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動盪 投資黃金正當紅
2008年黃金市場評論與展望半年報

黃金類股表現卓越 黃金礦業獲利可期

今年上半年度黃金價格表現強勢,在3月17日時站上最高點達每盎司1,033美元,爾後金價開始稍稍喘息,在每盎司860到940美元間震盪;總計上半年度一共上揚91.48美元,收每盎司925.40美元。黃金類股亦表現亮眼,像是友邦黃金基金淨值便上揚4.16%。

上半年度友邦黃金基金投資組合中,以中大型的黃金類股表現最為優異;基金前五大持股的企業中,有四家股價上揚至24%到37%間。仔細探究其推升的原因,我們認為主因為不斷擴張與發展新礦區,使產量維持卓越的成長。如以低成本與發展急速著稱的加拿大Goldcorp公司,它在墨西哥的Penasquito礦區已經提前興建完成;同樣來自加拿大Agnico-Eagle公司,在魁北克的Goldex礦區已啟動開採,為其表訂五個發展計畫中的第一個計畫;全球第七大金礦開採業者加拿大Kinross公司,它的完美專業團隊在俄羅斯Kupol礦區開採產量相當可觀;最後則是南非的Randgold公司,其在象牙海岸的Tongon礦區產量預估再度上調,未來營收可期。而前五大持股中唯一表現不佳的Lihir Gold公司,雖然在巴布新幾內亞探掘到新的黃金礦脈,然而該公司所新收購的一家小型礦業,它的主要生產地區是位於澳洲及象牙海岸,受到市場質疑是否能為公司帶來獲利,因此股價微幅下跌1.1%。

很不幸的,小型黃金類股在上半年度表現不甚理想。然而,在我們的投資組合裡,還是有表現相當出色的;像是Gammon Gold公司,因為它的新管理團隊將位在墨西哥的Ocampo礦區起死回生,推升股價上揚35.5%;另外,市場普遍看好的的Peak Gold、Metallica與New Gold的合併案,預期合併後將會帶來極大的綜效,而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亦包括後面兩家公司,它們的股價分別上漲22.9%、51.1%。表現不佳的小型黃金類股像是Bear Creek,因為面臨著增資困難的問題,故儘管該公司在祕魯南部擁有兩個相當吸引人的銀礦礦區,但股價依然下挫33.1%;Aurelian Resources受到厄瓜多當地政府修法影響衝擊,一切採礦活動均須延宕,使其股價下跌28.4%,不過,我們相信新通過的法令勢必將對開採有所助益。在這通膨時期,假使我們考量進未來所須面臨的高資金成本以及高營運成本,那麼這些小型的黃金礦業公司其實是相當富有投資價值的;故相信只要待假以時日,受惠於合併收購、擴張等題材效應,股價應能回升至合理價位。


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2008年7月9日

市場回顧—金融市場疲軟 黃金成為防禦性標的

上半年度的經濟數據普遍呈現衰退的現象,美元指數(DXY)受聯準會降息以提振經濟的影響,下滑至史上新低。同時,金融業持續受次貸風暴威脅,莫大的壓力在券商貝爾斯登瀕臨破產時達到高峰。聯準會為了防範可能造成排山倒海般的金融體系崩解,於是用納稅人的錢填補貝爾斯登在資產證券化商品上所面臨的壞帳;此外,還為券商打開重貼現窗口及貸款拍賣機制,甚而與銀行自創證券借貸機制,以政府公債交換銀行所持有流動性差的證券。綜合上述,疲弱的美元加上不安的金融環境,推升金價在第一季攀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

在金價高漲的壓力下,黃金的假性需求持續疲軟。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第一季全球飾金需求量衰減21%,創自1993年以來最低值;而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家印度,其5月份及6月份的黃金進口年增率也分別大幅縮減52%、68%;藉由這些數據顯示出推升金價上揚的主因還是來自於投資需求。全球黃金ETF巨擘streetTRACKS,在三月中旬金價攀升至歷史新高每盎司1,032美元後,連續拋售達84公噸的存量;自五月初起,截至七月初,投資者又再度買進80公噸,激勵投資人紛紛跟進湧入黃金市場。像是伊朗便將750億美元存放於歐洲銀行的資金,轉換為黃金投資;俄羅斯央行雖已持有足夠的黃金存量,但亦有意繼續加碼買進,這勢必又會推升黃金下一波的漲勢。

近年來由於原油及原物料價格出乎意料的飆漲,推升食物及能源的價格;人們在這高通膨時代,勢必須尋找出同時具保值性及增值性的投資標的。雖然當前的工資及終端商品的價格仍處在可控制的範圍內,但假使未來通膨持續升溫,預期可能將如70年代般,陷入難以收拾的境界。

展望—原物料熱潮難以退燒 油金正當紅

儘管各國央行運用了各種貨幣政策手段,試圖挽救在次貸風暴橫掃過後的美國金融市場頹勢,然而在券商貝爾斯登爆發嚴重財務危機並遭併購後,才發現其實這一切均為徒勞無功。另外無論是營建貸款、房屋抵押貸款及消費貸款,壞帳率均不斷攀升;六月份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有逾2,000億美元的擔保債權憑證(CDO)已面臨違約事件的衝擊。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全球金融部門將再遭臨6,000億美元的虧損,甚至有經濟學家認為虧損會擴大至1兆美元。種種跡象均指向在萎靡的金融環境下,黃金市場可說具備了相對健全的體質,可作為取代貨幣以及財富投資的新選擇。

許多人可能曾聽說過1953年哈伯特(King Hubbert)所提出的「石油頂峰」(Peak Oil)理論,他認為美國石油產出量會在1969年左右達到頂峰,之後將隨著蘊藏量的遞減,使得產出不斷地下降;事後果真如他所言,現在美國的石油逾半均仰賴進口。然而,我們認為現今所處的情況是在「石油高原」(Plateau Oil),因為產油國預期石油頂峰即將到來,為了避免未來收益急遽滑落,於是他們開始控制並維持固定的產出,不再繼續增加產量,而其他無法再生的自然資源如黃金、銅,其實也面臨著相同的壓力。雖然以地質學的角度來看,地球上其實尚有許多未開採的天然資源,因此生產應該不虞匱乏;然而受到開採技術的侷限、涉及政府或當地組織的利益糾紛、與環保意識的抬頭,讓原油開採變得加倍艱辛;故在短期內,天然資源增產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當前原物料的牛市已延燒了七年,而上一次歐美自1891年工業革新後,所經歷的原物料景氣超級循環長達28年,因此這段熱潮在短期內恐怕無法退燒。

由於原物料價格的激漲,導致全球通膨效應升溫,但各國央行卻仍未作出能夠消彌市場不安情緒的有效方法。政府曾經嘗試運用貿易保護制度、油價補貼措施、甚至表示將打擊投機炒作份子,卻均毫無助益。美國聯準會也承認弱勢美元為油價高漲的元兇之一,但美元匯價與油價依舊不為所動。市場普遍相信,在受次貸創傷過後的美國疲弱經濟,絕對經不起再度升息的衝擊,因此聯準會可實行的政策在對抗通膨上,可說是捉襟見肘。

黃金價格具季節性循環的特性,一般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假性需求的推動所造成;而其價格的回檔通常發生在春夏兩季,故在三月金價到達高峰後,市場預期應會開始跌落每盎司800美元大關。然而,由現在的狀況來看,我們相信金價仍會持續獲得支撐,這是因為油價仍在高檔徘徊,且市場預期通膨會持續發酵,這使得黃金需求居高不下。再者全球股市疲軟,資金只能轉入原物料市場以求庇護;就以6月份的資料來看,道瓊工業指數下挫了10.19%,無庸置疑會讓投資人作出避險與移轉資金的動作。因此,黃金類股勢必將成為對抗股市下跌及通膨的重要投資管道之一。


摘錄自2008/7/7友邦黃金基金經理人Joe Foster黃金市場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