值。

在日本,位於東京黃金地段、超過百年歷史的古書街神保町,交易二手以上舊書的書店,已經沉寂了好一陣子。沒想到,近年來卻又興盛起來。
在香港,過去的廟街「大排檔」絕對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20年前政府停止發牌照之後,傳統大排檔已相當少見。但是最近一家香港餐飲業者堂而皇之掛上「大排檔」為名的懷舊餐廳,已讓香港人趨之若鶩。

復古現象 愈老愈流行

再到台灣,近年來也同樣出現一股懷舊熱潮。各行各業早把回憶變成了一門好生意。

從近年來電視鬼才王偉忠製作的紀錄片《偉忠媽媽的眷村故事》、連續劇《光陰的故事》,以及舞台劇《寶島一村》,收視及票房一路拉長紅;到東森電視《歌的故事》單元、台視《百萬大歌星》,還有江蕙、費玉清陸續舉辦老歌演唱會,擁有一群死忠觀眾和歌迷;甚至漫步到國小校園,學童練習的校慶表演已不再是小天后蔡依林最新動感舞曲,而是五、六年級生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科學小飛俠》或《無敵鐵金鋼》。

最近還有五個年輕人,仿造地圖日誌做法,設立以「回憶」為號召、命名為timemory的網站,邀請部落客搭乘時光機,用文字或照片紀錄及分享過去逐漸被淡忘的回憶。這就好像共寫一本史上最大的回憶錄,被視為回憶商機業者裡最受矚目的明日之星。

過去一年來業績逆勢成長9%的王品餐飲集團副董事長王國雄就觀察,去年度最大的創新,其實就是復古。「所有老掉牙的東西,全部又被重新搬出來,變成市場主流。」

例如1990年代之後,隨著柏林圍牆倒下、蘇聯解體,共產主義逐漸式微,美國奉行不悖的市場資本主義成為市場主流。但去年的金融危機,卻讓馬克思觀點再度流行。去年10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馬克思的《資本論》在德國的銷售量,已由一年200本增為1500本。

最近日本東方出版社根據《資本論》改編的漫畫,也成為今年過年最熱賣的商品,首刷2.5萬冊,上市不過十天就已售罄,並擠進暢銷書排行榜。

安心懷舊 因世事實在難料

為什麼復古突然間成為市場主流?主要還是跟大環境的動盪不安有關。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分析,通常懷舊氛圍愈濃厚的年代,都是社會愈動盪的時候。

許多研究不約而同指出,人們之所以想要重溫舊夢,都是因為對現實環境不滿,透過回憶過往,重獲心理或精神的慰藉。

「相對於現實的動盪,回憶的時間是靜止、凝固的,人們比較容易抓住,」劉維公感性地說。

遠傳電信發言人暨公關協理高治華分析,回憶具有月暈效應,「也許小時候只覺得這件事有三分好,隨著年歲的增長,現在回憶起來,說不定會有五分好。」

其實,全球知名的英國市場研究機構Datamonitor早在2005年歸納的十大消費趨勢就顯示,涵蓋氛圍、親情與熟悉感等三種懷舊相關概念所提供的、能夠紓壓的舒適感(comfort),被視為未來幾年重要的消費趨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