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再造論壇:CEO如何顛覆自己
文/陳致瑋.致鼎資訊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CEO的英文全文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總執行長)的縮寫,而CEO的職責就在於帶領組織邁向正確的道路,創造企業另一波的高峰。
每一位CEO都肩負著企業成功失敗的重責大任,因此,身為一位CEO,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帶領他的經營團隊,激勵他的經營團隊突破困境、創造績效。
然而,一個企業無論新舊,都會遭遇到經營管理上的各種困境,面對外在環境的挑戰、競爭對手的挑釁、組織老化等等問題,CEO都必須要帶著部屬共同面對種種問題。
就整個企業組織的狀況來說,CEO是組織的最高指導者,身在權力金字塔的頂端,只要一聲令下,全公司便隨著CEO的號角而前進,但是,絕大多數的CEO都會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身在權力頂端,雖然鳥瞰一切,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但卻也因此與為數眾多的基層人員遙遙相隔。
身為CEO,卻如同身處於深宮大院般,與外界阻隔了。這並非大多數CEO所願,但是卻是許多CEO共同的心聲。很多的CEO聽不到實話,也沒有人願意說實話給他們聽。
今天,無論是誰,成立一個公司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只要有資金有產品,任誰都可以開公司做生意,但要深諳經營之道,將企業帶出一條成長的曲線,畫出一波波漂亮的高峰,則必須要懂得如何從人事物的互動中去了解過去、評估當下、放眼未來。
CEO肩負的包袱
有人才會有事,事情做好,大家才會成長,才會提升。因此,如何做好事,決定在於是否能將好人帶好。帶領一個向心力強的經營團隊,或是帶領一個如散沙般的烏合之眾,決定了CEO成敗,亦是組織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
因此,人,是CEO經營企業時所所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當企業成長到一個階段時,一定免不了會遇到組織老化的問題。過去能征慣戰的部屬,因為過度專注於同質性市場的開發而得了一種病,人稱【職業倦怠症】。
長期的在相同的市場中翻滾,總免不了會因為對於環境的熟悉度逐日加深,進而產生出一套慣性。這套慣性,也就是動機心理學中說的「惰性」:人只要長期處在一種舒適的狀態中,便會因為享受於現狀而不願改變。
在惰性的驅使中,人會因為安於現狀而抗拒任何的改變。
長期身處於所熟悉的環境中,人們會因為深入了解市場,進而累積相當的經驗與知識,也會因為掌握了大環境的種種變數,越來越不需要用心去學習新知,借用經驗處理事情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樣的投入度,比起初起創業時所投入的用心度、專注度、付出度和犧牲程度,反而因為做事情得心應手,變得投入更少。
此時,企業便開始產生老化的現象。而這種組織老化、僵化的狀況,正是絕大多數企業所會面臨的困境之一。
身體力行,改變現狀
緬懷於過去的成就,是一般人的心理狀態,這也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因為成功會帶來快樂,而人性,就是被一種最原始的動機所驅使:離苦得樂。
人們離苦得樂的安逸心態,會因為不願意去接觸痛苦,而希望享受長期的安樂。
CEO必須不能夠使他的經營團隊長期身處於這樣的安逸狀態,否則他所要面對的,將會是所有既得利益者(過去開疆闢土的夥伴),因為抗拒改變現有的成就,而誓死反抗所有改變現狀的政策。
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如何防範於未然﹖是所有CEO必須要去思考的重點。
既然知道成就會帶來享受,因此,CEO必須要不斷的策勵自己,往更高的目標邁進,努力使自己不安於現狀,找新的挑戰目標去追求。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很容易做到口號,但是真的要做到,卻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承受之重。因為,CEO自己必須要做到不去享受。CEO自己,必須要能夠以身作則,以他自己的行為為別人的榜樣。
曾經有人說過,「一旦一個企業開始蓋起自己的大樓時,也就是這個企業將要結束的時候。一旦一個老闆開始打起小白球的時候,也代表這個企業將要被他打掉。」
豐收後的安逸,其背後的風險是看不見的大。
筆者接觸過許多經營者,並從他們的經驗中深刻的體會到一個道理,而這個道理也一直是筆者努力奉行的原則之一:
「說破嘴、跑斷腿的去傳導理念,還不如身體力行的做一次來得有效。」
許多的經營者,自己開著高級轎車,擁有二部以上的好車,然後口口聲聲地要求部屬為他的企業賣命,要求部屬替公司省錢。
自己養車的保養費、油費可能就是職員一個月的薪資。自己無度的揮霍,然後要求部屬勒緊褲帶將所有的一切貢獻給公司,如果說這位經營者要求部屬替公司省錢,是萬萬不可能看到良好成效的。因為絕對不會有誰會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就另外一個人自私的享受。
因為接觸過各式各樣的人物,自然也有有機會遇到了一些身體力行的實踐派經營者。
實踐派的經營者普遍有一種「以身作則」的特性。
他們往往話不多,但是卻做很多。只要是他們希望落實於公司的理念,他們自己一定是第一個要求做到的人。
筆者曾經有機會與其中的一位經營者分享他的實踐心得,他說:
「自己沒做過的事情,怎麼要求別人去做﹖會遇到什麼狀況,會碰到什麼困難自己都不清楚,如果底下的有難題來質疑時,拿什麼來幫他們﹖」
分享自己實踐過的經驗,往往能夠最擲地有聲的給予簡潔有力的說服,相對的,部屬也才會心甘情願的認同你、信任你。
擁有部屬的認同,是身為CEO最重要的資產。
如果希望部屬不安於現狀,力圖精進,那麼,CEO就必須要首先做到做到評估現在、展望未來。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他必須要確實做到以下二點:
1. 設立所要達到目標
2. 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條件
接下來,CEO便要不斷的從過去的經驗中焠鍊出高價值的經驗,努力累積達成目標所需要的各項條件。在一切時處,評估達成目標的種種狀況,評估當下、放眼於未來所可能發生的事情,並做好準備。
依照筆者自我挑戰的經驗,以五個問題挑戰自己,可以使自己終日保持在警覺的狀態中:
1. 我該如何把事情做到更好﹖
2. 我對自己哪裡最不滿意﹖
3. 我對別人有哪些負面的影響﹖該如何補救﹖
4. 當事情再度發生時,我會怎麼做讓自己做得更好﹖
5. 我現在應該做哪一件事情﹖
每個人一定都免不了會做一些蠢事,尤其是以身作則的帶頭做一些製造壞印象的事情。
事後回想起來,總免不了會後悔一陣子。幾次下來,也會發現到,其實別人並不會很在意我們曾經做過的各種蠢事,但是卻會用心觀察在做過蠢事之後,自己如何去面對自己,如何處理所捅出的漏子。
也發現到,唯有自己改變自己,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並糾正時,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
身為一位CEO,必須要能夠擁有他人的尊重。
顛覆自己的過去,開創新的未來
對大部分來說,這大概很不容易做到,因為好不容易因為累積許多的經驗而獲得成就,現在卻要因為突破現狀而放棄經驗法則,去尋求新的考驗,能夠如此堅持的人,自身必定有著堅定的價值及明確的目標。
曾參雖然被孔子批評為魯鈍,但是透過每日三省吾身的功課,終於成為一大宗師。
身為CEO者,若能夠每日自我要求,自我挑戰,相信絕對能夠在事業及個人成就上獲得相當的進步。
成功的CEO,就是因為曾經做了些別人所沒想到,或是不敢做的事情。現在,站在成功的高峰上,CEO必須顛覆自己的成就,將心態放在在開創未來的新局、以及挑戰極致上。
當CEO這麼做的時候,就能夠獲得部屬的愛戴,因為CEO都是透過自我的要求,達到策勵部屬共同努力期許。
畢竟過去的成就,都是因為透過不斷的努力、付出、自我改善而來,想想現在的狀況,更應該繼續保持這樣的狀態,才可能永遠保持在最佳狀態中。
一般外界所說的企業改造,就是從自我改造開始做起。誠如【大學】的道理一樣,人欲治國,必須從致心格物開始,因此,CEO若要企業好,則必須要能夠要求自己不斷提升。
如此,才會累積出許多努力的經驗,並運用這些寶貴的經驗去引導部屬,打造一個高貢獻度、高付出度的經營團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