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什麼會愛上對方-可欲(愛)品質
前面說過,在宰制社會中,有陽具的人必須有男人的品質,才具備被愛的資格。同理,有陰核的人必須有女人的品質,才具備被愛的資格。

但具有男或女的品質,只是被愛的最起碼資格。因為現代人不只進入男女的宰制關係,男女的宰制關係也只是眾多宰制關係中的一種。人的祉會關係通常是很複雜的。在戀愛對象的選擇上,因此就不能只考慮對方在男女宰制關係中應具有的品質,而也要考慮在其他宰制關係中,對方所佔的位置或所應具有的品質。

比如說,一個奴隸主的女兒,在選擇戀愛對象上,不能抱著「只要男人就好」的態度。從她幼年而來的教養,她所能接觸到的社會意見、資訊等,她只會被某一類的品質所吸引,而會厭惡另一類的品質。可以想見的是,她所厭惡的品質通常是屬於奴隸的品質,而她會被吸引的品質則是奴隸主才可能具備的品質。

當然,在奴隸主女兒的主觀意識中,她的戀愛是「自由」的;一個有陽具的人,不管是奴隸還是自由人,只要他可愛,她就會愛上他。這就好像許多現代女性自認為自己不喜歡研讀經史子集的國學學生的原因,並不是對方唸中文系沒有前途,而是對方「迂腐、不夠靈活」等等。或者,大學女生不會愛上鐵工廠男學徒的原因,在她們看來並非嫌棄對方地位與收入低,而是對方「言語粗魯無味、髒兮兮的、思想不能溝通、穿著舉止低俗沒有品味」等等。

其實,大學女生與鐵工廠學徒可能在小學還同過班,但在以後的社會化過程中,彼此就被分化到不同的社會團體去,失去接觸與交流,縱使堅固純真的同窗友情也下能再連繫她與他,因為友情本是促進同一團體內聚力的東西。大學女生與鐵工廠學徒在不同團體中,建立了幾乎沒有交集的人際關係網,培養出不同審美觀點、電影品味、人生態度與價值觀……。如果在街頭匆匆中彼此能互看一眼,用不著進一步的交談,外表與「氣質」的比較,已經讓雙方覺得對方不「可欲」(可以被愛)之簡稱。)

不過在一個社會中,稱霸的宰制集團對「可欲品質」的認定,往往會變成整個社會的主流意識,易言之,有一類「可欲品質」會稱霸全社會。大眾傳播會推銷一組「標準」、「典型」、「完美」的可欲品質。而所謂白馬王子與夢中女郎,就是,就是稱霸的可欲品質之化身表現。因此,在某類「可欲品質」稱霸的情況下,這類可欲品質就變成人人可欲的了。比如說,鐵工廠學徒所屬的社會團體,對女人的可欲品質之要求也許包括了「吃苦耐勞」、「樸素」、「堅毅」、「拙實」,但稱霸集團對女人的可欲品質之要求則或許包括了「多嬌」、「空靈氣質」、「柔媚」、「慧黠」。如果那個女大學生多少具有這些品質,鐵工廠的男學徒也可能會覺得她可欲。

大眾傳播中的「青春偶像」、「學生情人」,雜誌中的男女模特兒,言情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在意識形態中所扮演的功用就是,把社會中某個團體對可欲品質之看法,投射為全體的、普同的、所有團體的看法,而形成稱霸的可欲品質。當然可欲品質的稱霸,不是唯一的一種意識被投射為全社會的意識。社會中宰制團體的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人生觀、世界觀、理性觀、科學觀、真理觀都會變成稱霸的意識;易言之,大家都會認同宰制團體,接受宰制團體的看法。

如果對特定社會中稱霸的可欲品質略加分析,我們將會看到這一組可欲品質是會變化的,其中關於或著重外表的可欲品質,和商業較有關連。不論是服裝流行、美容化妝方式、髮型、體型等方面可欲品質之變化,都可以看到商業動機的推波助瀾。但是屬於內在的可欲品質,則比較地反映經濟型態與發展階段的變遷。比如,在婦女普遍就業之前與之後,對女人可欲品質之要求會有變化;可能會由要求「溫柔嫻慧」而變成「內外兼修」。又比如,在經濟發展初期,資金積累階段,和在投機活動頻繁的階段,對男人可欲品質的要求亦會不同:木訥、節儉、刻苦這些品質會被機智、大方、冒險精神這些品質所取代。

讓我把目前為止所談的,做個總結。戀愛的基礎是性,但我們不但要看到這個「性」是個「生理-生物」的概念,而且也要看到它的「心理-社會」這個最主要的層面。

這篇引言就寫到這裡為止。下面的一些文章則是對心理、行為(2)及與性/愛有關之社會現象(3)的一些分析,還有對男女戀愛交往場所的性知識(4),它們顯示性壓抑及男女宰制這兩個因素,怎麼樣影響及塑造了我們的社會心理及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enda9727 的頭像
    brenda9727

    漂泊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