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領先者的策略 航向大藍海
作者:吳琬瑜 出處:天下雜誌 389期 2008/01
相關關鍵字:長榮海運/泰晤士港/國際化
長榮海運擁有一七六艘船,航行全球,是台灣罕見的國際化企業。如今,長榮再次以領先者的策略,大手筆建造超越環保規定、每艘造價一億三千萬美元的S型船,成功擺脫航運以價格競爭廝殺的紅海。《天下雜誌》遠赴英國採訪,帶你一睹長榮如何在國際舞台上發亮。
‧搶救你的記憶力,三招練出超...
‧40歲也能成為記憶達人
‧吃出聰明腦力
‧「GOOGLE式」的個人管理,席...
‧別讓壓力奪走你的腦力
‧[PPT] 6個管理小秘訣,讓你...
‧[PPT]達賴喇嘛對於世局變化...
‧[PPT]簡單七小招 創造家庭...
‧[PPT]達賴的七個幸福智慧座...
‧[PPT]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
‧[Audio]創業致富筆記-不景...
‧[Audio]學比爾蓋茲和威爾許...
‧[Audio]嗅、呼、啜,三步品...
‧[Adudio]西藏動盪的真相,真...
‧[Audio]2008奧運食譜,中國...
‧[Slideshow]紅茶奇蹟--找回...
‧[Slideshow]台灣最會賺錢的...
‧[Slideshow]農試所育新種 種...
‧[Slideshow]現場直擊「英國...
‧[Slideshow]基隆水試所--海...
去年才歡度八十歲大壽的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一生改寫台灣俗語「行船三分命」的險惡漂泊命運。
時間是人生最大的變數。如果說,英國詩人濟慈將人的一生比喻為許多個房間,隨著時間推移,人生會像許多房門一扇接著一扇地打開。那麼,八十歲的張榮發、四十歲的長榮海運,無疑讓人看到一幕又一幕的時代故事。
從一位船上三副到橫跨陸海空的總裁,時間逐漸蝕刻他內在與外在的世界。張榮發的內在仍是剽悍、不服輸、有決斷力的航海性格,逐日看開傳賢不傳子的接班問題,對於事業仍然孜孜不倦。他的外在世界像漣漪一圈圈打開擴散,交遊世界領袖。在台灣外交屢受打擊的今天,張榮發憑著海運實力在國際舞台上遊刃有餘,發展為一七六艘船的船隊,在五大洲設立一六六個據點,是台灣罕見的國際化公司。
長榮在世界各國備受禮遇,從英國、義大利,甚至中國。二○○六年長榮獲得英國女王獎的最佳國際企業,同年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發張榮發「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去年九月接受義大利總理普洛迪頒發「大十字勳章」。「長榮是台灣在英國表現最好的國際企業,」台灣駐英代表張小月說,英國許多政要都認識張榮發。
佔有英國泰晤士港二分之一吞吐量
十二月底冷冽的英國早晨,車子穿越繁華的倫敦市區,經過英式鄉村秋色草原,一個半小時後駛入英國泰晤士港(Thamesport)。英國的港口沒有台灣海港慣有的溫熱鹹濕海風,只有大西洋吹入泰晤士河的西風,沒有味道,風如冰霜。長榮最新型的智慧環保貨運船「榮慧輪」即將航行大西洋。
如同一幅顏色飽滿漂亮的水彩畫。高度約十四層樓高的巨大「榮慧輪」,背景是閃著金黃波紋的河海,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船身底部的黑色反白大字「HATSU SMART」。
HATSU正是張榮發的日文名字。船上整齊排列著綠色、橘色的Evergreen貨櫃。
畫中的前景還有岸上穿著螢光橘制服的領航員、長榮駐港船長、同仁,以及陪同《天下》的長榮英國董事長魏茂俊、泰晤士港口主管與保全。
船長王順清及十三名穿著卡其制服的船員站在船上,指揮若定,屏息以待大船出港。
整個泰晤士港其實就是長榮海運的耀眼舞台。「長榮佔有這個港口二分之一以上的貨運吞吐量,」英國泰晤士港行銷業務主管孔加卡(John Kornjaca)表示,長榮是他們最重要的客戶。
長榮海運英國公司是英國最大的註冊貨櫃船公司,貨櫃船隊每週定期灣靠泰晤士港三次、佛列斯多港一次,年進出口英國的貨量約為十八萬TEU(二十呎貨櫃為一TEU)。
不只在英國泰晤士港,長榮在全世界重要港口的裝卸貨櫃數量都是名列前茅。
即使今天,全球船運公司進行併購,長榮海運退居第四,但以自有船隊來說(許多船公司是租船),仍是全球第一名。
二○○七年,外界粗估長榮集團的海運部份,營收二千五百億元以上,獲利超過上百億,年終獎金五個月。這裡的營收單指海運事業體,不包含長榮的其他三大集團─國際公司(不動產、船務代理、連鎖旅館)、航空(航太、地勤、空廚)、開發(建設、工程)。
一個來自東方小島的台灣企業,如何突破歷史上主導海洋霸權數百年的大不列顛帝國英國、或是新興成長的美洲、歷史悠久的歐陸,由點、線、面逐漸發展成一個海洋的世界帝國?
領先者的策略──環保商機
四十年來,張榮發總是獨排眾議,多次以獨到的眼光領先同業。
如今,長榮又再一次以領先的環保觀點與劍及履及的執行力,讓全球航運人士傻眼。
二○○三年,在環保意識才剛萌芽,張榮發就大手筆建造十艘超越環保規定的S型船,依現在的價格,每艘環保船的造價是一億三千萬美元。
「榮慧輪」就是其中一艘,船上如同五星級飯店,駕駛台上只有一台輕巧的機台,可以驅動相當五百輛汽車的馬力前進。環保設計包括防止油污外洩、降低廢氣排放。設計污水暫存槽,等船靠岸後,交由污水處理廠,而不是逕自排放港區或近海。
「榮慧輪」船長王順清伸出堅實的手與來賓握手,以驕傲的口吻說明,「以前的船殼只有一層,遇到碰撞容易漏油,我們有兩層船殼,燃油艙放在橫向的水密隔艙壁中,可以防止船難撞擊時燃油外洩,避免海洋污染。」
「你不要小看油艙內置的設計,這要損失一百一十個二十呎貨櫃的空間,相當於一趟要少七百萬元台幣的貨運收入,這是公司有前瞻的眼光,」船長王順清、長榮英國船務公司總經理黃正一搶著說。
看似吃虧,實則獲益。
長榮以領先者的策略,吸引許多有環保意識的公司,成為忠實的客戶,擺脫航運界以價格競爭廝殺的紅海。
廣受先進企業的認同
港務商最了解船公司的起落。英國Hutchison港務局總經理路易斯(Chris Lewis)表示,「在全球環保意識高漲之下,重視環境議題的船運公司都發展得更好。在這個行業,有『遠見』是企業成功的主要關鍵。」
響應的客戶包括英國最大的宏貝斯家居公司(Homebase)、第三大的百貨公司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約翰路易斯百貨海外採購主管史考特(Gillian Scott)表示,他們非常重視環保,包括採購貨品、發展商店,甚至營運事業都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目標,當然也包括運送貨物進口英國的過程,因此選擇長榮海運。
美國的客戶包括營業額七十八億美元的星巴克(Starbucks)、四百四十億美元的批發俱樂部好市多(Costco)、二百二十億美元的木材製品公司威爾豪瑟(Weyerhaeuser)。
領先業界,重視環保,不是長榮第一次洞燭機先。回首看長榮的領先者策略,雖然歷經艱辛,卻讓它在海洋世界乘風破浪,趁勢而起。
第一次是在七○年代,當大家都是以散裝船營業時,張榮發看中貨櫃船的發展,花兩年的時間、一百萬美元做市場調查,爭取日本丸紅商社資金支持,早於日本六大商船公司,全面發展貨櫃輪船,超越日本。
第二次是選擇遠東美國航線做為第一條開闢全貨櫃定期航線,及早抓住遠東與美國區域貿易的成長趨勢。
第三次是八○年代切入大西洋航線。受到強悍歐洲組織遠東運費同盟的百般阻撓、企圖封殺,長榮依然咬緊牙關,渡過難關,成為第一家經營大西洋航線的亞洲公司。
一九八四年,又完成東西向環球航線,從此和歐洲船公司平起平坐。
張榮發在四十二歲創業,三次拓展近海遠洋的策略,就讓長榮在十八年之間,從一艘舊貨輪發展為全球最大的貨櫃輪公司,一九八五年登上第一。如今以鐘擺式環球路線營運世界。
以客為尊 四海為家
長榮海運除了洞燭機先,更以客為尊,廣結四海人脈。
許多投資機構與法人分析師認為,長榮的訊息管制非常嚴格、不夠透明,難以了解全貌。全球公司的發言系統的單一窗口是長榮集團廣報執行長聶國維,即使是任何分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甚至副總裁都問不到任何一個營業數字,紀律嚴格深入每一個人。
但另一方面,當長榮認為你是它所重視的客戶,小從客戶業務,大到政府官員,長榮的服務周到,經常感動人心。
長榮集團副總裁葉順利記得早期擔任業務代表時,「當時預算沒有上限,總裁就是要我們服務客戶,讓他們高興,」經常陪客戶到晚上很晚,即使太太抱怨,也覺得要達成服務客戶的目標。「體貼、關心又有耐心,重點不是花錢,而是用心體貼客戶每一個微小的需求,無微不至,」一位業者讚嘆。
各國政商業界與長榮長期交往之後,幾乎成為長榮深入國際當地的重要人脈。例如現任長榮英國榮譽董事長史托瑞(Maurice Storey),過去是英國海巡署署長。
一九九八年,英國海巡署第一任署長史托瑞負責對長榮招商。張榮發的回應是,「如果沒有達到我的標準與期望,不會有任何船隻加入英國,而且要史托瑞親自到台灣參觀。」後來,史托瑞親自到台灣,印象深刻,「到了台灣之後,我對於長榮的訓練品質毫無懷疑,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家船公司的訓練中心擁有這麼多設備,不只海運,還有航運訓練基地以及運輸中心,都是如此,」史托瑞接受採訪時說。
當史托瑞即將從英國海巡署署長一職退休時,長榮海運與最大的競爭對手麥司克輪船公司(Maersk)競相爭取,最後史托瑞選擇了長榮,從二○○三年開始擔任長榮英國的榮譽董事長。這只是一例。當年張榮發創業時,丸紅商社一直極力支持他的三人:保板清志、長澤正彌、橋本勳,退休之後,都任職於長榮的日本關係企業。保板清志甚至擔任長榮日本公司會長(董事長),一直到他過世。
交遊世界政要
由於經濟的實力,長榮總裁張榮發的交往對象包括各國政要。
一九七九年,柴契爾夫人上台擔任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同年也正是張榮發第一次打入遠東歐洲航線,停靠英國港口。即使柴契爾夫人下台後,兩人交情仍然持續。一九九四年張榮發邀請柴契爾夫人到日本三菱造船廠參加長榮新船「長果輪」下水典禮,最後由她完成新船下水最具象徵性儀式「擲瓶」。
「我和英國關係很早,柴契爾夫人和我很好,我是很敬佩她,她也很尊敬我,」張榮發說起這段情誼,惺惺相惜。
許多英國官員政要都認識張榮發。長榮也成為與英國沒有正式邦交的台灣外交部的助力。台灣駐英代表從簡又新時代到剛上任的張小月,經常透過張榮發介紹英國政要。「長榮給了駐英代表處許多工作上的協助,當對方看到你的經貿實力,也會重視你,是很大的幫助,」張小月在英式酒館的餐廳中聊起。
去年十二月,張小月到任後面對英國政要、媒體、影響力人物的第一場宴會──小籠包外交,就是選在長榮位於倫敦的總部大樓舉行。
十五層高的長榮歐洲總部,在英倫風情的街景中矗立,大門前排的秋樹迎風搖曳,對襯內斂優雅的長榮深綠色大樓。它位於倫敦市區的黃金地段布魯斯貝利及費茲洛維亞區域(Bloomsbury & Fitzrovia)。
這是長榮自有大樓,英國地產漲幅驚人,由大樓往下望,就可以看見旁邊的大英圖書館,以及《哈利波特》小說中著稱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附近重要的觀光景點還有大英博物館、英國文豪狄更斯故居博物館。
長榮英國董事長魏茂俊笑稱,走路到車站五分鐘,搭穿越海底的歐洲之星火車(Eurostar)到巴黎長榮桂冠酒店只要兩個半小時,交通便利,馬上可以開會,很適合做為歐洲的總部。
英國也成為張榮發喜歡出訪的地區。每次出訪英國,就住在總部的招待所裡。去年底才率長榮交響樂團舉辦演奏會,招待英國政要、媒體記者與商業朋友。自稱在台灣沒有一點自由的張榮發,喜歡在英國海德公園散步,有一次長得高大的台灣留學生看見他說,「你是不是張榮發先生?」張榮發調皮地說,「我不是張榮發,你看不對人,那是我的弟弟,」張榮發開心地回憶英國的點滴故事。
由於海運是國際化的事業,長榮不只在英國發展最新船隊,其實船隊數前兩名的公司在巴拿馬與義大利。一九九八年,長榮在義大利收購了國營輪船公司Lloyd Triestino,強化長榮在地中海、波斯灣及印度次大陸等地區的市場。義大利的塔多連港成為地中海轉運中心。因此去年九月張榮發接受義大利總理普洛迪頒發「大十字勳章」,感謝他的貢獻。
張榮發大概從來沒想過,十八歲時,父親因為行走的補給船「昭南丸」被美國盟軍突擊沈沒而過世,兩位哥哥已成家,他一肩挑起母親、兩位弟弟、兩位妹妹的生活,因為不會說國語,台灣光復後曾經失業,生活艱困,因此選擇跑船。他卻憑著一己之力,今天可以交遊世界政要。
「我和別人不同,我是賺外國錢回來台灣,不是賺台灣錢,所以我是國際人物,」張榮發穿著畢挺的銀灰西裝,打扮如同英國紳士,以最本土的台語開懷笑說。
國際化人才庫
長榮以客為尊、廣結人脈,深入當地。但是讓一六六個據點如同日不落帝國恆常運轉的是全球二萬七千名員工,他們投入、專注、有紀律、能團隊合作。
現任華航董事長趙國帥,曾跟隨長榮航空前董事長鄭深池在長榮航空工作多年,他比較兩邊的企業文化,「華航比較個人主義,長榮的每一個人看起來都很普通,但就是能團隊合作。」長榮海運員工的學歷分布,大專、大學生佔七五%,碩士將近六%,沒有博士。
究竟位於台灣的企業總部,如何號令全球?只錄用社會新鮮人,又如何培育國際化人才?
走入台北市民生東路的長榮營運總部十一樓總裁辦公室,有一張全世界的電子地圖,上面以不同顏色的螢光點,標示出長榮海運的所有船隻目前航行位置、長榮航空所有班機的飛行位置,一目了然。
張榮發每天中午與總管理處的三位行政副總裁吃飯,溝通公事。包括首席副總裁林省三、兩位次席副總裁柯麗卿、郭宣瑜。每月高階主管會議,由張榮發親自主持,全球高階主管必須飛回總部開會,包含歐洲與美洲兩位副總裁。
長榮在各地的分公司與辦事處,全世界長得一模一樣,空間開放整齊無隔屏,桌上一塵不染無雜物。
英國辦公室的員工有英氣挺拔的英國人、白淨型男的香港人,甚至有波蘭人等各國人種,但不可思議地都有類似的氣質與靈魂。
英國的員工最重視假日,尤其是聖誕節連續假日。長榮英國的總務主管是當地英國人,在聖誕假日前一天臨時有任務,也必須機動擔任司機,護送客人,像台灣人一樣彈性工作、服務周到,同時也是多能工。
「他進來長榮十一年,變得喜歡亞洲文化與價值觀,」長榮英國廣報室課長吳玉花形容這位同事。這不是特例,長榮在全世界用人也是只錄用社會新鮮人,長期浸潤長榮文化。
駐英代表張小月也記得她派駐荷蘭時,參觀長榮,「裡面都是荷蘭人,但是一樣管得乖乖的,真是不可思議,」張小月說。
海陸空關係企業彼此輪調
當許多台商煩惱如何招募具有國際經驗的人才時,長榮集團大約有二千位最穩定、最精銳的國際化人才庫。
長榮海運(含海運關係企業)員工一萬五千人,長榮集團員工二萬七千人,海陸空關係企業彼此輪調。
大部份的課長,在三十歲左右都有機會派駐國外四到六年的經驗,再歷練十年,以四十歲的黃金年紀,有精銳的體力與成熟的國際歷練,為長榮決戰世界。「調到哪裡,公司一句話,我們就出發,」長榮集團副總裁葉順利說。
長榮輪調制度執行徹底。以長榮英國廣報室課長吳玉花為例,工作十五年,期間派任德國漢堡人事部三年、英國倫敦客服部三年,去年開始又外派英國倫敦,負責長榮英國廣報課。「公司一直給我們機會,試我們的能力在哪裡?從不同的角度看海運事業,」吳玉花很珍惜公司給予的機會。
吳玉花不是特例,這幾乎是長榮第一線主管──課長的標準生涯路徑,不同國家不同部門,相信你有能力學習勝任。長榮英國董事長魏茂俊說,「人才穩定,發展就穩定,大家浸潤在相同的企業文化,眾志成城,能夠將高層的商業決策形成有效的執行力。」
當長榮一直成長、創新、擴張,面對台灣的保守海洋政策,也憂心了起來。如今,中國大陸是世界經濟成長的引擎,預估中國今年將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這樣的趨勢已不可逆。目前大陸市場佔長榮海運的貨運承載量比例已達六成,張榮發對於台灣獨立的現實困難、世界局勢的演變,感受深切。
目前長榮在青島、寧波、上海、深圳、廈門設立資本額二千萬到十億人民幣、不同功能的公司,涵蓋運輸、物流、貨櫃場、貨運站、貨運航空公司。
兩岸三通困境
時空移轉,征戰世界市場的企業家和以國內選票為主的政治人物,漸行漸遠。張榮發對於兩岸三通的期盼一直落空。訪談過程中,張榮發對於現在的經濟政策與表現,多所批評。「台灣要恢復經濟就是要開放,其中最重要就是三通,」張榮發提高聲調,「你看經濟不會起來,賣菜一斤一元,連澆水嘛不夠。」
他看到電視上,菜農把整車高麗菜倒掉,「可憐,過年要錢,這要怎麼過年?」長榮向彰化縣農會以兩倍的價格購買了十一卡車的高麗菜,除了派送桃園長榮空廚,並且將高麗菜仔細裝袋,分送員工每人四顆高麗菜。
「你想想看,每位員工下班拎著四顆高麗菜的塑膠袋回家,心中會有什麼感動?」長榮集團廣報執行長聶國維說。
篤信一貫道的張榮發,六十歲之後茹素,如今已經二十年。去年十月六日歡慶八十歲大壽,不只家人,全世界的高階主管都飛回台灣慶祝。長榮集團副總裁葉順利說,「總裁當天的演講重點,就是要主管們多做善事,多做好事。」
「這是最愉快的工作,賺錢的事交給副總裁,我來多做善事,」張榮發談起基金會,總是笑咪咪。他親自面試一百多位志願調任基金會的員工,最後只挑出六位。執行長經常接到總裁親自打的電話,因為這是他目前最有興趣的事業。
今年基金會的工作重點是一月開始發行的《道德月刊》、三月開幕的海事博物館、以及籌備未來將在汐止投資二億美元的重粒子癌症中心。
自稱是「海洋之子」的張榮發,談起海洋,「很深,我對海的感情很深,學校畢業之後,就是從事海運。對海的世界,實在是知道太多。如果這個國家,有一套海國的發展政策,一定很繁榮,一定很幸福,」張榮發感性地說。
張榮發總愛說自己的一生是「為海而生」。但他更期盼四面環海的台灣能夠與時俱進,跟上世界變化的海流,不被巨浪淘汰。
作者:吳琬瑜 出處:天下雜誌 389期 2008/01
相關關鍵字:長榮海運/泰晤士港/國際化
長榮海運擁有一七六艘船,航行全球,是台灣罕見的國際化企業。如今,長榮再次以領先者的策略,大手筆建造超越環保規定、每艘造價一億三千萬美元的S型船,成功擺脫航運以價格競爭廝殺的紅海。《天下雜誌》遠赴英國採訪,帶你一睹長榮如何在國際舞台上發亮。
‧搶救你的記憶力,三招練出超...
‧40歲也能成為記憶達人
‧吃出聰明腦力
‧「GOOGLE式」的個人管理,席...
‧別讓壓力奪走你的腦力
‧[PPT] 6個管理小秘訣,讓你...
‧[PPT]達賴喇嘛對於世局變化...
‧[PPT]簡單七小招 創造家庭...
‧[PPT]達賴的七個幸福智慧座...
‧[PPT]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
‧[Audio]創業致富筆記-不景...
‧[Audio]學比爾蓋茲和威爾許...
‧[Audio]嗅、呼、啜,三步品...
‧[Adudio]西藏動盪的真相,真...
‧[Audio]2008奧運食譜,中國...
‧[Slideshow]紅茶奇蹟--找回...
‧[Slideshow]台灣最會賺錢的...
‧[Slideshow]農試所育新種 種...
‧[Slideshow]現場直擊「英國...
‧[Slideshow]基隆水試所--海...
去年才歡度八十歲大壽的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一生改寫台灣俗語「行船三分命」的險惡漂泊命運。
時間是人生最大的變數。如果說,英國詩人濟慈將人的一生比喻為許多個房間,隨著時間推移,人生會像許多房門一扇接著一扇地打開。那麼,八十歲的張榮發、四十歲的長榮海運,無疑讓人看到一幕又一幕的時代故事。
從一位船上三副到橫跨陸海空的總裁,時間逐漸蝕刻他內在與外在的世界。張榮發的內在仍是剽悍、不服輸、有決斷力的航海性格,逐日看開傳賢不傳子的接班問題,對於事業仍然孜孜不倦。他的外在世界像漣漪一圈圈打開擴散,交遊世界領袖。在台灣外交屢受打擊的今天,張榮發憑著海運實力在國際舞台上遊刃有餘,發展為一七六艘船的船隊,在五大洲設立一六六個據點,是台灣罕見的國際化公司。
長榮在世界各國備受禮遇,從英國、義大利,甚至中國。二○○六年長榮獲得英國女王獎的最佳國際企業,同年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發張榮發「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去年九月接受義大利總理普洛迪頒發「大十字勳章」。「長榮是台灣在英國表現最好的國際企業,」台灣駐英代表張小月說,英國許多政要都認識張榮發。
佔有英國泰晤士港二分之一吞吐量
十二月底冷冽的英國早晨,車子穿越繁華的倫敦市區,經過英式鄉村秋色草原,一個半小時後駛入英國泰晤士港(Thamesport)。英國的港口沒有台灣海港慣有的溫熱鹹濕海風,只有大西洋吹入泰晤士河的西風,沒有味道,風如冰霜。長榮最新型的智慧環保貨運船「榮慧輪」即將航行大西洋。
如同一幅顏色飽滿漂亮的水彩畫。高度約十四層樓高的巨大「榮慧輪」,背景是閃著金黃波紋的河海,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船身底部的黑色反白大字「HATSU SMART」。
HATSU正是張榮發的日文名字。船上整齊排列著綠色、橘色的Evergreen貨櫃。
畫中的前景還有岸上穿著螢光橘制服的領航員、長榮駐港船長、同仁,以及陪同《天下》的長榮英國董事長魏茂俊、泰晤士港口主管與保全。
船長王順清及十三名穿著卡其制服的船員站在船上,指揮若定,屏息以待大船出港。
整個泰晤士港其實就是長榮海運的耀眼舞台。「長榮佔有這個港口二分之一以上的貨運吞吐量,」英國泰晤士港行銷業務主管孔加卡(John Kornjaca)表示,長榮是他們最重要的客戶。
長榮海運英國公司是英國最大的註冊貨櫃船公司,貨櫃船隊每週定期灣靠泰晤士港三次、佛列斯多港一次,年進出口英國的貨量約為十八萬TEU(二十呎貨櫃為一TEU)。
不只在英國泰晤士港,長榮在全世界重要港口的裝卸貨櫃數量都是名列前茅。
即使今天,全球船運公司進行併購,長榮海運退居第四,但以自有船隊來說(許多船公司是租船),仍是全球第一名。
二○○七年,外界粗估長榮集團的海運部份,營收二千五百億元以上,獲利超過上百億,年終獎金五個月。這裡的營收單指海運事業體,不包含長榮的其他三大集團─國際公司(不動產、船務代理、連鎖旅館)、航空(航太、地勤、空廚)、開發(建設、工程)。
一個來自東方小島的台灣企業,如何突破歷史上主導海洋霸權數百年的大不列顛帝國英國、或是新興成長的美洲、歷史悠久的歐陸,由點、線、面逐漸發展成一個海洋的世界帝國?
領先者的策略──環保商機
四十年來,張榮發總是獨排眾議,多次以獨到的眼光領先同業。
如今,長榮又再一次以領先的環保觀點與劍及履及的執行力,讓全球航運人士傻眼。
二○○三年,在環保意識才剛萌芽,張榮發就大手筆建造十艘超越環保規定的S型船,依現在的價格,每艘環保船的造價是一億三千萬美元。
「榮慧輪」就是其中一艘,船上如同五星級飯店,駕駛台上只有一台輕巧的機台,可以驅動相當五百輛汽車的馬力前進。環保設計包括防止油污外洩、降低廢氣排放。設計污水暫存槽,等船靠岸後,交由污水處理廠,而不是逕自排放港區或近海。
「榮慧輪」船長王順清伸出堅實的手與來賓握手,以驕傲的口吻說明,「以前的船殼只有一層,遇到碰撞容易漏油,我們有兩層船殼,燃油艙放在橫向的水密隔艙壁中,可以防止船難撞擊時燃油外洩,避免海洋污染。」
「你不要小看油艙內置的設計,這要損失一百一十個二十呎貨櫃的空間,相當於一趟要少七百萬元台幣的貨運收入,這是公司有前瞻的眼光,」船長王順清、長榮英國船務公司總經理黃正一搶著說。
看似吃虧,實則獲益。
長榮以領先者的策略,吸引許多有環保意識的公司,成為忠實的客戶,擺脫航運界以價格競爭廝殺的紅海。
廣受先進企業的認同
港務商最了解船公司的起落。英國Hutchison港務局總經理路易斯(Chris Lewis)表示,「在全球環保意識高漲之下,重視環境議題的船運公司都發展得更好。在這個行業,有『遠見』是企業成功的主要關鍵。」
響應的客戶包括英國最大的宏貝斯家居公司(Homebase)、第三大的百貨公司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約翰路易斯百貨海外採購主管史考特(Gillian Scott)表示,他們非常重視環保,包括採購貨品、發展商店,甚至營運事業都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目標,當然也包括運送貨物進口英國的過程,因此選擇長榮海運。
美國的客戶包括營業額七十八億美元的星巴克(Starbucks)、四百四十億美元的批發俱樂部好市多(Costco)、二百二十億美元的木材製品公司威爾豪瑟(Weyerhaeuser)。
領先業界,重視環保,不是長榮第一次洞燭機先。回首看長榮的領先者策略,雖然歷經艱辛,卻讓它在海洋世界乘風破浪,趁勢而起。
第一次是在七○年代,當大家都是以散裝船營業時,張榮發看中貨櫃船的發展,花兩年的時間、一百萬美元做市場調查,爭取日本丸紅商社資金支持,早於日本六大商船公司,全面發展貨櫃輪船,超越日本。
第二次是選擇遠東美國航線做為第一條開闢全貨櫃定期航線,及早抓住遠東與美國區域貿易的成長趨勢。
第三次是八○年代切入大西洋航線。受到強悍歐洲組織遠東運費同盟的百般阻撓、企圖封殺,長榮依然咬緊牙關,渡過難關,成為第一家經營大西洋航線的亞洲公司。
一九八四年,又完成東西向環球航線,從此和歐洲船公司平起平坐。
張榮發在四十二歲創業,三次拓展近海遠洋的策略,就讓長榮在十八年之間,從一艘舊貨輪發展為全球最大的貨櫃輪公司,一九八五年登上第一。如今以鐘擺式環球路線營運世界。
以客為尊 四海為家
長榮海運除了洞燭機先,更以客為尊,廣結四海人脈。
許多投資機構與法人分析師認為,長榮的訊息管制非常嚴格、不夠透明,難以了解全貌。全球公司的發言系統的單一窗口是長榮集團廣報執行長聶國維,即使是任何分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甚至副總裁都問不到任何一個營業數字,紀律嚴格深入每一個人。
但另一方面,當長榮認為你是它所重視的客戶,小從客戶業務,大到政府官員,長榮的服務周到,經常感動人心。
長榮集團副總裁葉順利記得早期擔任業務代表時,「當時預算沒有上限,總裁就是要我們服務客戶,讓他們高興,」經常陪客戶到晚上很晚,即使太太抱怨,也覺得要達成服務客戶的目標。「體貼、關心又有耐心,重點不是花錢,而是用心體貼客戶每一個微小的需求,無微不至,」一位業者讚嘆。
各國政商業界與長榮長期交往之後,幾乎成為長榮深入國際當地的重要人脈。例如現任長榮英國榮譽董事長史托瑞(Maurice Storey),過去是英國海巡署署長。
一九九八年,英國海巡署第一任署長史托瑞負責對長榮招商。張榮發的回應是,「如果沒有達到我的標準與期望,不會有任何船隻加入英國,而且要史托瑞親自到台灣參觀。」後來,史托瑞親自到台灣,印象深刻,「到了台灣之後,我對於長榮的訓練品質毫無懷疑,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家船公司的訓練中心擁有這麼多設備,不只海運,還有航運訓練基地以及運輸中心,都是如此,」史托瑞接受採訪時說。
當史托瑞即將從英國海巡署署長一職退休時,長榮海運與最大的競爭對手麥司克輪船公司(Maersk)競相爭取,最後史托瑞選擇了長榮,從二○○三年開始擔任長榮英國的榮譽董事長。這只是一例。當年張榮發創業時,丸紅商社一直極力支持他的三人:保板清志、長澤正彌、橋本勳,退休之後,都任職於長榮的日本關係企業。保板清志甚至擔任長榮日本公司會長(董事長),一直到他過世。
交遊世界政要
由於經濟的實力,長榮總裁張榮發的交往對象包括各國政要。
一九七九年,柴契爾夫人上台擔任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同年也正是張榮發第一次打入遠東歐洲航線,停靠英國港口。即使柴契爾夫人下台後,兩人交情仍然持續。一九九四年張榮發邀請柴契爾夫人到日本三菱造船廠參加長榮新船「長果輪」下水典禮,最後由她完成新船下水最具象徵性儀式「擲瓶」。
「我和英國關係很早,柴契爾夫人和我很好,我是很敬佩她,她也很尊敬我,」張榮發說起這段情誼,惺惺相惜。
許多英國官員政要都認識張榮發。長榮也成為與英國沒有正式邦交的台灣外交部的助力。台灣駐英代表從簡又新時代到剛上任的張小月,經常透過張榮發介紹英國政要。「長榮給了駐英代表處許多工作上的協助,當對方看到你的經貿實力,也會重視你,是很大的幫助,」張小月在英式酒館的餐廳中聊起。
去年十二月,張小月到任後面對英國政要、媒體、影響力人物的第一場宴會──小籠包外交,就是選在長榮位於倫敦的總部大樓舉行。
十五層高的長榮歐洲總部,在英倫風情的街景中矗立,大門前排的秋樹迎風搖曳,對襯內斂優雅的長榮深綠色大樓。它位於倫敦市區的黃金地段布魯斯貝利及費茲洛維亞區域(Bloomsbury & Fitzrovia)。
這是長榮自有大樓,英國地產漲幅驚人,由大樓往下望,就可以看見旁邊的大英圖書館,以及《哈利波特》小說中著稱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附近重要的觀光景點還有大英博物館、英國文豪狄更斯故居博物館。
長榮英國董事長魏茂俊笑稱,走路到車站五分鐘,搭穿越海底的歐洲之星火車(Eurostar)到巴黎長榮桂冠酒店只要兩個半小時,交通便利,馬上可以開會,很適合做為歐洲的總部。
英國也成為張榮發喜歡出訪的地區。每次出訪英國,就住在總部的招待所裡。去年底才率長榮交響樂團舉辦演奏會,招待英國政要、媒體記者與商業朋友。自稱在台灣沒有一點自由的張榮發,喜歡在英國海德公園散步,有一次長得高大的台灣留學生看見他說,「你是不是張榮發先生?」張榮發調皮地說,「我不是張榮發,你看不對人,那是我的弟弟,」張榮發開心地回憶英國的點滴故事。
由於海運是國際化的事業,長榮不只在英國發展最新船隊,其實船隊數前兩名的公司在巴拿馬與義大利。一九九八年,長榮在義大利收購了國營輪船公司Lloyd Triestino,強化長榮在地中海、波斯灣及印度次大陸等地區的市場。義大利的塔多連港成為地中海轉運中心。因此去年九月張榮發接受義大利總理普洛迪頒發「大十字勳章」,感謝他的貢獻。
張榮發大概從來沒想過,十八歲時,父親因為行走的補給船「昭南丸」被美國盟軍突擊沈沒而過世,兩位哥哥已成家,他一肩挑起母親、兩位弟弟、兩位妹妹的生活,因為不會說國語,台灣光復後曾經失業,生活艱困,因此選擇跑船。他卻憑著一己之力,今天可以交遊世界政要。
「我和別人不同,我是賺外國錢回來台灣,不是賺台灣錢,所以我是國際人物,」張榮發穿著畢挺的銀灰西裝,打扮如同英國紳士,以最本土的台語開懷笑說。
國際化人才庫
長榮以客為尊、廣結人脈,深入當地。但是讓一六六個據點如同日不落帝國恆常運轉的是全球二萬七千名員工,他們投入、專注、有紀律、能團隊合作。
現任華航董事長趙國帥,曾跟隨長榮航空前董事長鄭深池在長榮航空工作多年,他比較兩邊的企業文化,「華航比較個人主義,長榮的每一個人看起來都很普通,但就是能團隊合作。」長榮海運員工的學歷分布,大專、大學生佔七五%,碩士將近六%,沒有博士。
究竟位於台灣的企業總部,如何號令全球?只錄用社會新鮮人,又如何培育國際化人才?
走入台北市民生東路的長榮營運總部十一樓總裁辦公室,有一張全世界的電子地圖,上面以不同顏色的螢光點,標示出長榮海運的所有船隻目前航行位置、長榮航空所有班機的飛行位置,一目了然。
張榮發每天中午與總管理處的三位行政副總裁吃飯,溝通公事。包括首席副總裁林省三、兩位次席副總裁柯麗卿、郭宣瑜。每月高階主管會議,由張榮發親自主持,全球高階主管必須飛回總部開會,包含歐洲與美洲兩位副總裁。
長榮在各地的分公司與辦事處,全世界長得一模一樣,空間開放整齊無隔屏,桌上一塵不染無雜物。
英國辦公室的員工有英氣挺拔的英國人、白淨型男的香港人,甚至有波蘭人等各國人種,但不可思議地都有類似的氣質與靈魂。
英國的員工最重視假日,尤其是聖誕節連續假日。長榮英國的總務主管是當地英國人,在聖誕假日前一天臨時有任務,也必須機動擔任司機,護送客人,像台灣人一樣彈性工作、服務周到,同時也是多能工。
「他進來長榮十一年,變得喜歡亞洲文化與價值觀,」長榮英國廣報室課長吳玉花形容這位同事。這不是特例,長榮在全世界用人也是只錄用社會新鮮人,長期浸潤長榮文化。
駐英代表張小月也記得她派駐荷蘭時,參觀長榮,「裡面都是荷蘭人,但是一樣管得乖乖的,真是不可思議,」張小月說。
海陸空關係企業彼此輪調
當許多台商煩惱如何招募具有國際經驗的人才時,長榮集團大約有二千位最穩定、最精銳的國際化人才庫。
長榮海運(含海運關係企業)員工一萬五千人,長榮集團員工二萬七千人,海陸空關係企業彼此輪調。
大部份的課長,在三十歲左右都有機會派駐國外四到六年的經驗,再歷練十年,以四十歲的黃金年紀,有精銳的體力與成熟的國際歷練,為長榮決戰世界。「調到哪裡,公司一句話,我們就出發,」長榮集團副總裁葉順利說。
長榮輪調制度執行徹底。以長榮英國廣報室課長吳玉花為例,工作十五年,期間派任德國漢堡人事部三年、英國倫敦客服部三年,去年開始又外派英國倫敦,負責長榮英國廣報課。「公司一直給我們機會,試我們的能力在哪裡?從不同的角度看海運事業,」吳玉花很珍惜公司給予的機會。
吳玉花不是特例,這幾乎是長榮第一線主管──課長的標準生涯路徑,不同國家不同部門,相信你有能力學習勝任。長榮英國董事長魏茂俊說,「人才穩定,發展就穩定,大家浸潤在相同的企業文化,眾志成城,能夠將高層的商業決策形成有效的執行力。」
當長榮一直成長、創新、擴張,面對台灣的保守海洋政策,也憂心了起來。如今,中國大陸是世界經濟成長的引擎,預估中國今年將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這樣的趨勢已不可逆。目前大陸市場佔長榮海運的貨運承載量比例已達六成,張榮發對於台灣獨立的現實困難、世界局勢的演變,感受深切。
目前長榮在青島、寧波、上海、深圳、廈門設立資本額二千萬到十億人民幣、不同功能的公司,涵蓋運輸、物流、貨櫃場、貨運站、貨運航空公司。
兩岸三通困境
時空移轉,征戰世界市場的企業家和以國內選票為主的政治人物,漸行漸遠。張榮發對於兩岸三通的期盼一直落空。訪談過程中,張榮發對於現在的經濟政策與表現,多所批評。「台灣要恢復經濟就是要開放,其中最重要就是三通,」張榮發提高聲調,「你看經濟不會起來,賣菜一斤一元,連澆水嘛不夠。」
他看到電視上,菜農把整車高麗菜倒掉,「可憐,過年要錢,這要怎麼過年?」長榮向彰化縣農會以兩倍的價格購買了十一卡車的高麗菜,除了派送桃園長榮空廚,並且將高麗菜仔細裝袋,分送員工每人四顆高麗菜。
「你想想看,每位員工下班拎著四顆高麗菜的塑膠袋回家,心中會有什麼感動?」長榮集團廣報執行長聶國維說。
篤信一貫道的張榮發,六十歲之後茹素,如今已經二十年。去年十月六日歡慶八十歲大壽,不只家人,全世界的高階主管都飛回台灣慶祝。長榮集團副總裁葉順利說,「總裁當天的演講重點,就是要主管們多做善事,多做好事。」
「這是最愉快的工作,賺錢的事交給副總裁,我來多做善事,」張榮發談起基金會,總是笑咪咪。他親自面試一百多位志願調任基金會的員工,最後只挑出六位。執行長經常接到總裁親自打的電話,因為這是他目前最有興趣的事業。
今年基金會的工作重點是一月開始發行的《道德月刊》、三月開幕的海事博物館、以及籌備未來將在汐止投資二億美元的重粒子癌症中心。
自稱是「海洋之子」的張榮發,談起海洋,「很深,我對海的感情很深,學校畢業之後,就是從事海運。對海的世界,實在是知道太多。如果這個國家,有一套海國的發展政策,一定很繁榮,一定很幸福,」張榮發感性地說。
張榮發總愛說自己的一生是「為海而生」。但他更期盼四面環海的台灣能夠與時俱進,跟上世界變化的海流,不被巨浪淘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