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年前,商周首次公布兩岸三地1000大排行,當時我們樂觀認為,落後代表的是潛力。6年後,兆元企業倍增,千億俱樂部破百,我們更樂觀,認為兩岸三地企業挑戰世界第一將不是夢。


趕在《商業周刊》〈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出刊之前,五月十七日,商周採訪團隊飛到北京朝陽區惠新東街甲六號。

這裡是兩岸三地龍頭企業中國石油化工的營運總部,在一片矮舊房舍間,高聳著一棟二十層的大樓,大樓歷史超過二十年,論高度,比台灣中油大樓要矮,比外觀,也沒有台塑大樓氣派。

但是,講起營收規模,二○○六年中國石化營收首度突破四兆元,是兩岸三地企業中,第一家營收突破一千億美元天險的企業,營收規模是第二名中石油的一.五倍,更是台灣最大企業鴻海的三.三倍。

走進中國石化大樓,牆上標語寫著「胡錦濤同志指示: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再往下看,還有「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為我祖國獻石油」。

與這些口號式標語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大廳的LED(發光二極體)看板,上面顯示最新的紐約、北海布侖特、杜拜、大慶油田原油行情,還有新加坡成品油、上海股市與香港股市最新的中國石化股價行情。隨時掌握國際原油市場變動與產品售價,單看這一點,中石化的敏銳度甚至超越台灣的中油與台塑,影響力更是遠遠領先台灣企業。

中國 巨型企業成長
兆元俱樂部7佔4,千億俱樂部家數首度領先 

社會主義的標語、足以撼動世界的影響力、配上大步邁向資本市場的行動,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不僅並存於中國石化,也正迅速的改變中國國有企業的面貌。

在《商業周刊》最新出爐的二○○六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進榜的一千家企業,有七家公司擠進兆元營收俱樂部,其中,中國大陸就囊括四席,包括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移動和中國工商銀行,香港兩家,台灣則只有鴻海一家。
中國巨型企業的成長並非偶然。二○○六年中國經濟成長率高達一○‧七%,是《商業周刊》製作〈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以來,成長動能最強的一年。經濟快速成長,帶動中國企業跟著大躍進。

以中國石化為例,從二○○一年開始,連續五年大成長,營業收入從新台幣九千多億元攻過四兆元大關,五年累計成長超過二.五倍以上,即使營收超過千億美元,去年還照樣演出二五%的高成長率,進一步拉近中國石化與全球龍頭企業Wal-Mart(沃爾瑪)的差距。

成長動力從中國石化總部穿梭不息的外籍人士,可以一窺端倪。過去七年,中國石化是國際油公司、或是石化大廠進軍中國首選的合作對象,包括英國石油(BP)、荷蘭殼牌(Shell)、德國巴斯夫(BASF)、美國艾克森(Exxon)、沙烏地沙比特(Saudi Aramco),這些世界級的企業全部都與中國石化合作或合資。

國際資金看上的是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中國石化在全中國擁有最多的加油站,這是『強、強合作』的最好選擇!」中國石化董事會副主任黃文生自信的說。因此,不論殼牌、或是英國石油,進軍中國市場都不選擇自蓋加油站,而是與中石化合作。

今年三月,艾克森、沙比特與中國石化又簽訂一項高達五十億美元的投資案,將在福建泉州投資興建一座石化園區。簽約當天,艾克森高級副總裁兼董事史蒂夫‧賽門(Steve Simon)直言,預計到二○一五年,全球一半的化工產品需求會來自亞洲,而中國就占四分之一。屆時,中國與美國,將並列全球最大的化工產品需求國,市場商機高達八千億美元。

中國市場在崛起,歐美企業爭相拿著大把資金與中國企業合資。隨著企業投資越來越大,企業成長動力跟著壯大,二○○六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營收超過千億元的企業,首度破百,達到一百一十一家。
這個「千億元俱樂部」在六年前《商業周刊》首度進行調查時,只有十八家,二○○五年增至八十家,去年大增三八‧八%,再創歷史新高。中國企業則是「千億俱樂部」中的最大贏家,營收達千億者首度超過台灣,達五十三家,較去年增加五一%,增長率遠遠超高台灣的一八‧二%和香港的二六‧七%。

解讀一:上榜門檻上調二○% 
無法高速成長就會脫隊

不只是千億俱樂部會員營收成長加速,中國進榜企業也普遍繳出強勁成長的成績單。在〈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依營收成長率排序的二十家「成長最快企業」中,中國大陸就占了二分之一(詳見第一九六頁)。今年中國企業在營收的絕對數字上,表現亮麗,平均營收更是六年來首度超越香港公司,達新台幣六百七十二億元。

大者恆大是〈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不變的基調。二○○六年的上榜門檻是八十四億二千三百萬元,這個門檻數字在一年之內上調了二○‧二%。如以二○○五年《商業周刊》〈台灣一千大製造業排名〉當母體,則二百二十名以後的公司,就無法進榜。

門檻會快速拉高,因為二○○六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公司的平均營收成長率高達二七‧一七%。當快速向上的淘汰賽持續進行,換個角度看,上市櫃公司如果每年成長達不到這樣的水準,就會脫隊、就無法在這個高速成長的市場中被看見,長此以往,企業的競爭力也將跟著消褪。

香港 成長力道最強
大陸、國際資金湧入,去年躍升全球最大IPO市場

比營收規模,中國大陸企業肯定是二○○六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的大贏家,但若論及營收成長力道、企業獲利能力,香港企業仍居三地之冠。

觀察香港上市公司的成長力道,不妨看看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威力。

去年十月,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和上海同時上市,上市募資近二百二十億美元,創下全球最大上市募資案例。中國銀行上市募資金額則是全球第二,近一百億美元。
這些大陸企業的香港上市熱,連帶拉抬香港交易所超越紐約證交所、倫敦證交所,成為去年全球最大首度公開發行(IPO)募資市場,金額達到全球IPO市場的一七%。香港證交所業務大增,去年稅後淨利率在〈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也往前推升到第十七名,達六六%。
不只大陸企業,香港也吸引許多國際企業前往上市。例如香港股王宏利金融,上週五收盤價高達二百八十二‧八元港幣,在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排名第九,營收高達新台幣九千四百億元,而這其實是一家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壽險公司。

此外,今年食品類營收排名第二、在〈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居第一百三十九名的第一太平,則是一家總部位於印尼、泡麵產能居全球第一的食品公司,這家由印尼富商林紹良投資的公司,同樣選擇在香港上市。

香港熱絡的資本市場讓這個小島逐漸從亞洲金融中心,銳變為世界級的金融中心。進而帶動金融周邊的法律、會計、諮詢顧問、理財等專業領域需求,引導香港的轉型。

「香港今天無庸置疑,已經成為亞洲金融中心……,做為大中華的資金調度和籌資中心,這個平台的角色是很明顯的,」寶來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黃齊元說。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今年五月初在他個人部落格上發表名為「轉型中的香港故事」文章,他寫道:「今天,已經沒有人再提香港與新加坡在區域金融中心上競爭,香港的目標是世界級金融中心。」

解讀二:香港轉型服務業為主 
把大陸不足之處變有利,乃成功關鍵

從統計數字看,香港已成功轉變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一九八○年製造業占香港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仍達二二‧八%,今天只占三‧四%。服務業占比則高達九○‧七%。
服務業的熱絡,帶動了香港近年的經濟發展。根據香港統計局統計,香港去年GDP成長達六‧六%,是香港十年來的第三高,成長力道強過台灣的四‧六%。而香港去年失業率則只有四‧八%,是八年來最低點。

除了金融業外,旅遊業是帶動香港經濟的另一大支柱。「旅遊業是促進香港完成結構性轉型的又一產業。……遊客的激增,為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注入了活力,成為經濟發展的另一個支柱,」陶冬在他的部落格上如此說。

二○○六年,到香港旅遊的人數高達二千五百二十五萬,是台灣的七‧二倍。其中,中國大陸旅客高達一千三百五十萬人,較前年成長了八%,占來港旅客的五三‧八%。

然而,香港的轉型得來不易。「其實香港也經歷過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香港這麼小的一個島,在二○○三年曾經出現一百萬人上街遊行。主要的原因就是對經濟感到不滿,」瑞士銀行亞洲區研究部主管浦永灝說。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也在二○○五年五月以「香港,回來了!」(Hong Kong, It's Back!)的封面故事探討香港的重新崛起,房地產價格飆漲、高級餐廳推出高價神戶牛排和法國波爾多紅酒等欣欣向榮的景象。

「香港經歷的過程,很值得台灣參考,」浦永灝強調,「他們可以利用大陸不足的地方,把不利的地方,變成有利。」

轉型成功的香港,在今年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中表現亮麗。香港企業的平均營收成長率為三六‧七七%,高於三地平均的二七‧一七%和台灣的一九‧三三%,是三地成長力道最強的。

香港企業獲利能力更是搶眼。依稅後淨利率排序,獲利能力最高的二十家企業中,有十九家是香港企業(詳見第一九七頁)。而香港企業的平均稅後淨利率一八‧八%,更是兩岸三地之冠,是台灣企業平均稅後淨利五‧二%的三‧七倍。在香港入榜的二百零一企業中,獲利比率高達九六%,不但比台灣的八七‧四%高,還勝過中國大陸的九五‧四%。
今年七月,香港將慶祝回歸十週年,回顧一九九○年代回歸之前的移民潮,人人擔憂中國接收後將讓香港均貧,結果,香港回歸後,靠著中國政府的利多政策加持,反而展現蓬勃的經濟實力,成為這波中國崛起的最大受惠者。

台灣 西進大贏家
積極布局,鴻海營收率先破兆,遭政策束縛公司大多衰退

回頭看台灣,利用中國資源與市場的台灣企業,也都成為〈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的大贏家。其中,鴻海集團是最鮮明的案例,做為台灣第一家營收破兆的企業,其主要生產重心都在大陸,且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創匯企業,單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出鴻海對大陸的依賴。

另兩家準兆元俱樂部會員──華碩與廣達,也是積極投資中國的企業,這兩家公司都靠著利用大陸資源快速成長,唯一例外的準兆元俱樂部會員是台塑集團的台塑石化,去年營收五千三百多億,沒有一座工廠在大陸。不過,在六輕土地即將完全投入使用後,台塑化目前成長動力已漸漸放慢。

台塑石化不是不願意到中國大陸投資,而是被政府限制石化上游產業登陸投資的政策綁死。目前台灣政府尚未開放石化上游赴大陸投資,而且就算台灣政府點頭,要到中國大陸設石化上游產業,還需要中國大陸發改委的審核與批文,另外中國石化的態度也是關鍵。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是市場價格再壞,都有辦法蓋廠降低成本,最終成為唯一獲利者!」中石化董事會副主任黃文生對王永慶的觀察透徹,他說,王永慶有驚人的毅力,想做的事情沒有做不到,至於台塑不能到大陸蓋石化上游廠,王永慶「堅持獨資」是瓶頸,這並不是最好的方法,應該像英國石油等公司尋求與中國石化合資,才比較有機會。

除了台塑石化外,台灣的鋼鐵業、金融業以及運輸業都是被政策束縛的產業,從營收成長速度看,前述產業的動能已明顯不如大陸企業。例如,中鋼○五年排名第十九,○六年退步到三十二名。國內航空業龍頭華航也從○五年的六十九名退步到○六年的七十九名。相較之下,台泥、康師傅等企業,則因政策束縛少、布局中國早,反而能打敗陸企。
省思:中國內需市場將成新動能 
台灣,還要錯過嗎?

整體來看,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櫃排行〉,台灣進榜家數衰退、千億俱樂部會員家數第一次被中國大陸超越、兆元企業家數又在三地敬陪末座,這個成績單證明台灣並沒有好好利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

隨著中國正從世界工廠要轉型成世界市場,中國內需市場,勢將成為兩岸三地企業下一波成長的主要動力。眼看香港利用中國崛起已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台灣要到哪裡尋找一個能締造二○%年增率的市場,不利用中國,要利用誰呢?

1分鐘看兩岸三地1000大

龍頭企業:中國石油化工雄踞龍頭寶座,總營收達4.3兆,較2005年的3.3兆成長了34%

千億俱樂部:千億以上營收企業家數由2005年的80家增為111家。2006年是中國大陸千億俱樂部進榜家數首度超越台灣,以53家居兩岸三地之冠,台灣的39家次之

進榜門檻:2006年進榜門檻新台幣84億2千3百萬元,較2005年上升20.23%

淘汰率:比較2005年的榜單,2006年淘汰率為9.9%,較2005年的8.4%增加了1.5個百分點

名次間差距變化:2006年相鄰名次間平均差距為43.6億,前百名間更達426億,分別都較2005年大幅成長34%,顯示大型企業間規模日漸懸殊,規模越大者,差距越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enda9727 的頭像
    brenda9727

    漂泊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