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雅虎從拒絕到接受微軟談判,究竟發生何事,讓兩大網路天王收購案峰迴路轉?
五月三日(美國時間)早上,西雅圖機場貴賓室,微軟(Microsoft)和雅虎(Yahoo)的四大巨頭,微軟執行長巴默(Steve Ballmer)、微軟平台及服務部門總裁詹森(Kevin Johnson)與楊致遠、雅虎共同創辦人費羅(David Filo),針對市值加起來高達三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兆元)的兩家公司聯姻案最後一次攤牌,談判不到四十分鐘,雙方不歡而散;下午四點,微軟發出公開信,正式撤回喧騰三個月的收購雅虎提案。
對此,伊肯(Carl Celian Icahn)、Legg Mason價值信託基金和Capital Research全球投資人基金等雅虎的大股東,對雅虎放走微軟每股提高至三十三美元的收購提議非常火大。
表面上看,兩大網路天王之間的求親大戲已經落幕,演員退場;事實卻是,銀光幕後的劇情,繼續發展。十八日續集登場,主角除了微軟和雅虎小倆口,還多了一名重量級大股東及一個影子董事會。
十六日下午,就在雅虎給股東提名董事的最後期限截止前一刻,一封燙手信送到了雅虎,收件人是楊致遠,寄件人是持有五千九百萬股的伊肯,內容稱雅虎拒絕微軟的收購提議「實在荒謬(unconscionable)!」更重要的是,在信裡伊肯正式向以楊致遠為首的雅虎現任董事會宣戰:伊肯稱他已經召集十名董事,在當時原本預訂七月三日召開的雅虎股東會中推翻現有董事會,取而代之。
雅虎態度大翻轉 連忙斡旋並延期股東會
雅虎收到信後,立刻回信給伊肯,但信的措辭和語氣,仍反映雅虎無意嫁微軟的態度。但七十二小時後,雅虎態度丕變。
最重要的關鍵是在致函雅虎之前,伊肯已經和微軟達成某種協議;雅虎在面對伊肯的壓力下,已經和微軟進行接觸,之後,才是大家所看到的,微軟宣布對雅虎重新提出非全盤收購的「替代性」交易方案,雅虎則迅速回應表示正考慮微軟的新提案。
雅虎和微軟對於新提案的細節,雖對外一律封口,但微軟那份「向雅虎提出新的方案,雙方有可能達成交易,這項交易不會是全盤收購雅虎,但保留未來重新考慮收購雅虎的可能性」的聲明雖然簡短,但意思也很清楚:雅虎不願嫁入微軟,沒關係,大家好好談,先來個部分合作,萬一伊肯奪權成功,微軟當然一口把雅虎整個兒給吞了,價錢恐怕比二月提出的收購價還低。
微軟以退為進 對抗Google非吃雅虎不可
五月初微軟宣布放棄收購雅虎時,瑞銀(UBS)分析師史凱徹(Ben Schachter)鐵口直斷,「我們還是認為交易終會談成,原因是,要抗衡Google,微軟非結合雅虎不可。」
微軟對雅虎為什麼如此渴求?原因一:微軟需要殺手級武器對抗Google;原因二:巴默戰功待立。
在搜尋引擎市場,微軟始終被Google壓著打,今年四月的統計,Google擁有美國搜尋市場六二%的市占率,雅虎二○%,微軟九%。
換句話說,這三大,就占了美國九成搜尋市場,其餘的小卡司,微軟就算全併了,也沒多大意義。
事實上,微軟一開始就沒有排斥「喝牛奶不必買乳牛」的想法;在提出收購雅虎之初,微軟便曾經考慮將梅鐸的新聞集團(News Corp.)拉進來,計畫在收購雅虎之後,把雅虎的內容(新聞、即時訊息)服務及通訊(即時通及郵件)業務分割出去,給予新聞集團合作成立的新公司。換言之,內容及通訊,並非微軟購併雅虎的目標,巴默曾說:「我們擁有的是強大的技術,不是內容。」
對雅虎志在必得的原因之二是,從蓋茲手上接下微軟,巴默必須要在自己任內立下戰功,為微軟的江山再添城池,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無能」的帽子將會無情的扣在巴默頭上。
逼婚手法有前例 股東會前可望揭曉
微軟的確沒放棄,只不過以退為進。事實上,巴默在五月三日宣布放棄收購的公開信,便是以退為進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精心設計,他在信中清楚表明,微軟做了許多努力,包括將收購價提高了五十億美元,來吸引雅虎董事會達成交易,無奈雅虎仍拒絕這「不可能再好」的條件。
這一招似曾相識:與去年甲骨文(Oracle)競購BEA系統(BEA Systems)一案如出一轍。BEA拒絕後,甲骨文撤回了收購提議,接著費盡心思表現該公司為了說服BEA所做的努力;結果,今年初,來自股東的壓力把BEA送進了甲骨文的懷抱,這些股東裡,就包括了伊肯。
微軟與雅虎結盟與否的大戲,這次不會拖太久,八月二日雅虎股東大會之前,劇情應該就會明朗。
*全球第四十六名富豪、奪權賣公司的企業禿鷹──伊肯
伊肯是誰?看看維基百科如何定義他:光是稱呼就很難定於一尊,他是億萬富翁、是金融家、是私募基金投資人,更是企業突襲者(corporate raider),這是中性的名詞,批判的用語則是,企業禿鷹。
伊肯在亞洲名不見經傳,但可別小看了他;因為他,時代華納(Time Warner)、Blockbuster、摩托羅拉(Motorola)和BEA,都曾因為他而天搖地動,甚至風雲變色。他,是全世界第四十六名最有錢的人,資產一百四十億美元,上述這些征戰,讓他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排名步步高升。
年輕時代開始,這位出身紐約皇后區的窮小子,對賺大錢的興趣,顯然遠超過懸濟世,自醫學院輟學後,伊肯跑到華爾街闖蕩,三十二歲開了自己的證券公司,專門從事避險及選擇權交易;慢慢的,他開始介入企業經營,影響企業決策,而且以冷面無情著稱;他進駐董事會或取得控制權的企業名單,列出來長長一大串,包括食品大廠納比思科(Nabisco)、環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德士古石油(Texco)、維康通訊(Viacom)。
兩年前,伊肯以三.三%的持股身分,發表一份厚達三百四十三頁的提案,要求時代華納分拆成四家公司,並買回兩百億美元的庫藏股,否則他就將結合其他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奪下董事會;結果時代華納向伊肯妥協,買回庫藏股,大幅削減企業成本,並重新任命立場比較獨立的董事,來換取伊肯不在股東大會上發動兵變。去年伊肯也以類似手法,逼迫BEA系統就範,接受甲骨文購併。
- Jun 15 Sun 2008 10:49
一封關鍵信函 讓雅虎、微軟聯姻翻盤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