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尚帶來難以想象的焦慮 高檔時尚雜志編輯KULA

從業至今,我一直覺得自己處在一種異常焦慮的高壓狀態,很多突發的工作狀況以及根本想象不到的意外,簡直會讓人抓狂到失去理智。比如,有一次準備採訪一位名人,事先跟經紀人約好,也定好了酒店。當天晚上我特地去現場踩點,看好了一切攝影角度,也做了周密的採訪和拍攝規劃。當天為了趕稿還熬了一個通宵,早上卻突然得知服裝準備可能不夠。于是心急火燎地再趕去借衣服,等趕到酒店時,離預定好採訪時間還差五分鐘。不料,此時對方經紀人打來電話,說他們搞錯了酒店,他們其實並不入住在我去踩點的那個酒店。要知道,不入住酒店是不能借用場地的。我當時幾乎要崩潰了,倣佛所有的準備都白忙乎了。幸好,那個隨行的資深法國攝影師非常鎮靜老練,他操著法語去跟酒店方面溝通,然後一副擺平了的樣子跟我說:“讓他們現在過來吧,我先去喝杯咖啡。”這一切,看得我都愣住了。

有時候,為了拍攝商品照而跑去名牌店裏借衣服或珠寶首飾,在店裏挑這件挑那件的感覺很好,但是當拿在手上意識到自己捧著幾十萬的東西後,不免有點心慌慌。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決不能弄臟弄壞,更不能弄丟,每一件都可能是天價,自己賠不起。遇到手裏提了七八件衣服,下著雨卻打不到車的時候,境況是最慘的。我只能脫下自己的外套去保護手中那些昂貴華麗的衣服,確保它們最後安全無損地物歸原主。遇到一些難纏的專櫃人員,歸還物品時要仔細研究,還不得不看她們的臉色。還有就是知識結構缺乏問題。為什麼那些六七十年代的東西被稱作經典?某一個最新款式的鞋子名稱應該怎麼翻譯?這個品牌每一代設計師的理念有何不同?今年和去年的秋冬流行有什麼差異?……採訪時不只是簡單去提問,有時候也會被別人反問。越想深入專業地去挖掘,越會發現自己不懂的東西是那麼多,感覺自己不是笨,而是一個徹底的白癡。

時尚容易讓人中"毒"不淺 《ELLE》美容總監Helena

我見過不少同行,自己吃飯都不舍得多花一塊錢,手機用400塊的過時款,甚至到處去借朋友同事的錢也要買名牌穿名牌,出國出差的時候恨不得刷爆所有的卡、花所有的時間去購物,還有厚著臉皮去問品牌公關討東西的。特別是剛入行的編輯很容易收到物質的誘惑。我很幸運沒有這樣瘋狂的經歷,因為我一入行就和一些非常資深的編輯一起工作,她們有閱歷、有品位,非常清楚品牌是包裝不出自己的品位的,她們只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而對于生活的亮點也不是靠名牌和錢堆砌出來的。我還知道有些主編,會要求下面的編輯一身名牌,整天要把自己裝扮得像明星一樣出席派對,也非常以貌取人。可能這也是一種風格,往往會反映在他們的雜志上,我沒資格批評,只能說是一種現象吧!

實話說,時尚編輯的工作時常會有挫折感。剛入行的時候,沒有經驗,只有一股傻勁覺得自己很行。那是我第一次獨立做採訪,關于一個6人約會的選題,借了一個很高級的餐館做拍攝場地。由于缺乏經驗和準備,拍攝過程中發生了意外,有一位採訪者的包被偷了,結果還出動了110,各方都非常不開心,採訪也進行不下去了,版面差點開天窗。那以後我一直拿這件事提醒自己,什麼事情都要預先做好充分準備,也要有碰到任何意外都處變不驚的能力。

時尚也有繁瑣的一面 《時尚先生》DanielYang

拋開光鮮,時尚編輯也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你需要打電話、寫郵件、甚至打雜。人手不充裕的時候,你是快遞員、熨衣員、清潔工、明星的助理。面對明星耍大牌的時候,你必須沉穩縝密、有條不紊、放低姿態一切都親力親為。還有在大眾的公關意識略為淡薄的時候,很多為品牌工作的服務人員並不了解媒體的角色。為了拍商品宣傳照去租用商品或者借用場地,還可能受櫃臺小姐的氣。因此,對時尚編輯來說,某些場合遇見臭臉不足為奇,也見怪不怪了。

此外,做這一行並不是沒有自身壓力。有人說時尚編輯是青春飯,我有點不置可否。的確,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工作熱情與時尚產業的脈搏律動是吻合的。但同時,對于時尚表象的追逐以及處理工作時不經意流露出的浮躁情緒卻很難避免。國外知名的時尚媒體記者幾乎都是“混得一張老臉”。他們的Face決不亞于大牌設計師的logo。對于品牌來說,大牌記者才應該是時尚的掌門人。在這一點上,國內的現象可謂並沒有發展成熟,這一行當還需要更多的磨練。(邱之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enda9727 的頭像
    brenda9727

    漂泊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