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虛客:懂得而不佔有
網上對虛客的描述如下:他們通常有穩定的職業和家庭,有不錯的收入並懂得享受。但如果事業或物質生活要再邁進一步,似乎並不容易,於是他們乾脆讓自己放輕鬆,欣賞一下路上的風景。光看不買的幸福便由此而來,他們樂於做快樂的虛客。
需求刺激消費,但如果你家暫時什麼都不缺,你是否能對周圍的消費資訊熟視無睹?對此,越來越多的城裏人持否定態度——即使沒有買的需要,或者根本買不起,他們依然樂於在各大樓盤、車市或名牌店裏流連,感受一下比自己擁有的更“優質”的生活,這種人便是所謂的虛客。
他們說,在這種逛街消遣方式裏,看的樂趣甚于買的樂趣。雖然他們對靚樓靚車、各種奢侈品嚮往之,但虛客們也知道,懂得欣賞就好,未必要去佔有。
B 光看不買的幸福境界
這幾年,我在虛擬生活裏得到了樂趣,我住一套80多平方米兩居室,但心裏總有一個大房子夢想,希望那房子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我和父母住在一起。然而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暫時不能實現,所以四處看房。我常常在週末時拉著老公,找高檔住宅小區去看房,兩人有時對房子佈局爭論,在虛虛實實的話語裏,我們得到了心靈滿足。
我和老公開的車落伍了,買一輛好車是我們的心願,但轉念一想,車不過是個交通工具,但這不妨礙我們對車市的了解,大型車展上試駕新車,討論性價比,是我們樂此不疲的事情。
家裏奢侈品沒幾件,我卻是品牌店的常客,引領潮流雜誌的讀者。有些東西我一輩子都買不起,但我依然對那些漂亮衣服、絲巾、皮包有無法割捨的愛。
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幸福生活的實客——有好房好車好收入,但如果沒有過上那種高品質生活也無妨,至少我一直憧憬著,我依然有熱情,並在虛擬的快樂中抵消著現實生活的平淡。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慶倖自己是個虛客。
C 湊個熱鬧盡覽車色
對奢侈品純屬欣賞,令虛客們得到了心理滿足。如果我家暫時不缺,或者沒有買的需要,或者買不起,我依然喜歡奢侈品、名牌汽車,或去參觀樣板房,逛名品商廈。
我買車買得起,但總覺得現在買了是不是早了點,於是想再等等。我滿網路搜索汽車資訊,幾款車對比來對比去,看口碑找評論。我幾乎是這幾款車的專家了。我滿足於這種狀態,同事買了馬六,真的擁有了,也不過如此。這樣的結果,我已體驗過了。我和朋友說,我要5年後才買車,我要把這種只看不買的生活樂趣延長5年。你有信心就去消費吧,我要捂緊口袋。
D 看看是虛的 樂和是實的
只要你願意進入奢侈豪華場所,會欣賞、懂品評,然後跟網友共用你的經歷,你就可以算做一個成熟虛客了。高檔樓盤比比皆是,豪華商場中外名牌雲集,車市高檔車令人流連忘返,專賣店奢侈品讓人浮想聯翩……這些場所,就算你有錢也不可能天天去,去也不可能次次買。流連在這些地方的人,不一定都是買主,他們的目的不是購物,只是要體驗一下可能擁有的品質生活。
以前,人們重視金錢、地位上的顯露:房子要比別人大;車子要比別人好;穿戴要比別人貴……但現在,人們更樂於在豪華商場、高檔樓盤、名牌車展、名品靚店裏遊走,感受並想像美好的生活。一些有能力消費的人,也加入到不消費人群中來。這支隊伍變大,他們讓自己以休閒逛街的方式,輕鬆走在奢侈中間。奉行“非購買、零消費”的虛客,逐漸成為豪華商場、高檔樓盤、名牌汽車展裏有品位、會欣賞的流動大軍,為這些地方增加了不少人氣。
E 懂得欣賞的快意人生
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奚愷元曾這樣闡述幸福的秘密:兩人在一條風景優美的路上散步。他們的幸福度包括兩部分:一是欣賞風景所帶來的愉悅;二是相對位置所帶來的快樂,即領先者更幸福。開始,兩人都走得很慢,甲走在前面。從欣賞風景角度,兩人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而從相對位置來講,甲快樂,乙不快樂。為了超過甲,乙加快了步伐,甲也加快了腳步。就這樣,兩人越走越快,從最初的散步,到後來的奔跑……從相對位置角度來看,兩人總體的幸福沒有改變,但從欣賞風景角度獲得的幸福卻降低了,因為兩人將精力都放在了奔跑上。
這個寓言就是物質競爭社會地位上競爭,要買比別人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這種競爭從短期的、個人的角度來講,可能會增加幸福,但從長期的、社會的角度來講,卻降低幸福。
明白了這個道理,城市人開始享受“非購買”的樂趣了。
F 為了不落伍
Tulip身在廣州淘金路段上班,午休時間常流連名牌店,家又在中華廣場附近,每天走路回家,順便把流行前線、地王廣場也“掃”一遍。以她2000多元月薪,不能經常購物,但到處走,發現新東西,就用手機拍下來,放在MSN上做頭像,每每惹來網友好奇。“這是什麼東西?”“哪淘來這樣的玩意?”當類似問題紛至遝來,她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忙著逐一回答。而且,她逛街的等級相當高,跟專櫃小姐、小店店員都混個臉熟,甚至打得火熱,有什麼新優惠、新貨到埠,就有“專人”通知她去看。問她是否經常“幫襯”人家,她樂滋滋地說:不是,只是聊得來。
辦公室一族的Calvin一到週末,就忍不住去商場逛一天,手機、傢具、電腦甚至玩具店,他都要看一下,碰上有興趣的還要琢磨半天。樂做虛客,是因為某次同學聚會中,發現自己落伍,同學說的話題,竟然有他搭不上嘴的時候,這令“潮人”的他很受打擊。初出茅廬的Calvin掙錢不多,當然不能亂花錢,但他堅持一點:新的東西貴的東西,即便自己沒有,也至少要知道它的存在!
G 我與房子有個約會
週末,我與朋友阿兔一家出去逛,名為“南沙一日遊”,實際上很多“景點”都是新開發的樓盤。
一家人看樓看得如此認真專業,我疑惑:你們家又準備買樓?答曰:不是。他們家有兩套房子,親戚家也是置業數套,沒有需要,也沒有閒錢再買。但是,瘋狂看樓的樂趣,卻是買了房子後開始的,而且越看越想看,看的樓盤越來越高檔。於是,他們週末經常相約看樓,享受售樓先生小姐的熱情款待。他們覺得,這樣的度假方式,享受服務的快樂,跟真正別墅裏的富豪們差不了多少,而且還不花錢,更加超值。
像阿兔一家的看樓狂熱者不在少數。搜房網經常組織“看樓團”,前往各大新樓盤活動,組一個爆滿一個。
對於看樓人群,專業人士把他們分為“實客”和“虛客”。穿梭于各大名盤中,“虛客”們感受到的,是一種無須佔有便能得到的虛擬快樂,因為所謂的優質生活,離他們的距離大大拉近了。
H 快樂就在逛街裏
“如果沒有逛街,我的生活會失色不少。”
Sam是一公司白領,男性,可他逛街的興致不比老婆遜色。小兩口剛結婚,家裏該有的都有了,沒有太多經濟負擔,讓他們可以有不少閒暇去尋找快樂。
每天晚上,Sam一定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瀏覽名錶論壇,因為他迷戀這東西很久了。雖然已經陸續買進了三塊名錶,但他的心思似乎總是放在還沒買到手的那塊名錶上。Sam說:“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花那麼多錢去買表,只是看到那麼多好的東西,看看別人的評論、使用感受,就會覺得也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平時,Sam小兩口會經常關注一些購物資訊,不光是本地的,也包括上海和香港的。Sam直言:“偶爾籌劃一次香港行也不錯。”要問他們每次逛街都買了些什麼,或許會讓你失望——大多數時間,他們都是在逛累後坐下來喝杯咖啡,就空手回家了。他們的樂趣,就在逛裏面!
和Sam一樣,很多人在擁有了充裕的物質後,依然頻繁穿梭于各種消費場所。許多人已經有寬敞的住宅,還在不斷關注各種樓盤,但並不真正購買。
試一試,感受過了,就快樂了。
- Jul 16 Thu 2009 20:05
只逛不買 做個虛客也快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