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傑曼都雷的昔與今
Au Temps Passé et Présent À Saint-Germain-des-Près
圖 / 文:彭怡平
這個圍繞著修道院與教堂而生的中世紀小村莊,原本的居民以教士為主,到了十七世紀,卻開始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面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1686年,全巴黎第一間咖啡店《博克伯》(Procope)在此區開張...
一走出聖傑曼都雷地鐵站,高聳入雲的教堂鐘樓立即映入眼簾,這就是建於六世
紀的「聖傑曼都雷教堂」,西元542年,當齊德伯(Childebert 1er,495~558)率領大軍進駐此地,並在傑曼主教的建議之下,建立了這所教堂來存放教會的寶藏以及聖文森教袍以後,圍繞著教會而生的社區自此誕生,傑曼教主死後,被加冕為「聖傑曼」,此區也隨之改名,成為今日我們所知的聖傑曼都雷。
(本段圖說:建於六世紀的「聖傑曼都雷教堂」
)
從宗教、藝術中心到革命的發源地
這個圍繞著修道院與教堂而生的中世紀小村莊,原本的居民以教士為主,到了十七世紀,卻開始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面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1686年,全巴黎第一間咖啡店《博克伯》(Procope)在此區開張,隨著1689年《法國戲劇院》(Comédie Française)搬至咖啡館對面,戲迷、劇作家、演員們養成了在《博克伯》裡聚會的習慣,「劇場咖啡館」的名聲不逕而走,隨著咖啡館數量的激增,來此區落腳的騷人墨客也越來越多,聖傑曼都雷成為巴黎當時唯一一處教士與文人共居的地區。
法國大革命時期,被革命黨人用來做為「自由」象徵的「弗里吉亞帽」,便是羅伯斯比、丹東、馬拉特等人在《博克伯》裡,進行無數次秘密會議以後的結論之一;而伴隨這場法國大革命而來的,不僅是聖傑曼都雷教堂的爆炸與接著而來的一場大火,更促使勢力龐大的本篤會修道院永遠退出法國的政治舞台。
然而,教會勢力的衰亡,卻不意味著聖傑曼都雷區也從此沒落,相反的,藝術界與知識份子界,反而因掙脫了教會的束縛而得到充份地發展;十九世紀的聖傑曼都雷,因德拉克羅瓦(Delacroix)、英格爾(Ingres)、馬內(Manet),喬治桑(Georges Sand,1804~1876)與巴爾札克等人,紛紛搬到此處定居,再次使得此地成為藝術家與知識份子們創作與激辯的場所。
(本段圖說:1686年,全巴黎第一間咖啡店《博克伯》(Procope)在此區開張。
)
獨特的咖啡館文化
而聖傑曼都雷獨特的咖啡館文化,隨著《雙叟咖啡館》(Café des Deux Magots)自1933年設立「聖傑曼都雷文學獎」以後,更使得聖傑曼都雷的咖啡館成為文學與藝術的同義詞;詩人雷歐-保羅‧法哥(Léon-Paul Fargue,1876~1947)在代表作《巴黎行人》(Le Piéton de Paris)中甚至如此描述《雙叟咖啡館》、《花神》與力普啤酒館(Brasserie Lipp):「真正的機構,一如國家機構般著名。」
而聖傑曼都雷咖啡館對文人的重要性,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而更為顯著。它們成了窮困的文人們躲避宵禁,熬過三餐不繼生活的最佳避難場所;每一天,天剛破曉,西蒙波娃與沙特就得出門,好在這三間咖啡館的任何一家,找到靠近火爐的位置,並以大量的咖啡來充飢,也就是在這樣的景況之下,兩人得以馬不停蹄地埋頭苦幹,寫出永留後世的作品。
(本段圖說:詩人雷歐-保羅‧法哥(Léon-Paul Fargue,1876~1947)在代表作《巴黎行人》(Le Piéton de Paris)中甚至如此描述《雙叟咖啡館》、《花神》與力普啤酒館(Brasserie Lipp):「真正的機構,一如國家機構般著名。」
)
前衛藝術在此發聲
然而,文學卻不是此區唯一的吸引力,1937年,畢卡索在好友曼雷的見證下,在「大奧古斯丁街」的畫室裡,完成了他舉世聞名的戰爭巨作《格爾尼卡》(Guernica)。
戰後,前衛劇場也在此區獲得飛躍性的進展,1953年,《巴比倫劇場》(Théâtre de Babylone)將貝克(Samuel Beckett,1906~1989)的《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搬上舞台,1954年,尤金‧艾聶斯高(Eugène Ionesco,1909~1994)的《如何擺脫》(Amédée ou Comment S’en Débarrasser)在此地首演,而他的另一齣《犀牛》(Rhinocéros)亦於1960年於《雷卡蜜爾劇場》(Théâtre Récamier)首演;1956年,多才多藝的詩人、導演、畫家與劇作家尚考克多(Jean Cocteau,1889~1963),也在《奧迪翁劇院》(Théâtre de l’Odéon)首映他的作品《打字機》(La Machine à Écrire,1941)。
(本段圖說:多才多藝的詩人、導演、畫家與劇作家尚考克多)
香頌歌者與爵士樂家的聚落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聖傑曼都雷也成了香頌歌手聚集的中心,《四季泉》 (La Fontaine des Quatre Saisons)、《聖伊芙俱樂部》 (Club Saint-Yves)、《雅各的天梯》 (L'Echelle de Jacob)、《紅玫瑰》 (La Rose Rouge)、《閘》 (L'Ecluse),成了樂手們初試啼聲的主要場所;如當時有「聖傑曼都雷繆斯女神」美稱的茱麗葉‧葛雷可(Juliette Greco)、影歌雙棲天才馬塞‧穆路吉(Marcel Mouloudji)、影歌雙棲巨星尤蒙頓 (Yves Montand)、傳奇女伶寇拉‧弗凱爾(Cora Vaucaire),與縱橫法國樂壇超過40年的賈克兄弟四重唱,都曾在這些地方演出過;而詩人歌手李奧‧費雷(Léo Ferré)更是在此區的《四季泉》(La Fontaine des Quatre Saisons)演出時嶄露頭角,當時他寫下的幾首歌曲,如〈聖傑曼都雷〉(A Saint-Germain-Des-Prés)、〈房間〉(La Chambre)、〈先生,我的過去〉(Monsieur Mon Passé),至今仍為聖傑曼都雷的老居民們津津樂道。
而爵士樂在戰後也有了蓬勃的發展,1946年起,《羅里昂黛》(Lorientais)的地下室因年輕的豎笛樂手克勞德‧陸德(Claude Luter)的演出而聲名大噪,每天晚上,在這個面積不到60平方米、陰暗潮濕的地窖裡,兩百多位存在主義青年摩肩擦踵,到處煙霧繚繞,同一時間裡,另一個地方──《綠色酒吧》(Le Bar Vert)的地下室內也擠滿了爵士樂迷。
1948年6月19日,位於13號聖貝諾街的《聖傑曼俱樂部》(Le Club-Saint-Germain)正式開幕,除了有玻里斯‧弗雍(Boris Vian)壓陣以外,第一流的美國紐奧爾良爵士樂手如Duke Ellington,與Bebop樂手Charlie Parker前往歐洲巡迴演出時,此地更是他們必定駐足演出的據點;而另一個代表性的演出場地《藍調》(Blue Note)則成了Sidney Bechet與Claude Luter,Cool Jazz開創者 Miles Davis主要的演出場所。
(本段圖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聖傑曼都雷也成了香頌歌手聚集的中心
)
布爾喬亞新住民
因租金低廉,人文藝術薈萃,直到二十世紀中期,聖傑曼都雷仍能夠吸引不少身無分文的作家與藝術家來此落腳,但是,隨著此地成為慕名前來的美日觀光客們最喜愛的聚居地以後,房地產公司紛紛進駐,公寓的租售行情連年看漲,每況愈下的出版商,以及負擔不起此區居高不下生活費的住戶,紛紛搬離此區,入住此區的新居民,也從原來的騷人墨客,變成了布爾喬亞階級,小雜貨舖與家常菜餐館,換成了藝廊與高級精品店,咖啡館、爵士酒吧與啤酒館,卻照舊吹噓著這段早以消失不見的聖傑曼都雷神話。
儘管這兒早已不再是老巴黎人所熟悉的那個聖傑曼都雷,但是,當我置身在這個中世紀的小村莊裡,順著羊腸小徑,沒有目標的閒逛,卻仍舊可以在空蕩蕩的街道,人潮絡繹不絕的傳統市場裡,感受到老巴黎的餘溫。
(本段圖說:儘管這兒早已不再是老巴黎人所熟悉的那個聖傑曼都雷,但是,當我置身在人潮絡繹不絕的傳統市場裡,仍感受到老巴黎的餘溫。
)
- Aug 08 Wed 2007 19:44
聖傑曼都雷的昔與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