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心 雕 龍
文 心 雕 龍 卷 九

        指 瑕 第 四 十 一 1
    管 仲 有 言 : 無 翼 而 飛 者 聲 也 ; 無 根 而 固 者 情 也 。 然則 聲 不 假 翼 , 其 飛 甚 易 ; 情 不 待 根 , 其 固 匪 難 ; 以 之 垂文 , 可 不 慎 歟 2 ! 古 來 文 才 , 異 世 爭 驅 ; 或 逸 才 以 爽 迅, 或 精 思 以 纖 密 , 而 慮 動 難 圓 , 鮮 無 瑕 病 。 陳 思 之 文 ,群 才 之 俊 也 , 而 武 帝 誄 云 , 尊 靈 永 蟄 ; 明 帝 頌 云 , 聖 體浮 輕 。 浮 輕 有 似 於 胡 蝶 , 永 蟄 頗 疑 於 昆 蟲 , 施 之 尊 極 ,豈 其 顧 校 作 有 當 乎 3 ! 左 思 七 諷, 說 孝 而 不 從 , 反 道 若 斯 , 餘 不 足 觀 矣 。 潘 岳 為 才 , 善於 哀 文 , 然 悲 內 兄 , 則 云 感 口 澤 , 傷 弱 子 , 則 云 心 如 疑。 禮 文 在 尊 極 , 而 施 之 下 流 , 辭 雖 足 哀 , 義 斯 替 矣 4 。若 夫 君 子 擬 人 必 於 其 倫 , 而 崔 瑗 之 誄 李 公 , 比 行 於 黃 虞, 向 秀 之 賦 嵇 生 , 方 罪 於 李 斯 ; 與 其 失 也 , 雖 寧 僭 元作 降 孫 改 無 濫 , 然 高 厚 之 詩 , 不 類 甚 矣 5 。 凡 巧 言易 標 , 拙 辭 難 隱 , 斯 言 之 玷 , 實 深 白 圭 , 繁 例 難 載 , 故略 舉 四 條 6 。
    若 夫 立 文 之 道 , 惟 字 與 義 。 字 以 訓 正 , 義 以 理 宣, 而 晉 末 篇 章 , 依 希 其 旨 , 始 有 賞 際 奇 至 之 言 , 終 無 撫叩 酬 即 謝 云 當 作 酢 鈴 木 云 岡 本 作 即 酬 之語 , 每 單 舉 一 字 , 指 以 為 情 。 夫 賞 訓 錫 賚 , 豈 關 心 解 ;撫 訓 執 握 , 何 預 情 理 7 ; 雅 頌 未 聞 , 漢 魏 莫 用 , 懸 領 似如 可 辯 , 課 文 了 不 成 義 , 斯 實 情 訛 之 所 變 , 文 澆 之 致 弊。 而 宋 來 才 英 , 未 之 或 改 , 舊 染 成 俗 , 非 一 朝 也 8 。 近代 辭 人 , 率 多 猜 忌 , 至 乃 比 語 求 蚩 , 鈴木 云 岡 本 作 媸 反 音 取 瑕 , 雖 不 屑 於 古 , 而 有 擇 於 今焉 9 。 又 製 同 他 文 , 理 宜 刪 革 , 若 排 王本 作 掠 人 美 辭 , 以 為 己 力 , 寶 玉 大 弓 , 終 非 其 有 。全 寫 則 揭 篋 , 傍 采 則 探 囊 , 然 世 遠 者 太 輕 , 時 同 者 為 尤矣 1 0 。

    若 夫 注 解 為 書 , 所 以 明 正 事 理 , 然 謬 於 研 求 , 或率 意 而 斷 1 1 。 西 京 賦 稱 中 黃 育 獲 之 疇 , 而 薛 綜 謬 注 謂之 閹 尹 , 是 不 聞 執 雕 虎 之 人 也 。 又 周 禮 井 賦 舊 有 疋 馬 ;而 應 劭 釋 疋 , 或 量 首 數 蹄 , 斯 豈 辯 物 之 要 哉 1 2 ! 原 夫古 之 正 名 , 車 兩 而 馬 疋 , 疋 元 脫 楊 補 兩稱 目 , 以 並 耦 為 用 1 3 。 蓋 車 貳 佐 乘 , 馬 儷 驂 服 , 服 乘不 隻 , 故 名 號 必 雙 , 名 號 一 正 , 則 雖 單 為 疋 矣 。 疋 夫 疋婦 , 亦 配 義 矣 顧 校 作 也 1 4 。 夫車 馬 小 義 , 而 歷 代 莫 悟 ; 辭 賦 近 事 , 而 千 里 致 差 ; 況 鑽灼 經 典 , 能 不 謬 哉 ! 夫 辯 言 一 作 疋 而數 筌 一 作 首 蹄 1 5 , 選 勇 而 驅 閹尹 , 失 理 太 甚 , 故 舉 以 為 戒 。 丹 青 初 炳 而 後 渝 , 文 章 歲久 而 彌 光 , 若 能 檃 括 於 一 朝 , 可 以 無 慚 鈴木 云 梅 本 閔 本 岡 本 作 愧 於 千 載 也 。

    贊 曰 : 羿 氏 舛 射 1 6 , 東 野 敗 駕 1 7 。 雖 有  才, 謬 則 多 謝 。 斯 言 一 玷 , 千 載 弗 化 。 令 章 靡 疚 , 亦 善 之亞 。

1   札 記 曰 『 此 篇 所 指 之 瑕 , 凡 為 六類 : 一 , 文 義 失 當 之 瑕 ; 二 , 比 擬 不 類 之 瑕 ; 三 , 字 義依 稀 之 瑕 ; 四 , 語 音 犯 忌 之 瑕 ; 五 , 掠 人 美 辭 之 瑕 ; 六, 注 解 謬 誤 之 瑕 。 雖 舉 證 稀  , 正 宜 引 申 以 求 。 觀 顏 氏家 訓 匡 繆 正 俗 諸 書 , 知 文 士 屬 辭 , 實 多 瑕 類 。 古 人 往 矣, 誠 宜 為 之 掩 藏 , 然 覆 車 之 軌 , 無 或 重 跡 , 別 白 書 之 ,亦 所 以 示 鑒 也 。 竊 謂 文 章 之 瑕 , 大 分 五 族 , 而 注 謬 之 瑕不 與 焉 。 一 曰 體 瑕 ; 二 曰 事 瑕 ; 三 曰 語 瑕 ; 四 曰 字 瑕 ;五 曰 勦 襲 之 瑕 。 體 瑕 者 , 王 朗 雜 箴 , 乃 置 巾 履 ; 陳 思 文誄 , 旨 言 自 陳 是 也 。 事 瑕 者 , 相 如 述 葛 天 之 歌 , 千 唱 萬和 , 曹 洪 謬 高 唐 之 事 , 不 記 綿 駒 是 也 。 語 瑕 者 , 陳 思 之聖 體 浮 輕 , 潘 岳 之 將 反 如 疑 是 也 。 字 瑕 者 , 詭 異 則 若 哅呶 , 依 稀 則 若 賞 撫 是 也 。 ( 以 上 舉 例 , 皆 本 原 書 。 ) 勦襲 之 瑕 , 蘇 綽 擬 周 書 而 作 大 誥 , 揚 雄 擬 易 而 作 太 玄 是 也。(
此 本 顏 君 說 , ) 總 之 古 人 之 瑕 , 不可 不 知 , 己 文 之 瑕 , 亦 不 可 不 檢 。 元 遺 山 詩 曰 「 撼 樹 蚍蜉 自 覺 狂 , 書 生 技 癢 愛 論 量 , 老 來 留 得 詩 千 首 , 卻 被 何人 較 短 長 。 」 今 之 人 欲 指 斥 前 瑕 者 , 豈 可 不 知 斯 旨 哉 。』

        吾 人 屬 文 , 志 在 行 遠 , 而 文字 之 疵 瑕 , 與 夫 意 義 之 疏 誤 , 誰 能 自 免 , 正 賴 同 好 之 士, 礱 諸 錯 諸 , 以 求 完 密 。 顏 氏 家 訓 文 章 篇 云『
江 南 文 制 , 欲 人 彈 射 ; 知 有 病 累 ,隨 即 改 之 。 』 此 其 雅 量 , 誠 非 山 東 鄙 俗 所 能 夢 想 者 矣 。竊 謂 評 時 人 之 文 , 不 可 稍 雜 意 氣 ; 評 古 人 之 文 , 不 可 略存 成 心 ; 持 商 量 之 誠 意 , 發 和 悅 之 德 音 ; 獻 替 臧 否 , 孰不 喜 納 。 所 謂 雖 古 人 復 生 , 亦 不 得 罪 其 誹 謗 者 也 。

        顏 氏 又 曰 『 學 為 文 章 , 先 謀親 友 , 得 其 評 論 者 , 然 後 出 手 ; 慎 勿 師 心 自 任 , 取 笑 旁人 也 。 自 古 執 筆 為 文 者 , 何 可 勝 言 ; 然 至 於 宏 麗 精 華 ,不 過 數 十 篇 耳 。 但 使 不 失 體 裁 , 辭 意 可 觀 , 遂 稱 才 士 ,要 須 動 俗 蓋 世 , 亦 俟 河 之 清 乎 。 』 又 曰 『 自 子 游 子 夏 荀況 孟 軻 枚 乘 賈 誼 蘇 武 張 衡 左 思 之 儔 , 有 盛 名 而 免 過 患 者, 時 復 聞 之 , 但 其 損 敗 居 多 耳 。 每 嘗 思 之 , 原 其 所 積 ,文 章 之 體 , 標 舉 興 會 , 發 引 性 靈 , 使 人 矜 伐 , 故 忽 於 持操 , 果 於 進 取 。 今 世 文 士 , 此 患 彌 切 , 一 事 愜 當 , 一 句清 巧 , 神 厲 九 霄 , 志 凌 千 載 , 自 吟 自 賞 , 不 覺 更 有 傍 人。 加 以 砂 礫 所 傷 , 慘 於 矛 戟 , 諷 刺 之 禍 , 速 乎 風 塵 , 深宜 防 慮 , 以 保 元 吉 。 』

2   札 記 曰 『 案 管 子 戒 篇 文 曰 「 管 仲復 于 桓 公 曰 , 無 翼 而 飛 者 聲 也 , ( 注 『 出 言 門 庭 , 千 里必 應 , 故 曰 無 翼 而 飛 。 』 ) 無 根 而 固 者 情 也 , ( 注 『 同舟 而 濟 , 胡 越 不 患 異 心 , 故 曰 無 根 而 固 。 』 ) 無 方 而 富者 生 也 。 公 亦 固 情 謹 聲 , 以 嚴 尊 生 , 此 謂 道 之 榮 。 」 案彥 和 引 此 , 斷 章 取 義 , 蓋 以 無 翼 而 飛 無 根 而 固 , 喻 文 之傳 于 久 遠 , 易 為 人 所 記 識 , 即 後 文 「 文 章 歲 久 而 彌 光 ,若 能 檃 括 一 朝 , 可 以 無 慚 千 載 」 之 意 。 亦 即 贊 「 斯 言 一玷 , 千 載 弗 化 」 意 。 』

3   金 樓 子 立 言 篇 下 引 彥 和 此 文 , 自管 仲 有 言 至 不 其 嗤 乎 , 茲 依 金 樓 子 校 之 。 文 才 作 文 士 。無 『 或 逸 才 以 爽 迅 , 或 精 思 以 纖 密 』 二 句 。 難 圓 作 難 固。 俊 作  。 頗 疑 作 可 擬 。 豈 其 當 乎 作 不 其 嗤 乎 。 曹 子 建集 武 帝 誄 『 幽 闥 一 扃 , 尊 靈 永 蟄 。 』 又 冬 至 獻 襪 頌 『 翱翔 萬 域 , 聖 體 浮 輕 。 』 顏 氏 家 訓 文 章 篇 『 古 人 之 所 行 ,今 世 以 為 諱 。 陳 思 王 武 帝 誄 , 遂 深 永 蟄 之 思 , 潘 岳 悼 亡賦 , 乃 愴 手 澤 之 遺 , 是 方 父 於 蟲 , 匹 婦 於 考 也 。 蔡 邕 楊秉 碑 云 「 統 大 麓 之 重 , 」 潘 尼 贈 盧 景 宣 詩 云 「 九 五 思 飛龍 , 」 孫 楚 王 驃 騎 誄 云 「 奄 忽 登 遐 , 」 陸 機 父 誄 云 「 億兆 宅 心 , 敦i百 揆 , 」 姊 誄 云 「 俔 天 之 和 , 」 今 為 此 言 ,則 朝 廷 之 罪 人 也 。 王 粲 贈 楊 德 祖 詩 云 「 我 君 餞 之 , 其 樂洩 洩 ; 」 不 可 妄 施 人 子 , 況 儲 君 乎 。 』 藝 文 類 聚 三 十 四有 潘 岳 悼 亡 賦 , 惟 無 手 澤 之 語 , 今 之 存 者 , 殆 非 全 文 。

4   左 思 七 諷 文 已 殘 佚 , 說 孝 語 無 可考 見 。

        禮 記 玉 藻 『 父 沒 而 不 能 讀 父之 書 , 手 澤 存 焉 爾 ; 母 沒 而 杯 圈 不 能 飲 焉 , 口 澤 之 氣 存焉 爾 。 』 案 潘 岳 悲 內 兄 文 , 今 已 無 考 。

        又 檀 弓 『 孔 子 觀 送 葬 者 曰 ,善 哉 為 喪 乎 ! 其 往 也 如 慕 , 其 反 也 如 疑 。 』 金 鹿 哀 辭 『將 反 如 疑 , 回 首 長 顧 。 』 文 載 哀 弔 篇 注 。

5   擬 人 必 於 其 倫 , 見 禮 記 曲 禮 下 。

        崔 瑗 李 公 誄 今 已 無 考 。 後 漢書 謝 夷 吾 傳 載 班 固 薦 表 , 崔 文 當 亦 此 類 。 文 選 向 秀 思 舊賦 『 昔 李 斯 之 受 罪 兮 , 歎 黃 犬 而 長 吟 ; 悼 嵇 生 之 永 辭 兮, 顧 日 影 而 彈 琴 。 』 寧 僭 , 謂 崔 瑗 之 誄 李 公 ; 無 濫 , 謂向 秀 之 賦 嵇 生 。 左 傳 襄 公 二 十 六 年 『 蔡 聲 子 曰 , 善 為 國者 , 賞 不 僭 而 刑 不 濫 。 若 不 幸 而 過 , 寧 僭 無 濫 。 』 哀 五年 杜 注 , 『 僭 , 差 也 。 濫 , 溢 也 。 』 『 高 厚 之 詩 不 類 ,』 見 襄 公 十 六 年 傳 。

        金 樓 子 雜 記 篇 上 『 宋 玉 ( 玉是 書 字 之 誤 ) 戲 太 宰 屢 游 之 談 , 後 人 因 此 流 遷 反 語 , 至相 習 。 至 如 太 宰 之 言 屢 游 , 鮑 照 之 伐 鼓 , ( 文 鏡 祕 府 論五 『 翻 語 病 者 , 正 言 是 佳 詞 , 反 語 則 深 累 是 也 。 如 鮑 明遠 詩 云 「 雞 鳴 關 吏 起 , 伐 鼓 早 通 晨 。 」 伐 鼓 正 言 是 佳 詞, 反 語 則 不 祥 , 是 其 病 也 。 崔 氏 曰 , 伐 鼓 反 語 腐 骨 是 其病 。 』 ) 孝 綽 步 武 之 談 , 韋 粲 浮 柱 之 說 , 是 中 太 甚 者 ,不 可 不 避 耳 。 俗 士 非 但 文 章 如 此 , 至 言 論 尤 事 反 語 。 何僧 智 者 , 嘗 於 任 昉 坐 賦 詩 而 言 其 詩 不 類 。 任 云 「 卿 詩 可謂 高 厚 。 」 何 大 怒 曰 「 遂 以 我 為 狗 號 。 」 ( 高 厚 切 狗 ,厚 高 切 號 。 ) 任 逐 後 解 說 , 遂 不 相 領 。 任 君 復 云 「 經 蓄一 枕 , 不 知 是 何 木 。 」 會 有 委 巷 之 □ , ( 原 缺 。 ) 謂 任君 曰 「 此 枕 是 標 櫧 之 木 。 」 ( 反 語 為 餔 糟 。 ) 任 託 不 覺悟 。 此 人 乃 以 宣 誇 於 眾 , 有 自 得 之 色 。 夫 子 曰 「 必 也 正名 乎 。 」 斯 言 讜 矣 ! 』

        顏 氏 家 訓 文 章 篇 『 吳 均 集 有破 鏡 賦 。 昔 者 邑 號 朝 歌 , 顏 淵 不 舍 , 里 名 勝 母 , 曾 參 歛襟 ; 蓋 忌 夫 惡 名 之 傷 實 也 。 破 鏡 乃 凶 逆 之 獸 , 事 見 漢 書, 為 文 幸 避 此 名 也 。 比 世 往 往 見 有 和 人 詩 者 , 題 云 敬 同。 孝 經 云 「 資 於 事 父 以 事 君 而 敬 同 , 」 不 可 輕 言 也 。 梁世 費 旭 詩 云 「 不 知 是 耶 非 。 」 殷 澐 詩 云 「 飄 颺 雲 母 舟 。」 簡 文 曰 「 旭 既 不 識 其 父 , 澐 又 飄 颺 其 母 。 」 此 雖 悉 古事 , 不 可 用 也 。 世 人 或 有 文 章 引 詩 伐 鼓 淵 淵 者 , 宋 書 已有 屢 游 之 誚 , 如 此 流 比 , 幸 須 避 之 。 北 面 事 親 , 別 舅 摛渭 陽 之 詠 , 堂 上 養 老 , 送 兄 賦 桓 山 之 悲 , 皆 大 失 也 。 舉此 一 隅 , 觸 途 宜 慎 。 』

6   陳 思 比 尊 於 微 , 一 也 ; 左 思 反 道, 二 也 ; 潘 岳 稱 卑 如 尊 , 三 也 ; 崔 向 僭 濫 , 四 也 。

7   終 無 撫 叩 酬 即 之 語 。 札 記 曰 『 無當 作 有 。 』 謝 校 曰 『 即 當 作 酢 。 』 此 節 所 論 , 未 得 確 解, 聊 引 世 說 新 語 數 事 說 之 。 賞 際 奇 至 ( 至 疑 當 作 致 。 )或 即 如 文 學 篇 『 謝 公 因 子 弟 集 聚 , 問 毛 詩 何 句 最 佳 。 遏稱 曰 「 昔 我 往 矣 , 楊 柳 依 依 , 今 我 來 思 , 雨 雪 霏 霏 。 」公 曰 「 訏 謨 定 命 , 遠 猷 辰 告 。 謂 此 句 偏 有 雅 人 深 致 。 」』 詩 三 百 篇 似 不 得 單 指 一 二 句 以 為 最 佳 , 然 各 以 己 之 所喜 , 謂 有 深 致 , 似 尚 無 大 過 。 又 如 劉 注 引 郭 璞 別 傳 曰 『璞 奇 博 多 通 , 文 藻 粲 麗 , 才 學 賞 豫 , 足 參 上 流 。 』 又 『孫 興 公 作 庾 公 誄 。 袁 羊 曰 , 見 此 張 緩 。 於 時 以 為 名 賞 。』 晉 書 文 苑 顧 愷 之 傳 『 嘗 為 筆 賦 , 成 , 謂 人 曰 , 吾 賦 之比 嵇 康 琴 , 不 賞 者 必 以 後 來 相 遺 ; 識 者 亦 當 以 高 奇 見 賞。 』 六 朝 人 好 言 賞 , 然 如 上 例 , 似 不 應 致 譏 。

        明 詩 篇 云 『 宋 初 文 詠 , 爭 價一 句 之 奇 , 』 或 其 甚 者 , 竟 舉 一 字 以 為 賞 。 李 諤 上 書 謂爭 一 字 之 巧 , 殆 指 此 與 。 撫 叩 酬 酢 , 或 即 如 言 語 篇 『 顧司 空 未 知 名 , 詣 王 丞 相 。 丞 相 小 極 , 對 之 疲 睡 。 顧 思 所以 叩 會 之 。 因 謂 同 坐 曰 「 昔 每 聞 元 公 ( 顧 榮 。 ) 道 公 協贊 中 宗 , 保 全 江 表 , 體 小 不 安 , 令 人 喘 息 。 」 丞 相 因 覺, 謂 顧 曰 「 此 子 珪 璋 特 達 , 機 警 有 鋒 。 」 』 單 舉 一 字 ,指 以 為 情 , 或 即 如 排 調 篇 『 庾 園 客 詣 孫 監 , 值 行 , 見 齊莊 在 外 , 尚 幼 而 有 神 意 。 庾 試 之 曰 「 孫 安 國 何 在 ? 」 即答 曰 「 庾 稗 恭 家 。 」 庾 大 笑 曰 「 諸 孫 大 盛 , 有 兒 如 此 。」 又 答 曰 「 未 若 諸 庾 之 翼 翼 。 」 還 語 人 曰 「 我 故 勝 , 得重 喚 奴 父 名 。 」 』 注 引 孫 放 別 傳 曰 『 放 應 機 制 勝 , 時 人仰 焉 。 』 說 文 『 賞 , 賜 有 功 也 。 』 廣 雅 釋 詁 三 『 撫 , 持也 。 』 札 記 曰 『 用 賞 者 , 如 沈 休 文 宋 書 謝 靈 運 傳 論 之 諷高 歷 賞 。 用 撫 者 , 如 傅 季 友 為 宋 公 修 張 良 廟 教 之 撫 事 彌深 。 』

8   札 記 曰 『 案 晉 來 用 字 有 三 弊 : 一曰 造 語 依 稀 , 如 賞 撫 二 字 之 外 , 戒 嚴 曰 纂 嚴 , 送 別 曰 瞻送 , 解 識 曰 領 悟 , 契 合 曰 會 心 。 至 如 品 藻 稱 譽 之 詞 , 尤為 模 略 , 如 嵇 紹 劭 長 , 高 坐 淵 箸 , 王 微 邁 上 , 下 壺 峰 距, 王 恭 亭 亭 直 上 , 王 忱 羅 羅 清 疏 , 叩 其 實 義 , 殊 欠 分 明, 而 世 俗 相 傳 , 初 不 撢 究 。 二 曰 用 字 重 複 , 容 貌 姿 美 ,見 于 魏 書 , 文 豔 博 富 , 亦 載 國 志 , 此 皆 三 字 稠 疊 ; 兩 字複 語 , 尤 難 悉 數 。 三 曰 用 典 飾 濫 , 呼 徵 質 曰 周 鄭 , 謂 霍亂 為 博 陸 , 言 食 則 餬 口 , 道 錢 則 孔 方 , 稱 兄 則 孔 懷 , 論婚 則 宴 爾 , 求 莫 而 用 為 求 瘼 , 計 偕 而 以 為 計 階 , 轉 相 祖述 , 安 施 失 所 , 比 喻 乖 方 , 斯 亦 彥 和 所 云 文 澆 之 致 弊 也。 』

9   反 音 取 瑕 , 如 高 厚 伐 鼓 之 類 是 。比 語 求 蚩 , 如 是 耶 非 , 雲 母 舟 之 類 是 。 金 樓 子 捷 對 篇 云『 羊 戎 好 為 雙 聲 , 江 夏 王 設 齋 使 戎 鋪 坐 。 戎 曰 「 官 教 前床 , 可 開 八 尺 。 」 王 曰 「 開 床 小 狹 。 」 戎 復 曰 「 官 家 恨狹 , 更 廣 八 分 。 」 又 對 文 帝 曰 「 金 溝 清 泚 , 銅 池 搖 漾 ,既 佳 光 景 , 當 得 劇 棋 。 」 』 洛 陽 伽 藍 記 載 郭 氏 婢 對 人 曰『 郭 冠 軍 家 。 』 其 人 曰 『 此 婢 雙 聲 。 』 婢 曰 『 儜 奴 慢 罵。 』 此 即 周 顒 體 語 之 類 , 亦 與 反 語 同 為 言 語 聲 變 之 法 ;而 六 朝 南 北 皆 有 此 風 習 矣 。 彥 和 云 『 不 屑 於 古 , 有 擇 於今 , 』 謂 此 雖 不 雅 , 然 習 俗 如 是 , 作 者 亦 不 可 不 留 意 ,以 免 世 之 猜 忌 也 。

1 0 春 秋 定 公 八 年 『 盜 竊 寶 玉 大 弓 。』 杜 注 『 盜 謂 陽 虎 也 。 寶 玉 , 夏 后 氏 之 璜 。 大 弓 , 封 父之 繁 弱 。 』 莊 子 胠 篋 篇 『 將 為 胠 篋 探 囊 發 匱 之 盜 而 為 守備 , … … 然 而 巨 盜 至 , 則 負 匱 揭 篋 擔 囊 而 趨 。 』 世 遠 者太 輕 , 時 同 者 為 尤 , 謂 竊 取 古 辭 , 是 輕 薄 無 行 ; 掠 取 時說 , 將 自 招 咎 尤 。 造 文 之 士 , 能 杼 軸 己 懷 , 不 相 剽 賊 ,斯 免 瑕 累 矣 。

1 1 紀 評 曰 『 此 條 無 與 文 章 , 殊 為 汗漫 。 』 案 論 說 篇 云 『 若 夫 注 釋 為 詞 , 解 散 論 體 , 離 文 雖異 , 總 會 是 同 。 』 據 此 , 注 解 為 文 , 所 以 明 正 事 理 , 尤不 可 疏 忽 從 事 , 貽 誤 後 學 。 何 晏 見 王 弼 老 子 注 , 乃 以 所注 作 道 德 二 論 , 郭 象 注 莊 子 , 亦 即 以 意 闡 發 , 無 異 單 篇之 論 , 注 與 論 本 可 通 也 。 彥 和 於 本 篇 特 為 指 說 , 殊 存 微意 , 紀 氏 譏 之 , 未 見 其 可 。

1 2 張 衡 西 京 賦 『 迺 使 中 黃 之 士 , 育獲 之 儔 。 』 李 善 注 『 尸 子 曰 「 中 黃 伯 曰 , 余 左 執 泰 行 之獶 而 右 搏 雕 虎 。 」 戰 國 策 范 睢 說 秦 王 曰 「 烏 獲 之 力 焉 而死 , 夏 育 之 勇 焉 而 死 。 」 』 案 薛 綜 注 未 見 此 說 , 當 為 李善 所 刪 去 。 周 禮 地 官 小 司 徒 『 乃 經 土 地 , 而 井 牧 其 田 野。 九 夫 為 井 四 井 為 邑 , 四 邑 為 丘 , 四 丘 為 甸 , 四 甸 為 縣, 四 縣 為 都 , 以 任 地 事 而 令 貢 賦 。 凡 稅 斂 之 事 。 』 鄭 注引 司 馬 法 曰 『 六 尺 為 步 , 步 百 為  ,  百 為 夫 , 夫 三 為屋 , 屋 三 為 井 , 井 十 為 通 , 通 為 匹 馬 。 』 正 義 曰 『 三 十家 使 出 馬 一 匹 , 故 曰 通 為 匹 馬 。 』 今 存 風 俗 通 無 釋 匹 之文 。 藝 文 類 聚 九 十 三 引 風 俗 通 云 『 馬 一 匹 , 俗 說 相 馬 比君 子 , 與 人 相 匹 。 或 曰 , 馬 夜 行 , 目 明 照 前 四 丈 , 故 曰一 匹 。 或 曰 度 馬 縱 橫 , 適 得 一 匹 。 或 說 馬 死 賣 得 一 匹 帛。 或 云 , 春 秋 左 氏 說 , 諸 侯 相 贈 乘 馬 束 帛 , 束 帛 為 匹 ,與 馬 相 匹 耳 。 』 案 此 皆 與 量 首 數 蹄 說 未 合 。 說 文 匹 , 四丈 也 。 漢 書 食 貨 志 布 帛 廣 二 尺 二 寸 為 幅 , 長 四 丈 為 匹 。

1 3 尚 書 牧 誓 『 戎 車 三 百 兩 。 』 傳 『車 稱 兩 。 』 風 俗 通 『 車 有 兩 輪 , 故 稱 為 兩 ; 猶 履 有 兩 隻, 亦 稱 為 兩 。 』 段 玉 裁 注 說 文 匹 字 云 『 凡 言 匹 敵 匹 耦 者, 皆 於 二 端 成 兩 取 意 。 ( 二 丈 為 一 端 , 二 端 為 兩 , 每 兩為 一 匹 。 ) 凡 言 匹 夫 匹 婦 者 , 於 一 兩 成 匹 取 意 。 兩 而 成匹 , 判 合 之 理 也 , 雖 其 半 亦 得 云 匹 也 。 馬 稱 匹 者 , 亦 以一 牝 一 牡 離 之 而 云 匹 , 猶 人 言 匹 夫 也 。 』 案 本 篇 疋 字 皆當 作 匹 。 群 經 正 字 曰 『 按 匹 , 俗 作 疋 。 經 典 亦 偶 一 見 之。 孟 子 告 子 「 力 不 能 勝 一 匹 雛 。 」 孫 奭 音 義 云 「 匹 , 丁公 著 作 疋 , 」 是 也 。 疋 即 匹 字 之 偽 。 蓋 漢 隸 匹 有 變 八 為小 而 作 匝 者 , 見 武 榮 馮 緄 等 碑 , 故 俗 又 偽 為 疋 。 且 以 匹為 匹 偶 之 匹 , 疋 為 丈 疋 之 疋 , 則 尤 偽 也 。 』

1 4 禮 記 少 儀 『 乘 貳 車 則 式 , 佐 車 則否 。 貳 車 者 , 諸 侯 七 乘 , 上 大 夫 五 乘 , 下 大 夫 三 乘 。 』鄭 注 『 貳 車 , 佐 車 , 皆 副 車 也 。 朝 祀 之 副 曰 貳 ; 戎 獵 之副 曰 佐 。 』 詩 鄭 風 大 叔 于 田 『 叔 于 田 , 乘 乘 黃 , 兩 服 上襄 , 兩 驂 雁 行 。 』 正 義 曰 『 小 戎 云 「 騏 騮 是 中 , 騧 驪 是驂 ; 」 驂 中 對 文 , 則 驂 在 外 ; 外 者 為 驂 , 則 知 內 者 為 服。 』 白 虎 通 『 匹 , 偶 也 。 與 其 妻 為 偶 , 陰 陽 相 成 之 義 也。 』

1 5 夫 辯 言 而 數 筌 蹄 , 應 依 一 作 『 辯匹 而 數 首 蹄 。 』

1 6 史 記 夏 本 紀 正 義 及 御 覽 八 十 二 引帝 王 世 紀 曰 『 帝 羿 有 窮 氏 與 吳 賀 北 遊 。 賀 使 羿 射 雀 左 目, 誤 中 右 目 , 羿 俯 首 而 媿 , 終 身 不 忘 。 』

1 7 莊 子 達 生 篇 『 東 野 稷 以 御 見 莊 公, 進 退 中 繩 , 左 右 旋 中 規 ; 莊 公 以 為 文 弗 過 也 , 使 之 鉤百 而 反 。 顏 闔 遇 之 , 入 見 曰 「 稷 之 馬 將 敗 。 」 公 密 而 不應 。 少 焉 果 敗 而 反 。 公 曰 「 子 何 以 知 之 ? 」 曰 「 其 馬 力竭 矣 , 而 猶 求 焉 , 故 曰 敗 。 」 』




      養 氣 第 四 十 二
    昔 王 充 著 述 , 制 養 氣 之 篇 , 驗 己 而 作 , 豈 虛 造 哉 1! 夫 耳 目 鼻 口 , 生 之 役 也 ; 心 慮 言 辭 , 神 之 用 也 。 率 志委 和 , 則 理 融 而 情 暢 ; 鑽 礪 過 分 , 則 神 疲 而 氣 衰 ; 此 性情 之 數 也 2 。 夫 三 皇 辭 質 , 心 絕 於 道 華 ; 帝 世 始 文 , 言貴 於 敷 奏 ; 三 代 春 秋 , 雖 沿 世 彌 縟 , 並 適 分 胸 臆 , 非 牽課 才 外 也 。 戰 代 枝 鈴 木 云 岡 本 作 技 詐, 攻 奇 飾 說 ; 漢 世 迄 今 , 辭 務 日 新 , 爭 光 鬻 采 , 慮 亦 竭矣 。 故 淳 言 以 比 澆 辭 , 文 質 懸 乎 千 載 ; 率 志 以 方 竭 情 ,勞 逸 差 於 萬 里 ; 古 人 所 以 餘 裕 , 後 進 所 以 莫 遑 也 3 。
    凡 童 少 鑒 淺 而 志 盛 , 長 艾 識 堅 而 氣 衰 , 志 盛 者 思銳 以 勝 勞 , 氣 衰 者 慮 密 以 傷 神 , 斯 實 中 人 之 常 資 , 歲 時之 大 較 也 。 若 夫 器 分 有 限 , 智 用 無 涯 , 或 慚 鳧 企 鶴 , 瀝辭 鐫 思 , 於 是 精 氣 內 銷 , 有 似 尾 閭 之 波 , 神 志 外 傷 , 同乎 牛 山 之 木 ; 怛 鈴 木 云 嘉 靖 本 作 恆 惕之 盛 一 作 成 疾 , 亦 可 推 矣 4 。 至如 仲 任 置 硯 以 綜 述 5 , 叔 元 作 敬 孫 無 撓改 通 懷 筆 以 專 業 6 , 既 暄 之 以 歲 序 , 又 煎 之 以 日 時, 是 以 曹 公 懼 為 文 之 傷 命 , 陸 雲 歎 用 思 之 困 神 , 非 虛 談也 7 。

    夫 學 業 在 勤 , 功 庸 弗 怠 , 故 有 錐 股 自 厲 , 和 熊 以苦 之 人 8 。 黃 云 案 馮 本 與 元 刻 無 功 庸 弗怠 及 和 熊 以 苦 之 人 二 句 志 紀 昀 云志 當 作 至 於 文 也 , 則 申 寫 鬱 滯 , 故 宜 從 容 率 情 , 優柔 適 會 。 若 銷 鑠 精 膽 , 蹙 迫 和 氣 , 秉 牘 以 驅 齡 , 灑 翰 以伐 性 , 豈 聖 賢 之 素 心 , 會 文 之 直 理 哉 9 ! 且 夫 思 有 利 鈍, 時 有 通 塞 , 沐 則 心 覆 , 且 或 反 常 1 0 , 神 之 方 昏 , 再三 愈 黷 。 是 以 吐 納 文 蓺 , 務 在 節 宣 , 清 和 其 心 , 調 暢 其氣 , 煩 而 即 捨 , 勿 使 壅 滯 1 1 , 意 得 則 舒 懷 以 命 筆 , 理伏 則 投 筆 以 卷 懷 , 逍 遙 以 針 勞 , 談 笑 以 藥  , 常 弄 閑 於才 鋒 , 賈 餘 於 文 勇 , 使 刃 發 如 新 , 湊 鈴木 云 當 作 腠 理 無 滯 1 2 , 雖 非 胎 息 之 邁 顧校 作 萬 術 1 3 , 斯 亦 衛 氣 之 一 方 也 。

贊 曰 : 紛 哉 萬 象 , 勞 矣 千 想 。 玄 神 宜 寶 , 素 氣 資 養 。水 停 以 鑒 , 火 靜 而 朗 。 無 擾 文 慮 , 鬱 此 精 爽 。

1   論 衡 自 紀 篇 『 章 和 二 年 , 罷 州 家居 , 年 漸 七 十 , 時 可 懸 輿 。 … … 髮 白 齒 落 , 日 月 逾 邁 ,儔 倫 彌 索 ; 鮮 所 恃 賴 。 貧 無 供 養 , 志 不 娛 快 ; 歷 數 冉 冉, 庚 辛 域 際 , 雖 懼 終 徂 ; 愚 猶 沛 沛 , 乃 作 養 性 之 書 凡 十六 篇 。 養 氣 自 守 , 適 食 則 酒 , 閉 明 塞 聰 , 愛 精 自 保 , 適輔 服 藥 , 引 導 庶 冀 , 性 命 可 延 , 斯 須 不 老 。 』

2   史 記 自 序 司 馬 談 論 六 家 要 旨 云 『凡 人 所 生 者 , 神 也 ; 所 託 者 , 形 也 。 神 大 用 則 竭 , 形 大勞 則 敝 ; 形 神 離 則 死 。 』 抱 朴 子 至 理 篇 『 身 勞 則 神 散 ,氣 竭 則 命 終 。 』 彥 和 論 文 以 循 自 然 為 原 則 , 本 篇 大 意 ,即 基 於 此 。 蓋 精 神 寓 於 形 體 之 中 , 用 思 過 劇 , 則 心 神 昏迷 。 故 必 逍 遙 針 勞 , 談 笑 藥  , 使 形 與 神 常 有 餘 閑 , 始能 用 之 不 竭 , 發 之 常 新 , 所 謂 遊 刃 有 餘 者 是 也 。

3   時 移 世 遷 , 質 不 勝 文 , 彥 和 非 欲人 復 返 三 代 以 前 也 。 其 意 亦 猶 神 思 篇 所 云 『 秉 心 養 術 ,無 務 苦 慮 , 含 章 司 契 , 不 必 勞 情 』 云 爾 。

4   莊 子 駢 拇 『 是 故 鳧 脛 雖 短 , 續 之則 憂 ; 鶴 脛 雖 長 , 斷 之 則 悲 。 故 性 長 非 所 斷 , 性 短 非 所續 , 無 所 去 憂 也 。 』 又 秋 水 『 天 下 之 水 , 莫 大 於 海 , 萬川 歸 之 , 不 知 何 時 止 而 不 盈 , 尾 閭 泄 之 , 不 知 何 時 已 而不 虛 。 』 文 選 養 生 論 注 引 司 馬 彪 云 , 『 尾 閭 , 水 之 從 海水 出 者 也 。 』 孟 子 告 子 上 『 牛 山 之 木 嘗 美 矣 , 以 其 郊 於大 國 也 , 斧 斤 伐 之 … … 牛 羊 又 從 而 牧 之 , 是 以 若 彼 濯 濯也 。 』 趙 岐 注 『 濯 濯 , 無 草 木 之 貌 。 』 說 文『
怛 , 憯 也 。 』 毛 詩 匪 風 『 中 心 怛 兮。 』 傳 云 『 怛 , 傷 也 。 』 文 選 嵇 康 幽 憤 詩 『 怛 若 創 痏 。』 說 文 『 惕 , 驚 也 。 』 一 切 經 音 義 七 『 惕 , 怵 惕 , 悚 懼也 。 』 怛 惕 有 迫 促 傷 害 之 義 。 盛 一 作 成 , 是 。

5   李 詳 黃 注 補 正 曰 『 北 堂 書 鈔 著 述篇 , 謝 承 後 漢 書 「 王 充 貧 無 書 , 往 市 中 省 所 賣 書 , 一 見便 憶 。 門 牆 屋 柱 , 皆 施 筆 硯 而 著 論 衡 。 」 』

6   後 漢 書 曹 褒 傳 『 褒 字 叔 通 , 博 雅疏 通 ; 常 憾 朝 廷 制 度 未 備 , 慕 叔 孫 通 漢 禮 儀 , 晝 夜 研 精, 沈 吟 專 思 , 寢 則 懷 抱 筆 札 , 行 則 誦 習 文 書 , 當 其 念 至, 忘 所 之 適 。 』

7   曹 公 語 未 詳 。 金 樓 子 立 言 上 『 顏回 希 舜 , 所 以 早 亡 ; 賈 誼 好 學 , 遂 令 速 殞 ; 揚 雄 作 賦 ,有 夢 腸 之 談 , 曹 植 為 文 , 有 反 胃 之 論 。 生 也 有 涯 , 智 也無 涯 , 以 有 涯 之 生 , 逐 無 涯 之 智 , 余 將 養 性 養 神 , 獲 麟於 金 樓 之 制 也 。 』 陸 雲 與 兄 平 原 書 云 『 兄 文 章 已 自 行 天下 , 多 少 無 所 在 , 且 用 思 困 人 , 亦 不 事 復 及 。 』

8   盧 文 弨 抱 經 堂 文 集 十 四 文 心 雕 龍輯 注 書 後 『 養 氣 篇 故 有 錐 股 自 厲 和 熊 以 苦 之 人 。 案 下 六字 吳 本 無 , 當 本 脫 四 字 , 不 學 者 妄 增 成 之 , 而 忘 其 年 代之 不 合 也 。 』 新 唐 書 柳 仲 郢 傳 『 母 韓 善 訓 子 , 故 仲 郢 幼嗜 學 , 嘗 和 熊 膽 丸 , 使 夜 咀 嚥 以 助 勤 。 』

9   紀 評 曰 『 此 非 惟 養 氣 , 實 亦 涵 養文 機 , 神 思 篇 虛 靜 之 說 , 可 以 參 觀 。 彼 疲 困 紛 擾 之 餘 ,烏 有 清 思 逸 致 哉 。 』 論 衡 效 力 篇 『 賢 者 有 雲 雨 之 知 , 故其 吐 文 萬 牒 以 上 , 可 謂 多 力 矣 。 世 稱 力 者 常 褒 烏 獲 , 然則 董 仲 舒 揚 子 雲 , 文 之 烏 獲 也 。 秦 武 王 與 孟 說 舉 鼎 不 任, 絕 脈 而 死 ; 少 文 之 人 , 與 董 仲 舒 等 涌 胸 中 之 思 , 必 將不 任 , 有 脈 絕 之 變 。 王 莽 之 時 , 省 五 經 章 句 皆 為 二 十 萬, 博 士 弟 子 郭 路 夜 定 舊 說 , 死 於 燭 下 ; 精 思 不 任 , 絕 脈氣 滅 也 。 』 李 詳 黃 注 補 正 曰 『 呂 氏 春 秋 本 生 篇 : 靡 曼 皓齒 , 鄭 衛 之 音 , 務 以 自 樂 , 命 之 日 伐 性 之 斧 。 』

1 0 左 傳 僖 公 二 十 四 年 『 晉 侯 之 豎 頭須 求 見 , 公 辭 焉 以 沐 。 謂 僕 人 曰 , 沐 則 心 覆 , 心 覆 則 圖反 , 宜 吾 不 得 見 也 。 』 校 勘 記 『 且 字 疑 當 作 旦 。 蓋 用 孟軻 氏 所 謂 平 旦 之 氣 之 意 也 。 反 , 復 也 。 』 案 且 字 不 誤 ,無 待 改 字 。

1 1 李 詳 黃 注 補 正 『 左 傳 昭 公 元 年 ,先 王 之 樂 , 所 以 節 百 事 也 。 故 有 五 節 , 遲 速 本 末 以 相 及也 。 中 聲 以 降 , 五 降 之 後 , 不 容 彈 矣 。 於 是 有 煩 手 淫 聲, 慆 堙 心 耳 , 乃 忘 平 和 , 君 子 弗 聽 也 。 物 亦 如 之 , 至 於煩 乃 舍 也 已 , 無 以 生 疾 。 又 曰 : 勿 使 有 所 壅 閉 湫 底 , 以露 其 體 。 杜 注 : 湫 , 集 也 ; 底 , 滯 也 ; 露 , 羸 也 。 』

1 2 莊 子 養 生 主 『 庖 丁 曰 , 臣 之 刀 十九 年 矣 ; 所 解 數 千 牛 矣 , 而 刀 刃 若 新 發 於 硎 。 』 郭 注 『硎 , 砥 石 也 。 』

1 3 李 詳 黃 注 補 正 曰 『 後 漢 書 方 術 傳, 王 真 能 行 胎 息 胎 食 之 方 。 』 章 懷 注 『 漢 武 內 傳 曰 , 王真 字 叔 經 , 上 黨 人 , 習 閉 氣 而 吞 之 , 名 曰 胎 息 。 』




        附 會 第 四 十 三
    何 謂 附 會 ? 謂 總 文 理 , 統 首 尾 , 定 與 奪 , 合 涯 際 ,彌 綸 一 篇 , 使 雜 而 不 越 者 也 1 。 若 築 室 之 須 基 構 , 裁 衣之 待 縫 緝 矣 。 夫 才 量 學 文 , 宜 正 體 製 , 必 以 情 志 為 神 明, 事 義 為 骨 髓 鈴 木 云 御 覽 作 鯁 2, 辭 采 為 肌 膚 , 宮 商 為 聲 氣 , 然 後 品 藻 玄 黃 , 摛 振 金 玉, 獻 可 替 否 , 以 裁 厥 中 。 斯 綴 思 之 恒 數 也 3 。 凡 大 體 文章 , 類 多 枝 派 , 整 派 者 依 源 , 理 枝 者 循 幹 , 是 以 附 辭 會義 , 務 總 綱 領 , 驅 萬 塗 於 同 歸 , 貞 百 慮 於 一 致 , 使 眾 理雖 繁 , 而 無 倒 置 之 乖 , 群 言 雖 多 , 而 無 棼 絲 之 亂 ; 扶 陽而 出 條 , 順 陰 而 藏 跡 , 首 尾 周 密 , 表 裏 一 體 , 此 附 會 之術 也 4 。 夫 畫 者 謹 髮 而 易 貌 , 射 者 儀 毫 而 失 牆 , 銳 精 細巧 , 必 疏 體 統 。 故 宜 詘 寸 以 信 尺 , 枉 尺 以 直 尋 , 棄 偏 善之 巧 , 學 具 美 之 績 , 此 命 篇 之 經 略 也 5 。
    夫 文 變 多 汪 作 無 方 6 , 意見 浮 雜 , 約 則 義 孤 , 博 則 辭 叛 , 率 鈴 木云 御 覽 作 變 故 多 尤 , 需 為 事 賊 7 。 且 才 分 不 同 , 思緒 各 異 , 或 製 首 以 通 尾 , 或 尺 一 作 片 接以 寸 附 , 然 通 製 者 蓋 寡 , 接 附 者 甚 眾 8 。 若 統 緒 失 宗 ,辭 味 必 亂 , 義 脈 不 流 , 則 偏 枯 文 體 。 夫 能 懸 識 湊 理 , 然後 節 文 一 作 文 節 自 會 , 如 膠 之 粘木 , 豆 之 合 黃 孫 云 御 覽 五 八 五 豆 作 石 黃作 玉 矣 9 。 是 以 駟 牡 異 力 , 而 六 轡 如 琴 ; 並 駕 齊 驅, 而 一 轂 統 輻 ; 馭 文 之 法 , 有 似 於 此 。 去 留 隨 心 , 修 短在 手 , 齊 其 步 驟 , 總 轡 而 已 。

    故 善 附 者 異 旨 如 肝 膽 , 拙 會 者 同 音 如 胡 越 , 改 章難 於 造 篇 , 易 字 艱 於 代 句 , 此 已 然 之 驗 也 。 昔 張 湯 擬 鈴木 云 嘉 靖 本 梅 本 岡 本 作 疑 奏 而 再 卻 , 虞 松 草 表 而 屢譴 , 並 理 事 鈴 木 云 御 覽 作 事 理 之不 明 , 而 詞 旨 之 失 調 也 。 及 倪 寬 更 草 , 鍾 會 易 字 , 而 漢武 歎 奇 , 晉 景 稱 善 者 , 乃 理 得 而 事 明 , 心 敏 而 辭 當 也 10 。 以 此 而 觀 , 則 知 附 會 巧 拙 , 相 去 遠 哉 ! 若 夫 絕 下 多以 字 遠 下 多 送 字 若 首 唱 榮 華 , 而 媵 句 憔 悴 , 則 遺 勢 鬱 湮, 餘 風 不 暢 。 此 周 易 所 謂  無 膚 , 其 行 次 且 也 。 惟 首 尾相 援 , 則 附 會 之 體 , 固 亦 無 以 加 於 此 矣 1 1 。

    贊 曰 : 篇 統 間 關 , 情 數 稠 疊 。 原 始 要 終 , 疏 條 布葉 , 道 味 相 附 , 懸 緒 自 接 。 如 樂 之 和 , 心 聲 克 協 。

1   後 漢 書 張 衡 傳 『 時 天 下 承 平 日 久, 自 王 侯 以 下 莫 不 踰 侈 。 衡 乃 擬 班 固 兩 都 作 二 京 賦 , 因以 諷 諫 , 精 思 傅 會 , 十 年 乃 成 。 』 札 記 曰 『 晉 書 文 苑 左思 傳 載 劉 逵 三 都 賦 序 曰 「 傅 辭 會 義 , 抑 多 精 致 。 」 彥 和此 篇 , 亦 有 附 辭 會 義 之 言 , ( 傅 附 同 類 通 用 字 。 ) 正 本淵 林 , 然 則 附 會 之 說 舊 矣 。 循 玩 斯 文 , 與 鎔 裁 章 句 二 篇所 說 相 備 。 然 鎔 裁 篇 但 言 定 術 , 至 於 術 定 以 後 , 用 何 道以 聯 屬 眾 辭 , 則 未 暇 晰 言 也 。 章 句 篇 致 意 安 章 , 至 於 章安 以 還 , 用 何 理 以 斟 量 乖 順 , 亦 未 申 說 也 。 二 篇 各 有 首尾 圓 合 , 首 尾 一 體 之 言 , 又 有 綱 領 昭 暢 , 內 義 脈 注 之 論, 而 總 文 理 定 首 尾 之 術 , 必 宜 更 有 專 篇 以 備 言 之 , 此 附會 篇 所 以 作 也 。 附 會 者 , 總 命 意 修 辭 為 一 貫 , 而 兼 草 創討 論 修 飾 潤 色 之 功 績 也 。 』 鎔 裁 篇 云 『 草 創 鴻 筆 。 先 標三 準 , … … 然 後 舒 華 布 實 , 獻 替 節 文 ; 繩 墨 以 外 , 美 材既 斲 , 故 能 首 尾 圓 合 , 條 貫 統 序 。 若 術 不 素 定 , 而 委 心逐 辭 , 異 端 叢 至 , 駢 贅 必 多 。 』 案 附 會 篇 即 補 成 彼 篇 之義 , 討 論 如 何 而 能 『 首 尾 圓 合 , 條 貫 統 序 , 』 如 何 而 能『 異 端 不 至 , 駢 贅 盡 去 』 之 術 也 。 附 與 會 二 者 , 其 用 不同 。 彥 和 云 『 附 辭 會 義 , 務 總 綱 領 , 』 是 附 對 辭 言 , 會對 義 言 。 『 群 言 雖 多 , 而 無 棼 絲 之 亂 , 』 善 附 之 謂 也 ;『 眾 理 雖 繁 , 而 無 倒 置 之 乖 , 』 善 會 之 謂 也 。

2   案 御 覽 五 八 五 引 骨 髓 作 骨 鯁 , 是。 本 書 辯 騷 篇 『 骨 鯁 所 樹 , 肌 膚 所 附 。 』 亦 是 以 骨 鯁 與肌 膚 對 言 。 才 量 學 文 , 量 疑 當 作 優 , 或 係 傳 寫 之 誤 。 殆由 學 優 則 仕 意 化 成 此 語 。

3   顏 氏 家 訓 文 章 篇 云 『 文 章 當 以 理致 為 心 腎 , 氣 調 為 筋 骨 , 事 義 為 皮 膚 , 華 麗 為 冠 冕 , 』與 彥 和 此 文 略 同 。

4   貞 , 正 也 。 扶 陽 出 條 , 謂 辭 義 之宜 見 於 文 者 ; 順 陰 藏 跡 , 謂 辭 義 之 不 必 見 於 文 者 。 鎔 裁篇 云 『 若 術 不 素 定 , 而 委 心 逐 辭 , 異 端 叢 至 , 駢 贅 必 多。 』

        陳 灃 東 塾 集 復 黃 虯 香 書 云 『昔 時 讀 小 雅 有 倫 有 脊 之 語 , 嘗 告 山 舍 學 者 , 此 即 作 文 之法 , 今 舉 以 告 足 下 可 乎 。 倫 者 , 今 日 老 生 常 談 所 謂 層 次也 , 脊 者 , 所 謂 主 意 也 。 夫 人 必 其 心 有 意 , 而 後 其 口 有言 , 有 言 而 其 手 書 之 於 紙 上 則 為 文 ; 無 意 則 無 言 , 更 安得 有 文 哉 。 有 意 矣 , 而 或 不 止 有 一 意 , 則 必 有 所 主 , 猶人 身 不 止 一 骨 , 而 脊 骨 為 之 主 , 此 所 謂 有 脊 也 。 意 不 止一 意 , 而 言 之 何 者 當 先 , 何 者 當 後 , 則 必 有 倫 次 ; 即 止有 一 意 , 而 一 言 不 能 盡 意 , 則 其 淺 深 本 末 , 又 必 有 倫 次, 而 後 此 一 意 可 明 也 。 非 但 達 意 當 如 此 , 即 援 引 古 書 ,亦 當 如 此 。 且 作 文 必 先 讀 文 , 凡 讀 古 人 文 , 必 明 乎 古 人之 文 有 倫 有 脊 也 。 雖 然 , 倫 猶 易 為 也 , 脊 不 易 為 也 , 必有 學 有 識 , 而 後 能 有 意 , 是 在 乎 讀 書 , 而 非 徒 讀 文 所 可得 者 也 。 僕 之 說 雖 淺 , 然 本 之 於 經 , 或 當 不 謬 。 』

5   呂 氏 春 秋 處 方 篇 『 今 夫 射 者 儀 毫而 失 牆 , 畫 者 儀 髮 而 易 貌 , 言 審 本 也 。 』 注 『 儀 , 望 也。 』 淮 南 子 說 林 訓 『 畫 者 謹 毛 而 失 貌 , 射 者 儀 小 而 遺 大。 』 注 『 謹 悉 微 毛 , 留 意 於 小 , 則 失 其 大 貌 。 儀 望 小 處而 射 之 , 故 能 中 。 事 各 有 宜 。 』 此 謂 謀 篇 之 始 , 宜 規 畫大 體 , 明 立 骨 幹 , 體 幹 既 立 , 然 後 整 理 枝 派 , 獻 替 可 否, 以 裁 厥 中 。 若 僅 知 銳 精 細 巧 , 則 體 幹 必 有 倒 置 棼 亂 之失 。 易 貌 , 疑 當 作 遺 貌 。 遺 貌 , 即 失 貌 也 。

6   案 御 覽 五 八 五 引 多 方 作 無 方 , 與汪 本 同 , 本 書 通 變 篇 『 變 文 之 數 無 方 。 』 文 與 此 正 同 ,疑 作 無 方 為 是 。

7   左 傳 哀 公 十 四 年 『 需 , 事 之 賊 也。 』 釋 文 『 需 , 疑 也 。 』 謂 率 爾 操 觚 , 事 不 經 思 , 固 多尤 悔 ; 若 意 見 浮 雜 , 遲 疑 失 斷 , 亦 文 之 賊 也 。

8   尺 接 寸 附 , 由 於 體 統 之 疏 , 苟 能總 挈 綱 領 , 顛 末 合 序 , 則 無 此 累 矣 。 章 句 篇 云 『 搜 句 忌於 顛 倒 ; 裁 章 貴 於 順 序 , 』 亦 此 義 也 。

9   豆 之 合 黃 , 未 詳 其 說 。 御 覽 引 作石 之 合 玉 。 校 勘 記 『 石 之 合 玉 , 謂 玉 石 之 聲 , 其 調 和 合也 。 』 鄭 注 儀 禮 鄉 射 禮 『 腠 , 膚 理 也 。 』

1 0 漢 書 倪 寬 傳 『 張 湯 為 廷 尉 , 有 疑奏 已 再 見 卻 矣 , 掾 史 莫 知 所 為 。 寬 為 言 其 意 ; 掾 史 因 使寬 為 奏 。 奏 成 , 即 時 得 可 。 異 日 湯 見 , 上 問 曰 「 前 奏 非俗 吏 所 及 , 誰 為 之 者 ? 」 湯 言 倪 寬 。 上 曰 , 「 吾 固 聞 之久 矣 。 」 』 三 國 魏 志 鍾 會 傳 注 引 世 語 『 司 馬 景 王 命 中 書令 虞 松 作 表 。 再 呈 輒 不 可 意 , 命 松 更 定 。 松 思 竭 不 能 改, 心 存 之 , 形 於 顏 色 。 會 察 其 有 憂 , 問 松 。 松 以 實 答 。會 取 視 為 定 五 字 , 松 悅 服 , 以 呈 景 王 。 王 曰 , 不 當 爾 耶! 』 舉 此 兩 事 , 蓋 以 證 善 附 善 會 之 義 。

1 1 紀 評 曰 『 此 言 收 束 亦 不 可 苟 。 詩家 以 結 句 為 難 , 即 是 此 意 。 』 易 夬 卦 九 四 爻 辭 『 臀 無 膚, 其 行 次 且 。 』 寄 深 寫 遠 , 寫 遠 當 作 寫 送 。 世 說 新 語 文學 篇 注 『 袁 宏 嘗 與 王 珣 伏 滔 同 在 溫 坐 , 溫 令 滔 讀 其 北 征賦 , 至 豈 一 物 之 足 傷 , 乃 致 傷 於 天 下 , 其 本 至 此 便 改 韻。 珣 云 , 今 於 天 下 之 後 , 移 韻 徙 事 , 然 於 寫 送 之 致 , 似為 未 盡 。 』




        總 術 第 四 十 四 1
    今 元 作 令 商 改 之 常 言 , 有 文有 筆 , 以 為 無 韻 者 筆 也 , 有 韻 者 文 也 。 夫 文 以 足 言 , 理兼 詩 書 , 別 目 兩 名 , 自 近 代 耳 。 顏 延 年 以 為 筆 之 為 體 ,言 之 文 也 ; 經 典 則 言 而 非 筆 , 傳 記 則 筆 而 非 言 。 請 奪 彼矛 , 還 攻 其 楯 矣 。 何 者 ? 易 之 文 言 , 豈 非 言 文 ; 若 筆 不言 文 , 不 得 云 經 典 非 筆 矣 。 將 以 立 論 , 未 見 其 論 立 也 2。 予 以 為 發 口 為 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enda9727 的頭像
    brenda9727

    漂泊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