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左岸派」在創作上的主要特徵
主題:1、偏愛回憶、遺忘、記憶、杜撰、想象、潛意識活動,試圖把人的這種精
神過程、心智過程搬上銀幕。2、描寫入的責任心和自罪心,記憶總與歷史事件相聯繫。
比如《廣島之戀》中姑娘愛上了敵占軍士兵,《長別離》中戰爭奪去那個軍官的記憶,
等等。影片大多都是描寫中產階級、二流演員、酒店老闆等等。
導演:在表現「雙重現實」時,並不對這不同的現實做人為的區別和加工。他們往
往從「記錄式的現實主義」中使觀眾一目了然。然後,再轉向純精神的現實主義中去。
他們賦予某地、某種政治的歷史事件、某一藝術以「見證人式的畫面」,同時以個人的
見解作為影片的基礎,讓那些見證人或畫面自己說話。他們在表現「雙重現實」的思維
狀態上顯得複雜,但他們的手法並不因此而墮入抽像與僵化之中。阿蘭﹒羅伯—格裡葉
曾說道:「如果世界確實是那樣複雜,就需要重新找出它的複雜之處,這還得在現實主
義上下功夫」。
剪輯:「作家電影」最重要的美學革命表現在剪輯上。比如《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這類影片的價值百份之七十來自剪輯的效果。格裡葉稱自己是「電影剪輯派」。「左岸
派」導演們認為,電影剪輯所能表現的東西遠無止境。他們在自己影片的剪輯處理上曾
有過這樣一些嘗試:其一,取消傳統電影中的間歇法,如化入化出等,取消過渡鏡頭,
用跳接對時空、事件進行人為的壓縮。其二,鏡頭位置的顛倒。比如《廣島之戀》中閃
回的先後順序倒置的安排。其三,鏡頭的並列出現,先後並不銜接,甚至是對立的,以
突出現實的雙重性和複雜性。其四,循環剪輯,以音樂上的十二音符式的剪輯,也就是
指剪輯上有意識重複或重現。
音響:剪輯革命和音響緊密相連。雷乃說:「電影是視覺節奏與聽覺節奏的聯合,
是聯合而不只是畫面」。在音樂的處理上,他們拒絕所謂「最好的音樂是不為人察覺的
音樂」這一信條,而強調所創作的音樂是有意讓人感知,同影片共成一體,形成一種純
音樂的傑作。在《廣島之戀》中就曾以七個主題曲而構成。「左岸派」導演比「新浪潮」
導演文化修養更高,因此對音樂的思考與處理也就更細膩更複雜。同時,對台詞的處理
和自然音響的表現都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有些作品中反覆重複的台詞給人們留下了極深
刻的印象。在「左岸派」的影片中,作曲家除了作曲外,還要進行音響和環境聲音設;
f。在他們的某些作品中,他們稱為「音樂的演出」。因此,有人以「沉思的視聽藝術」
來概括「左岸派」的作家電影。
表演:「作家電影」出於他們的美學追求,一般選用舞台演員充當他們的演員。與
「新浪潮」自然主義手法相反,他們有意識地拉開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採用的是「間離
效果」。演員與劇中人物之間,突出了演員的身份和「表演中還有表演」的觀念,把銀
幕和觀眾的距離拉開。
攝影:采用十分靈活的攝影方法,有時側重鏡頭的「靜止狀態」,有時強調畫面的
流動感。但他們從來不像「新浪潮」攝影師那樣趨於「自然主義」的表現風格。他們雖
然沒有一個一致的風格形式,但他們也從來不采用類似谷達爾的肩扛攝影機的方式。他
們在攝影機移動的過程中,講究畫面構圖和布光等效果。同時,引人注目的雷乃的推鏡
頭是別具特色的,攝影機向前推進,使人感到它是向著現實深入和捕捉。《去年在馬裡
昂巴德》中使用這一手法,使主題更為貼近,似乎是要進入人的內心、回憶之中。
總之,對於「左岸派」的作家電影製作者們來說,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彼岸世界,
他們所深入探索的就是這樣一部分。
「新浪潮」與「左岸派」的大致比較:
1.從他們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製作者大都是巴贊創辦的《電影手冊》雜
志的評論員,他們是些影迷,由到電影俱樂部中看影片、在雜誌上寫評論文章中逐步走
上影壇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將們: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裡維特、卡斯
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製作者們則是聚集在塞納河左岸「門階出版社」這一
左翼作家團體的周圍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羅伯—格裡葉等;有戲劇家雷乃、
亨利﹒高爾比;有記者阿爾芒﹒卡蒂;有攝影師阿涅斯﹒瓦爾達等。而真正搞電影的只
有克裡斯,馬克一人。
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講,「左岸派」導演的文化修養要
比「新浪潮」導演高。
2,從時間上看:『『新浪潮」運動始於50年代末期,以195S年為誕生的日期。而
「左岸派」電影導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導演早。
雷乃在1948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瓦爾達也於1954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
3.在年齡上著:1958年「新浪潮」的幾個代表人物還都是年輕的小伙子:特呂弗
和路易,馬勒是26歲,戈達爾和夏布洛爾是28歲。而「左岸派」的導演們在1958年大多
數已經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裡葉是36歲,高爾比和馬克是37歲,杜拉是44歲。他們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來人,有的當過游擊隊員,有的被捕過、流放過,死裡逃生。僅
這一條,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導演的經歷與閱歷比「新浪潮」導演要豐富、複雜,他
們對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
4.從影片主題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而
「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反映的卻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作者電影較多采
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而作家電影則較多采用「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甚至
混亂地采用人稱來敘事;作者電影有一種真實誠懇的風格。而作家電影卻有著強烈的文
學、戲劇色彩,藝術的假定性也遠遠超過了「新浪潮」電影。
5.從拍攝地點的選擇上看;由於「新浪潮」電影從來不去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
不具有社會性主題和政治性主題。因此,所選擇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動
範圍總在這個大城市中進行;同樣基於影片主題的不同,「左岸派」導演們拍攝的地點
也極為廣泛,足跡遍及蘇聯、日本、朝鮮及歐洲各地。他們是些跨越國界的人,他們的
目標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從美學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而「左岸派」
電影感興趣的則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內心。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在頭腦中
創造的生活遠遠比生活本身要豐富。他們向內心生活靠攏,向著一種新的真實深入。
7.從製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導演們以一種潦草的、半即興方式拍攝電影,因
此製作周期短,一年有時能夠拍攝好幾部影片;
而「左岸派」導演卻是以仔細琢磨的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也比較長,常常
是好幾年才拍攝完成一部影片。
8.從影片通過檢查方面看:「新浪潮」電影由於內容簡單,不涉及政治,因此一
般都能順利地通過放映(除戈達爾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電影由於背景比較
複雜,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煩。
比如:雷乃和馬克拍攝的《雕像也會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長達12年之久。雷
乃《廣島之戀》原定參加戛納電影節正式比賽,結果中途被撤下來,只獲得一個評論獎。
馬克拍攝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寫罷工的影片《希望早
相見》(1967年)也遭受到同樣的命運。藝術家采取鮮明的立場直接干預生活,把赤裸裸
的社會現狀搬上銀幕,觸發觀眾的情感與選擇,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國電影中尚不
多見。「左岸派」電影是對商業電影的一次強有力的衝擊。從這個意義上講,「左岸派」
導演的作家電影是法國五、六十年代「先鋒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nda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