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至右,由上至下是:

VOUGE PARIS;VOGUE BRITISH;VOUGE US

VOUGE CHINA;VOGUE NIPPON;VOGUE ITALIA

  《Vogue》雜誌被譽為時尚聖經,隸屬於康泰納仕(Cond岢 Nast)其下的刊物。自從1892年創刊以來,已經推出了16個版本——包括美國版(1892年),英國版(1916年),法國版(1921年),澳大利亞版 (1959年),義大利版 (1965年),巴西版 (1975年),德國版(1979年),西班牙版 (1988年),南韓版 (1996年),俄羅斯版(1998年),日本版(1999年),中國(2005年),印度版(2007年)等……全世界各個不同版本的《Vogue》均聘用了本地最有能力和創造力的編輯,寫手以及攝影師來呈現出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毫無疑問《Vogue》雜誌推動了全球時尚產業的蓬勃發展。這裡介紹6個版本《Vogue》雜誌的幕後主編。

Anna Wintour - 《VOGUE》美國版

  Anna Wintour是這個專題饒不開的角色。大家對她的熟悉可能就是因為那部風靡一時的時裝電影吧!簡單介紹一下她:1949年11月3日Anna Wintour出生於英國倫敦,她從小就對時裝感興趣,她的父親Evening Standard是《The Newspaper coverage》(標準晚報)的主編,母親Nonie是美國人。她的父親常常向她諮詢在報紙上如何報道有關60年中期代青少年的問題。她就讀北倫敦教會學校,14歲起就把頭髮弄成Bob造型。16歲輟學後她開始專注時裝新聞。隨後到紐約發展自己的事業。1975年她在《Harper's Bazaar》成了一名初級時裝編輯。但是她的目標卻是《Vogue》雜誌。1988年Anna Wintour成為《VOGUE》美國版的主編,她敏銳的流行眼光,對年輕設計師的提拔,讓她在業界獲得了一致讚譽。雜誌的銷售量和廣告額不斷飆升,巨大的財富滾滾而來。她已經成為時尚的風向標,但是她始終捨棄不了自己鍾愛的皮草,也經常成為動物保護組織的抨擊對象。 



Carine Roitfeld - 《VOGUE》法國版

  2001年開始擔任《Vogue》法國版主編。她鍾愛的Smoky eyes(煙熏粧)永遠給人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這樣的標簽也讓她顯得與眾不同。她的父親Jacques Roitfeld在1999年去世,是俄羅斯電影製片人,從柏林來到巴黎遇見了她的母親, Carine形容她母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法國人"。Carine有兩個孩子,Julia和Vladim。Julia畢業于紐約的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帕森設計學院),2006年5月成為Tom Ford's fragrance Black Orchid香水的代言人。 Carine Roitfeld成為主編前做過攝影師助理,自由設計師,為雜誌撰稿,還有造型設計。現在《Vogue》法國版的大片的造型設計基本都出自她手。在之前她成功幫助Tom Ford上位,讓Tom Ford by Gucci成為時尚佳話,她功不可沒。

Franca Sozzani - 《VOGUE》義大利版

  從1988年起Franca Sozzani就擔任《Vogue》義大利版的主編。她曾就讀于聖心天主教大學(L'universtia' Cattolica),攻讀文學和哲學專業,畢業後旋即加入康泰納仕(Cond岢 Nast)公司,最初為《Vogue Bambini》、《Lei》和《Per Lui》雜誌工作。她同時也是一個出色的策展人,策劃過很多攝影與藝術方面的展覽;她亦醉心於寫作,陸續出版了不少關於時尚、藝術、服裝方面的書籍。她妹妹Carla Sozzani在米蘭開設的精品時裝店Corso Como 10也是潮人仰慕的名店。《Vogue》義大利版是所有版本中與藝術結合得最緊密也是最成功的雜誌。它擺脫了讓模特單純擺造型的拍時裝片的套路,讓時裝片講話。讓它們不再是單純的照片而是涉及政治,社會問題,明星八卦等現象內核……而又美感十足的藝術品。 

Alexandra Shulman - 《VOGUE》英國版

  Alexandra Shulman是《Vogue》英國版主編 ,她的辦公室在倫敦Hanover Square(漢諾威廣場)一棟質樸的白色建築的五樓。1992年,她被Nicholas Coleridge任命為雜誌主編以來,英國版《Vogue》每月發行超過200,000份,讀者110萬人。1982年Alexandra Shulman來到康泰納仕(Cond岢 Nast)加入《Tatler》雜誌, 她在那裏呆了5年。1987年,她加入了《The Sunday Telegraph》(周七電報),1988年擔任《Vogue》的專題編輯, 1990年成為《GQ》雜誌的主編。隨後在1992年4月出版了第一期由她擔任主編的《Vogue》雜誌.1997年她被選為康泰納的在英國委員會會員,在同一年還被評選為PPA Editor。2001年, 《Vogue》英國版被評為消費者雜誌年度PPA獎。

  網址:http://www.vogue.co.uk/

Angelica Cheung(張宇)-《VOGUE》中國版

  Angelica Cheung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及英語語言文學系,並擁有南澳洲大學的MBA學歷。在加入《VOGUE》中國版之前,張宇曾任《ELLE》中國版《世界時裝之苑》的編輯總監,《Marie Claire》香港版《瑪利嘉兒》的總編輯,香港英文時裝雜誌《B International》的副出版人,以及香港英文報紙《Hong Kong iMail》的創刊執行主編。在過去的十年裏,她為諸多著名的地區性以及國際性的英語出版物撰稿,包括亞洲地區的《南華早報》、《Asiaweek》, 《Asia Times》, 國際性報紙《the Independent》,《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以及路透社等,並且曾為香港英語電臺頻道主持一檔固定欄目。《Vogue》中國版在她的帶領下堅持與國際團隊合作,推出中國超模杜鵑……讓《Vogue》中國版成為中國時尚業的標桿。最近她可是喜事連連,女兒剛剛出生,雜誌又迎來了兩周歲生日。 

斎藤和弘 - 《VOGUE》日本版

    斎藤和弘,Kazuhiro Saito是《Vogue》大家庭中唯一的男主編。畢業于東京大學,今年他已經55歲了,卻保養得十分年輕。他同時也是《GQ》日本版的主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