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女性的化妝策略
  一個女人化粧或不化粧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西方工商社會中,女性化粧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從職業婦女到女學生到家庭主婦,都視化粧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化粧是母女之間共同的遺產,女孩一到十二歲左右,便由母親領著去購買自己能用得著的化粧品,並由母親或美容師教導如何打扮自己。
  但是在台灣,社會文化不同,一般人對女性化粧的看法傾向兩極化:真正的好女人不必粧扮自己,內在美會自動顯現於外,刻意打扮自己的女人則被視為不誠懇、不正經、或風騷。近年來,職業女性增多,化粧與否的問題也開始複雜化,有許多人宣稱,女人化粧就和男人刮鬍子一樣,是一種禮貌,一種專業化精神的外在表現,並不牽涉到價值判斷。
  一般女性主義者對化粧的看法是:化粧是女性的物化,它企圖使女性向商品化的趨勢低頭,以打扮自己,成為男人凝視的目標(Object of male gaze and male desire),因此更加深女性的壓迫。
  這個說法固然有其道理,但是這個單一的觀點也掩蓋了另一個重要的事實:化粧不一定是順從父權意理,不化粧也不一定是對抗父權意理。
  首先,在西方社會的例子中,我們比較清楚地看見,商品化和女性物化之間的密切關係,但是在台灣社會中,這個密切關係卻有變數。說得明白點,在台灣這麼一個還「崇拜處女」的環境裡,不但化粧的女性會變成男性覬覦的目標(「她看來很好上手,而且不必負責」),就連不化粧的女性也正正配合了男性的價值觀(「這種清純的女性才是做太太的好材料」);換句話說,有沒有商品化都可能造成女性物化,而且有許多女人刻意保持清純形象,正是為了與另外一些女人有別,才好投某些男人之所好。在這種狀況之下,即使不化粧也未必是向父權挑戰。
  另外,有些女性主義者,以清教徒式的嚴謹道德觀來對抗父權,而這種嚴謹的起碼表現便是「素白的臉」,可是,和素白的臉相連的卻還有禁慾、刻板、不茍言笑等等拒斥性的態度及行為;問題是:這種嚴謹的道德觀恰恰為父權意理服務,不但控制了女人對自己身體和性的主權,更以此來衡量女性在婚姻價碼上的高低;嚴謹道德觀的中產特性更抹煞了女性團體中因階段、年齡、職業、喜好而來的差異性。從這個角度來看,「素白的臉」所預設的價值觀不但沒有抗拒父權意理,反而壓抑了女性。
  女性化粧的例子,讓我們看見,抽象原則式的、單一價值觀的策略,不一定能在此複雜的、常常具有各種矛盾性的環境中達成預期效果,唯有落實在具體的抗爭對象及場合中,才能設定此時此地最有效的女性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enda9727 的頭像
    brenda9727

    漂泊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