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個性的養成
台灣有許多檯面上的人物,知識豐富,人際關係極佳,加上外表出眾,語言犀利,可是在言語中及行動之間經常有奴隸個性的表現而不自知,甚至還引以為豪。為何出了如此大的差錯。在此將歷史上奴隸個性的養成述說如下。
漢武帝劉徹 ( 西元前 156 年出生 - 西元前 87 年亡 ) 他為了延續政權,採用當時 董仲舒 ( 生于西元前 179 年 ~ 死于西元前 104 年 ) 的 儒家思想。其重點是「 天子受命於天」,天下須「受命於天子」,「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本」的以君王為中心,並得延續至下代以至無窮代的皇權統治。
因此漢武帝決定「罷黜百 家,獨尊儒術」,因此自 漢武帝以後,所有的帝王無法拒絕「以君王為中心 並得延續至下代以至無窮代的皇權統治」。所以 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孔子被尊為「聖人」,儒教統治中國思想達二千年。
科舉制度,它是為國家舉材的制度,開始於隋代 ( 西元 581 年至西元 615 年 ) ,經過了唐 宋、元、明、清歷代一千多年的發展,成為各朝代取士用人的正途。
科舉的出題 : 全部皆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從南宋開始被稱為 “ 四書 ” 是科舉考試的依據。 漢武帝時設立 “ 五經 ” ,指易、書、詩、禮、春秋。 也意味著經學的研究方向只限於大全之內,而不可標新立異之說。在絕對統一的墨守一經之模式之下,士人對諸經的研究被嚴格的限制在朝廷所允許的範圍之內,思想受到禁錮,陳陳相因,毫無生氣。
統治者的思考很容易了解,那就是如何保住萬萬人之上至無窮代。為要達此目的採用了儒學思想所強調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人們認識自己的名份即是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此處就是統治者向人民的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若全民皆深信儒學思想則帝王之位、統治大權則可傳於子、孫以至無窮代。如何讓這個儒學思想能夠生根成長,靠的就是科舉制度。
科舉取士立意極善,但是對取士所研讀的書籍僅限制在儒學範圍內,也就是只有四書五經,所以 熱中於科舉的人,只需讀四書五經就可升官發財,甚至有些人連四書五經也不熟而大讀時文 ( 八股文 ) 選刻本以求捷徑,結果普遍上缺乏普通文史知識,更沒有近代的常識。
科舉取士制度將讀書人對諸經的研究被嚴格限制在朝廷所允許的範圍之內,思想就這樣受到了監禁,如此千年來,漢人的思想就變兼毫無生氣。 終於凝固成為一個毫無彈性的模式,這種嚴格的制度不但無益於選拔人才,反而造成多種不利。
讀經而考取功名成為漢民族光宗耀祖之途,為達目的而傾注全部心血而無暇顧及其他。這種思考到了滿清據華後幾乎所有的士人、讀書人頭殼都壞了,擠破頭參加異族的滿人的科舉考試。
若從統治者的立場來看,對手無寸鐵從科舉制度下爬出來,而腦筋僵化的人物,是可以信任的人,放心把榮耀頒給他們也。若是開疆闢士功高則震主,這是皇帝、統治者所不喜的,往往震主就砍頭。
滿清王朝統治中國,得知有了這種儒學思想加上科舉制度,十分滿意,這是讓少數滿人統治絕大多數漢人的最佳利器,讓少數的讀書人甘心成為滿清奴隸,再由這群讀書人領導全民效忠滿清。所以立刻開辦科舉,甚至於增加一門「博學鴻儒科」,讓知識分子往裡猛爬。這就是對漢民族知識分子最毒辣的手段,把他們全部驅入科舉陷阱之中,更奇怪的是漢人也甘之如飴。
中國歷代的統治者,知此維護政權的良方豈有棄之不顧之理,一千多年來努力推行,將孔子置於聖人之位。將千年來經坑道裡爬山的科舉制度,所產生的十萬進士,全部都消耗在這 「喫人」的禮教中,永世不得翻身。十萬進士是漢人精英中的精英,再加上數以千萬計的讀書人,全都耗在思想受到監禁,了無生氣的八股文之中。
現代的台灣應該是遠離這八股科舉範圍,但是若再仔細觀察,尚有許多科舉的遺跡、愚忠的教育,不時出現在我們的身旁,所以奴隸個性的養成也就形成了。
- Aug 02 Thu 2007 00:53
奴隸個性的養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