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父母?─親屬關係的歷史性
前言

前面四章分別討論了「性政治」中常見的四個話題:性壓抑與性解放,男女戀愛,同性戀,女性主義。但是性政治中最重要的「父權體制」尚未談及,而這就是本章的主題;父權制關連到的是家庭制度與親子關係,有關這方面的性知識,多從佛洛依德的戀母情節(家庭羅曼史)來論述,不過本章卻比較不談這一層面,而從中國社會文化這方面來談,像孝順、無後為大、傳宗接代這些話題。當然關於家庭及父權制可探討的層面還有很多,這一章只能算是最初步的拋磚引玉而已。盼望以後能有更多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問世。


無父母?─親屬關係的歷史性

一般人都明白,君臣的關係是特定歷史社會的產物,並不是自有人類以來就存在的,而在今天的世界上,因為大部分國家廢除了帝制,君臣關係已經幾乎完全消失了。君臣關係既在歷史中產生,它也會因為社會的發展而在歷史中消逝,這就是君臣關係的歷史性。
任何一種社會人倫關係,都需要一套與之相適應的倫理道德,以用來維繫並強化那種關係;君臣關係也不例外。可是隨著君臣關係的消滅,有關君臣關係的倫理道德也隨之變得過時而改變或消失了。
有時候,就社會的某種關係在新社會仍然存在,未被消滅,但卻呈現出式微的現象;這也就是說,那種關係在新社會的重要性變低了。比如說,在現代的那些君主立憲的國家中(如英、日)雖然仍存在著君臣關係,但這種關係對那個社會之運作影響不大,所以是一種式微的關係。而對應於那種式微的社會關係之倫理道德,也會因此呈現衰落的現象。是故,如果我們覺得師生之間的倫理道德不如從前的時代,那麼我們幾乎可以推論從前的那種師生關係已經式微了。
綜上所述,若親子關係也是特定歷史社會的產物,那麼相應於親屬關係的倫理道德(在中國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也會因親屬關係的式微或消失,而變得衰落或消逝。
不過一般人卻常以為親屬關係和人所在的社會沒有關連,他們想:「我祖父的兒子不是我的叔伯,就是我的爸爸,這是天經地義的嘛,和我處在什麼社會無關。」這種想法以為親屬關係是自然產生的,由血統關係來決定,所以以為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有這種關係。
把親屬關係視為自然所產生的關係,就會以為某一種特定的親屬關係(如現在一般文明民族之親屬關係),是永恆不變的關係,因而相適應於這種關係的倫理道德也不會隨社會的改變而改變。許多中國人就以為那些傳統社會中產生的倫理道德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雖然這些道德已經顯出衰落的跡象,可是他們還以為這只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現象,以為這些倫理道德不是特定歷史社會之產物,以為世界總有一天要「復歸」於它們,它們將在未來大放光彩等等,這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些人倫道德建築在一種普同、不變、自然的親屬關係之上。
親屬關係當然不是獨立於社會條件的產物,現在文明社會中常見的親屬關係,是社會實行亂倫禁忌之結果。
科技的進步,顯然在不久的將來,會使亂倫禁忌的優生學考慮成為不必要。至於在遙遠的未來,我們可以想像同一人的數百萬精子,能在他死後多年,同時「產生」出數百萬嬰兒,如果傳統家庭形式已經消失,他們可能沒有固定的養父母。如果他們能在體外受孕和誕生,他們也沒有「生」母。太空旅行的時差,可能使人與他的曾孫女有同樣的生理年齡。凡此種種,都顯示了社會若想改變親屬關係,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社會只須改變亂倫禁忌,或取消亂倫禁忌,就可以改變或消滅親屬關係。
親屬關係雖不是自然必然的產物,但是人類可以一直堅持某種親屬關係,使之永遠持續下去。就好像人們可以永遠堅持帝制,使君臣關係永存,所以人們也可以不顧科技的水準,堅持目前的亂倫禁忌。但是為什麼人們要在優生學問題已經解決的情況下,堅持目前的親屬關係呢?當然不是因為亂倫是大逆不道云云,因為亂倫是大逆不道這個倫理觀念本身就是目前親屬關係之產物,是用來維繫並強化這個關係之工具。很明顯的,正像有人在永存的君臣關係中得到益處一樣,也有人在傳統的親屬關係中得到益處,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要倡導傳統的倫理道德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enda9727 的頭像
    brenda9727

    漂泊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